陳曉丹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健身意識也在提高,許多人選擇了瑜伽功作為自己的健身項目。練習者充分的認識到瑜伽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升心理健康指數(shù)、對塑型、身體柔韌性、減脂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瑜伽 心理健康 心肺功能 身體形態(tài)及柔韌性 肥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09-01
1.瑜伽的起源和發(fā)展
“瑜伽”(yoga)這個詞來自梵語詞根yuj,意為聯(lián)合、加入、結合和束縛。瑜伽是利用簡單的技巧,將身體與心靈自然融合,合二為一。讓心靈去感受身體,讓心靈去引導身體。早在南北朝時期,瑜伽就被傳入到我國。它從生理到心理的一套修煉方法極其完備。其中哈達瑜伽作為流行主力,主要包括呼吸、體位和冥想等練習。現(xiàn)如今瑜伽體系與理論的不斷發(fā)展,瑜伽這一項目已被廣泛運用在運動健身、心理治療、美容健身等很多領域中,尤其是健身領域。
2.瑜伽對心理健康的調(diào)控
瑜伽的健身方式特別獨特,呼吸、意識和體式的結合,既能修身還能養(yǎng)心。內(nèi)心平靜,伴隨輕柔的呼吸完成身體的拉伸,努力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個體式對身體帶來的感受,練習的過程中,內(nèi)心將全部沉浸在寧靜的氛圍中,凈化心靈,調(diào)整情緒,通過瑜伽鍛煉可以放松身體來達到心理狀態(tài)的放松。深呼吸有安定心情的效果,因為支配情緒的自主神經(jīng)與呼吸緊密結合,呼吸又由自主神經(jīng)所支配。如果心情或身體受到外界刺激時,就會影響呼吸速度,產(chǎn)生呼吸紊亂現(xiàn)象。Berger和Owen在研究大學體育課程時,發(fā)現(xiàn)哈達瑜伽對降低焦慮與壓力的效果最顯著,而且在情緒增進上也有正面效果。通過瑜伽的修煉的確可以改善心理素質。
3.瑜伽對心肺功能的調(diào)控
呼吸可以刺激身體的各個生理腺體良性的分泌,更好地清潔身體,按摩心臟;讓生命之氣提供給人體足夠的健康養(yǎng)分。呼吸主要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完全式呼吸。瑜伽練習中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結合而成的完全式呼吸。在瑜伽課程中要求學生體式與呼吸自然地結合起來,能提高肺通氣量, 增大肺活量。瑜伽動作中大量的前屈、后彎、扭轉、側展、擠壓、平衡等動作,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使身體的耗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心臟的工作負荷,改變心輸出量和心搏量,增強心肺功能。
4.瑜伽對身體形態(tài)及柔韌性的調(diào)控
新形勢下的瑜伽練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方式。練習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慢慢的體會到呼吸與體式配合的重要性,在練習的過程中:呼吸法、體位法、冥想和松弛功,可達到身體極大的舒展、身心放松、塑形美體、通暢經(jīng)絡的獨特效果。在瑜伽體式中的平衡類體式能夠讓身體極大程度的增加力量,減少脂肪,使身體更加緊致,達到塑形美體的作用。彎曲和扭轉類的體式可以延伸身體的線條,讓身體更加柔軟,達到舒筋活絡的作用。實踐證明,正規(guī)、科學的進行瑜伽練習,對塑造身體各個部位的完美體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5.瑜伽對肥胖的影響
目前非常流行的流瑜伽,要求瑜伽體式的流動性,練習中突出體式變化、連貫、流動。強調(diào)練習者都做到個人極限,再配合均勻的呼吸,進行3~ 5個循環(huán)練習,很快全身都會出汗,毒素從汗液中排出、脂肪燃燒,減脂。一節(jié)高效率的瑜伽課,消耗的熱量相當于打一場網(wǎng)球。同時,瑜伽的不同體式帶來的效果可以很大程度刺激松弛的腺體,增加荷爾蒙的釋放量。瑜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刺激甲狀腺促使脂肪代謝增加,將脂肪轉換成肌肉和能量,這就證明瑜伽運動在減少脂肪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提升肌肉質量;緊致身體,達到塑形的目的。瑜伽的不同體式可以有針對性的針對身體的具體部位來鍛煉,更有效的更具體的減少脂肪,塑造完美體形。
6.小結
瑜伽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身心平衡,還可以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和身體的平衡系統(tǒng),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改善。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瑜伽,身體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機能的提高。生理方面主要體現(xiàn):①很好的改善韌帶、肌腱和體內(nèi)肌的功能,增加隨意肌和非隨意肌的健康狀況。提高承受壓力能力。提高耐力。②在靜止狀態(tài)下控制體式,紅色肌纖維參與運動,起主要作用(紅色肌纖維賦予人體穩(wěn)健性、靈活性和適應性)。③瑜伽體式練習中,可以充分的釋放能量,促使能量流動,使身心重新充滿活力,精神振作,同時對身心起到鎮(zhèn)靜作用。④瑜伽練習順其自然,引導人的心靈安寧、和平,緩解身體和精神方面的壓力。
參考文獻:
[1]李勃.把健身瑜伽課程引入高校體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2):93-94.
[2]柏忠言,張惠蘭.瑜伽氣功與冥想[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3-23.
[3]余麗嬋.瑜伽自學天書[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張華瑩,韓傳來.街舞進入高校體育課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18(2),73-75.
[5]朱瑛,馬艷.瑜伽形體練習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4(2):6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