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葉嘉瑩:一生與詩詞相戀

      2016-08-23 10:06:55佚名詩人
      東西南北 2016年15期
      關(guān)鍵詞:顧隨葉嘉瑩古典

      佚名詩人

      如今的中國,可以把古典詩詞和個人命運起伏結(jié)合得如此震撼人心的人,或許除了葉嘉瑩,很難找出第二個了。

      早在數(shù)年前,一部《百家講壇》已經(jīng)讓葉嘉瑩威加海內(nèi),備受追捧,成為當(dāng)紅學(xué)者。近日,92歲高齡的葉嘉瑩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 頒獎禮中獲頒2015-2016年度“終身成就獎”。更鮮為人知的是,此前數(shù)十年間,她早已身挾滿腹詩書,走遍中國臺灣以及美國、加拿大……為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葉嘉瑩與古典詩詞結(jié)緣,始于幼年家學(xué)。然而,不論是啟蒙她的伯父,還是后來的恩師,甚至就連她自己都不會想到,在未來的生命中,古典詩詞不僅僅是她的愛好、謀生工具,更是映襯她一生坎坷和輝煌的伴侶。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在和詩詞談一輩子戀愛。我的生活并不順利,我是在憂患中走過來的。詩詞的研讀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標(biāo),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h3>從啟蒙到“能自建樹”

      1924年7月,葉嘉瑩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察院胡同23號的四合院,是葉家的祖宅。葉嘉瑩自小便在厚厚的宅門里長大,直到1948年南下上海結(jié)婚,才告別這座宅院。

      正是在這座祖宅里,葉嘉瑩完成了詩詞的啟蒙。三四歲時,父母便教她背誦詩詞。而她的伯父葉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養(yǎng)的中醫(yī)。在伯父的引導(dǎo)下,深居大院的葉嘉瑩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為對象,吟詩作詞。葉嘉瑩的詩詞功底日漸扎實。如今人們聽葉嘉瑩講課,往往覺得她的吟誦最具特色。殊不知,當(dāng)今年輕人很難掌握的平仄聲律,她從幼時便已熟知。

      1941年,葉嘉瑩高中畢業(yè),成績優(yōu)異的她,在報考大學(xué)時卻費了一番思量。

      當(dāng)時北平已經(jīng)淪陷,公立大學(xué)悉數(shù)落入日軍之手,但由于太平洋戰(zhàn)爭尚未爆發(fā),一批具有西方背景的教會大學(xué)得以幸免。葉嘉瑩在“出于實用考慮”的北京大學(xué)醫(yī)學(xué)系和“出于興趣愛好”的輔仁大學(xué)國文系間猶豫許久。最終,她選擇了輔仁大學(xué)。

      這不僅僅是出于愛好。葉嘉瑩回憶說:“輔仁大學(xué)是一所教會大學(xué),不受日軍和敵偽控制,一批不肯在敵偽學(xué)校任教的、有風(fēng)骨的教師都在輔仁大學(xué)任教,這對我自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p>

      當(dāng)年秋天,葉嘉瑩進入輔仁大學(xué),專攻古典文學(xué)專業(yè)。在輔仁大學(xué),葉嘉瑩遇見了她銘記一生的恩師顧隨。顧隨古典文化功底極為深厚。當(dāng)年顧隨報考北大國文系,蔡元培翻閱試卷后認為,顧隨的才學(xué)已經(jīng)如此深厚,再讀幾年國文系也未必有什么突破,不如改學(xué)西洋文學(xué),以擴充眼界,將來必有更大成就。顧隨聽從蔡元培建議,日后果然成為融匯中西、兼容并包的一代名家。

      顧隨對詩歌的講授,令葉嘉瑩如癡如醉。與一般老師只講書本上的知識不同,顧隨講課時旁征博引,“一片神行”。他重在感發(fā)而不拘泥于死板的解釋說明,有時候一個小時內(nèi),甚至一句詩都不講,卻已將詩歌中最具啟迪性的妙義講給大家。葉嘉瑩聽課時常常極力心追手寫,生怕遺漏了老師學(xué)問之精要。

      葉嘉瑩跟從顧隨6年,與顧隨結(jié)下深厚情誼。師生二人常常詩詞唱和,被師友傳為佳話。顧隨曾在給她的信中寫道:“假使苦水(顧隨別號)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钡M~嘉瑩不僅要繼承自己的衣缽,更要“別有開發(fā),能自建樹,成為南岳下之馬祖”。

      顧隨生前沒有留下一本著作。葉嘉瑩上世紀70年代回國以后,出于對恩師的感激與懷念,把整理出版顧隨文集當(dāng)作重要任務(wù)。她竭盡所能,發(fā)動各種關(guān)系尋找顧隨的文稿。1986年,40余萬字的《顧隨文集》終于出版,完成了葉嘉瑩的一樁心愿。而她在顧隨課堂上記下的八大本筆記,她全部交給了顧隨的女兒顧之京,之后被整理成《駝庵詩話》。葉嘉瑩與顧之京約定:這些筆記,凡經(jīng)顧之京整理并在國內(nèi)出版的,一切版權(quán)和版稅都歸顧之京所有。葉嘉瑩以這樣的方式,回報深厚的師恩。

      但如果顧隨有知,最高興的肯定還是葉嘉瑩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別有開發(fā)”和“能自建樹”。而師徒二人在詩詞世界里研讀的軌跡,也有相似之處。顧隨是受蔡元培之命學(xué)習(xí)西洋文學(xué),得益匪淺;而葉嘉瑩則在機緣巧合下,前往北美訪問交流,在此期間接觸到西方文學(xué)理論,這對她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也影響深遠。

      在去國外之前,葉嘉瑩對文學(xué)理論并沒有很大興趣,她認為,和充滿靈動內(nèi)容的詩詞相比,文學(xué)理論實在太過枯燥。然而,當(dāng)她接觸到西方文學(xué)理論后,卻發(fā)現(xiàn)它們與中國的傳統(tǒng)詞學(xué)理論有不少暗合之處。葉嘉瑩興趣大增,逐漸嘗試用西方文學(xué)理論中的詮釋學(xué)、符號學(xué)、接受美學(xué)等來詮釋中國的古典詩詞。

      這種中西融合的理論很快為葉嘉瑩的詩詞研究道路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學(xué)理論解析古典小詞,成為葉嘉瑩治學(xué)的重要特點。南開大學(xué)原副校長、文學(xué)院院長陳洪評價葉嘉瑩說:“融合中西以推進詞學(xué)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內(nèi)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h3>弱德之美

      作家席慕蓉第一次聽葉嘉瑩的講演后,心潮澎湃,寫下這樣的文字:只覺得她在臺上像個發(fā)光體,她所散發(fā)的美感,讓我如醉如癡。

      事實上,但凡經(jīng)常接觸她、了解她的人,往往都有被她的氣質(zhì)所感染的感覺。類似席慕蓉這樣的感慨,隨處可聞。

      熊燁是葉嘉瑩的2010級博士生。原本在南方一所大學(xué)本科讀法律的他,彼時正處于失落和迷茫的一個階段,一次,他在電視上看到葉嘉瑩講課的節(jié)目,立刻被深深吸引。

      “葉先生的授課融入了她切實的人生體驗,這是最打動我的。我也聽過其他老師的講課,但他們大多只限于詩詞本身,無法切入我的內(nèi)心?!毙軣钫f。

      熊燁就此決心報考南開大學(xué)研究生,投身葉嘉瑩門下。毫無古詩文基礎(chǔ)的他徑直給葉嘉瑩寫信,讓他沒想到的是,當(dāng)時正在住院的葉嘉瑩很快就托人回信,對他加以鼓勵。

      熊燁最終如愿以償。他來到南開之后,才逐漸了解到葉嘉瑩詩詞極富魅力的另一層原因。

      那是葉嘉瑩的坎坷身世。

      1948年3月,在北平幾所中學(xué)教書的葉嘉瑩南下上海,和在國民黨海軍任職的未婚夫結(jié)婚。隨著時局劇烈變化,1948年11月,葉嘉瑩和家人從上海來到臺灣。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懷疑是“匪諜”,在監(jiān)獄一關(guān)就是3年,連她自己帶著不滿周歲的女兒,也被抓到警察局關(guān)了一段時間。被放出來后,葉嘉瑩沒了工作,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沒有房間可住,她就在走廊上打地鋪,很早就要爬起來收拾干凈;為了避免孩子打擾主人午休,她只能出去,在烈日之下抱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在樹蔭底下徘徊。

      后來,她終于在加拿大取得終身教職,使全家人的生活安定下來,正當(dāng)葉嘉瑩慶幸自己終于走完苦難歷程,可以過幾天輕松日子的時候。1976年春天,大女兒和女婿因為車禍雙雙遇難。后事操持完畢后,葉嘉瑩把自己關(guān)在家中很久,避免接觸一切友人。

      然而,這些苦難,葉嘉瑩很少對外人提及。她在臺灣的學(xué)生,對她在白色恐怖中的苦難長期一無所知。她的外甥、臺灣長庚大學(xué)校長包家駒,第一次知道舅媽是位教授,竟然是在她任教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辦公室里。在他以前的印象中,舅媽只是一個在家里洗衣擦地、架著竹籠為女兒烘烤尿片、在廚房里洗菜的婦人。包家駒籌建長庚醫(yī)學(xué)院時,聘來的國文老師中有人聽過葉先生的課,他才意識到,原來舅媽有這么高的成就。

      葉嘉瑩只是不愿麻煩別人。她尋找到了自己獨特的排解方式。那些深埋于心的苦悶和掙扎,與她自小就熟背的詩詞發(fā)生了化學(xué)反應(yīng)。葉嘉瑩對詩詞最初不求甚解,后來逐漸有了大徹大悟之感。

      葉嘉瑩說:“我是一個對于精神感情的痛苦感受較深,而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艱苦則并不十分在意的人。我之所以喜愛和研讀古典詩詞,本不是出于追求學(xué)問知識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感發(fā)生命對我的召喚。”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葉嘉瑩開始寫詩詞評析的論著。她的第一篇論文選擇了王國維的詩詞,題目是《說靜安詞〈浣溪沙〉一首》。她之所以選擇王國維,是因為那時是葉嘉瑩對人生特別悲觀的時期。王國維的一些詩詞也寫得極為悲觀,這正契合葉嘉瑩的心境。

      “不得于心者,固不能筆之于手”。這句看似普通的話,不僅是葉嘉瑩的自白,更是點出了她詩詞生涯的魅力根源,“如果不是我真的有感受,真的有理解,我是不會把它寫出來、講出來的”。

      此后幾十年間,她著作等身,成為享譽國際的大家。她提出的詞學(xué)中“弱德之美”的學(xué)說,在如今的眾多研究者看來,用來描述她本人十分恰當(dāng)。這種觀點認為,凡被詞評家們所稱述為“低徊要眇”、“沉郁頓挫”、“幽約怨悱”的好詞,其美感之品質(zhì)都是屬于一種“弱德之美”。這種美感,是“在強大的外勢壓力下所表現(xiàn)的不得不采取約束和收斂的一種屬于隱曲之姿態(tài)的美”。其為形雖“弱”,卻蘊有堅強的“德”之操守。

      葉嘉瑩身邊的朋友、學(xué)生常有討論,假如沒有遭受這些人生的磨難,她是否還會成為今天的葉嘉瑩?最終大家形成共識,如她向人們講述過的辛棄疾、王國維那樣,正是在個人生命和詩詞的交相互動中,才成就了她詩詞人生的藝術(shù)魅力。

      好詩與好為人師

      顧隨對葉嘉瑩的影響不僅限于是她詩詞道路的引路人。許多年后的人們,只要聆聽過葉嘉瑩的講學(xué),往往會有天馬行空之感。葉嘉瑩授課不用講義,因為她覺得事先寫好的文字會把思維限制住,不能盡情闡發(fā)詩詞的絕妙。她自己稱之為“跑野馬”。

      世人已無緣目睹顧隨講課時的情形,只能從回憶文字上揣摩他的風(fēng)采。而當(dāng)葉嘉瑩站在講臺上天馬行空時,人們往往會隱隱感到,站在葉嘉瑩身后的,正是恩師顧隨的身影。

      葉嘉瑩的詩詞講授,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

      現(xiàn)在的陳洪和葉嘉瑩是同事。在35年前,陳洪還是一個擠在幾百人中聽葉嘉瑩講課的學(xué)生。1979年,葉嘉瑩回國教書,在南開大學(xué)授課,還在南開讀研的陳洪便常常和同學(xué)們一起早早前去占座。陳洪說:“那時候我們的詩詞評析,還沒有完全擺脫舊有思維。拿到一篇詞,首先要分析作者的階級背景、經(jīng)濟地位,從這些政治屬性出發(fā),再去分析詩詞。可想而知,當(dāng)葉嘉瑩先生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她既遵循傳統(tǒng)又大膽創(chuàng)新的講授,給我們帶來多么清新的感覺。”

      幾乎和陳洪在同一時期,天津師范大學(xué)的學(xué)生徐曉莉聽說南開大學(xué)中文系來了一位講課很好的女老師,便前來聽講。而這第一次的聽課,就牢牢地吸引了徐曉莉。

      “在課堂上,葉嘉瑩就是一個強大磁場的磁心?!毙鞎岳蛘f,“她從不拿講稿,卻常常從右向左,豎版繁體在黑板上默寫出古人的大段詩詞文句。她講一口純正親切的北京鄉(xiāng)音,而她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和融貫中西的浩瀚學(xué)識,以及恰切精當(dāng)?shù)呐e喻與解說,讓我們傾倒,耳目全新,驚嘆不已?!?/p>

      從那時起,徐曉莉就成為葉嘉瑩的“鐵桿粉絲”,并成為葉嘉瑩的眾多“編外弟子”之一。

      更讓徐曉莉難忘的,是葉嘉瑩對教書的態(tài)度。

      有一次,徐曉莉和同學(xué)們閑聊,大家談及現(xiàn)在學(xué)生素質(zhì)降低,認為某些學(xué)生是不值得精雕細刻的。葉嘉瑩便講起當(dāng)年她在臺灣教書的往事:她曾教過一所程度較差的私立女中,那里的女孩子們大多只是想混一張文憑當(dāng)嫁妝,可她卻從未因?qū)W生們的程度低而敷衍馬虎,她說:“縱使我不考慮是否對得起學(xué)生,也要考慮是否對得起屈原、杜甫他們?!?/p>

      “這是先生尤為讓人尊重的一點?!毙軣钫f,“她從不因你是外行或者懂得少而看不起你。在她眼里,只要你喜歡詩,愿意讀詩,那么大家就都是平等的?!?/p>

      在和葉嘉瑩取得聯(lián)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熊燁并不奢望能成為她的學(xué)生,因為他并不會寫古體詩,詩詞功底不強,但是葉嘉瑩在交談中感受到熊燁的靈氣,認為他對詩歌有很強的領(lǐng)悟能力,于是欣然將他收入門下。對此,熊燁非常感激:“先生不會強人所難。她自己寫詩詞是高手,但不會要求學(xué)生也一定會寫。她對人是很尊重的。”

      葉嘉瑩曾開玩笑說:“我一生只有兩個嗜好,一是好詩,二是好為人師?!?/p>

      在她的講臺下,不僅有高等學(xué)府的研究生、大學(xué)生,還有高級干部官員,轉(zhuǎn)戰(zhàn)南北的將軍,也有鄉(xiāng)鎮(zhèn)中學(xué)的初中生,幼兒園的小娃娃。無論在上千人、數(shù)百人的大禮堂,還是在數(shù)十人、三兩人的小課堂,無論對博士生洋洋十?dāng)?shù)萬言的學(xué)位論文,還是小孩子寥寥數(shù)十字的詩詞習(xí)作,葉嘉瑩都是認真對待,一絲不茍。

      她一向認為:社會人群間,只要你把最真誠的感情投注進去,總會如石子入水一樣濺起水花的。

      愿意生命結(jié)束在講臺上

      在海外教書時,葉嘉瑩常常感慨,中國古典詩詞的韻味,在翻譯成英文后就要遜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課,也讓她常常有不能闡盡其意之感。1974年,葉嘉瑩終于在離開北京26年后等到回國探親的機會,然而在那個年代,她無法提出回國教書的要求。

      她渴望回“家”,因為這不僅是生她養(yǎng)她的家鄉(xiāng),更是她所摯愛的中華詩詞靈魂之所。她堅信,中國詩詞只有在中國的土地上,才能開出最美的花。

      “文革”過后,她一次回國探親,在火車上看見一位年輕人拿著本《唐詩三百首》,高興得不得了。在長城參觀,她買到了《天安門詩抄》。這使她感慨:“中國真是一個詩歌的民族,盡管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劫難,還是用詩歌來表達自己?!?/p>

      1979年,隨著中國走向改革開放,憑借一封寄給國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葉嘉瑩終于可以回國教書。從那年起,葉嘉瑩便猶如候鳥一般,按照時令奔波于大洋兩岸。她講授古典詩詞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擔(dān)任南開大學(xué)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并捐獻出一半退休金約10萬美元,設(shè)立“駝庵獎學(xué)金”和“永言學(xué)術(shù)基金”獎掖后學(xué)。

      沒有人要求她這么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她的旅費都是自付,除了長時間聘請她任課的一兩所學(xué)校曾付給過她講課期間的生活費外,其余多年來在各地的講學(xué)或講座大都是沒有報酬的,完全是義務(wù)勞動。

      她自認,這一輩子,她完成了兩件大事。

      一是在當(dāng)年顧隨的課堂上,她埋首苦記,猶如錄音機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顧隨的講課“錄”了下來,并在幾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臺灣大學(xué)教授戴靜山先生的古近體詩歌吟誦錄了下來,并最終在內(nèi)地推廣吟誦的過程中發(fā)揮作用。

      這是她留給人們的兩把鑰匙。有了它們,人們要去領(lǐng)略中國古典詩詞的意境,去感受中國古典詩詞傳統(tǒng)的吟誦之美,盡可以循跡而得。

      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鑰匙。她教書70年,留下來的講課、講演錄音,有2000小時以上。學(xué)生們正在幫助她整理成書。等到出版之日,喜愛詩詞的人們又將迎來一場精神盛宴。

      葉嘉瑩說,她的一生,除了回國教書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從來沒有對命運做出過主動的選擇。

      她年輕時沒想過要離開北京,更沒想過離開大陸。她的婚姻,她在北美的漂泊,無一不是外界各種因素的累積,使她不得不做出那樣的選擇。甚至于在如今的人們看來早已和她融為一體的古詩詞教學(xué),也不過是當(dāng)時她為了謀生,不得不去從事的工作。

      她自言,在這人生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定數(shù)。你落到什么地方,不是你能掌握的,“可是不管命運把我拋到哪里,我都愿盡最大的努力盡量做好”。

      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熱愛的事業(yè)中。人們往往驚詫于她旺盛的精力。當(dāng)她年過八旬以后,依然常常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輾轉(zhuǎn)于旅途。每次回國,她都要帶回大批成箱的材料。往往下了飛機,她就找一個搬運工人幫忙,兩人一人一個推車,一起推出來。每逢上講臺,她常常一站兩個小時,神采飛揚,奮筆疾書,連水都很少喝上一口。

      她親自體會到了古典詩歌里面的美好、高潔的精神,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他們進不去,找不到一扇門。她希望能把這一扇門打開,把不懂詩的人牽引到里面來?!斑@就是我一輩子不辭勞苦做的事情?!薄叭绻搅四敲匆惶?,我愿意我的生命結(jié)束在講臺上?!?/p>

      顧隨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yè),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碑?dāng)年的葉嘉瑩記住了這句話,卻沒有多想其中的意義。而當(dāng)經(jīng)歷了一生的憂苦不幸,她終于對這句話有了真正的體會和了解。

      仿佛時光回到80多年前,在察院胡同的四合院里,葉嘉瑩讀到《論語》中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什么是“道”?它為何有這般的魔力?年幼的她不懂,卻感到極大的震撼。

      如今,她早已找到答案。

      (鐘博麗薦自《中國教育報》)

      猜你喜歡
      顧隨葉嘉瑩古典
      顧隨的“三自經(jīng)”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57:58
      顧隨的“三自經(jīng)”
      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從不同側(cè)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
      金橋(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顧隨:一燈燃百千燈
      同舟共進(2021年2期)2021-04-20 12:08:26
      愛他莽蒼蒼青天碧海,熙攘攘赤縣神州——顧隨《游春記》雜劇主題意蘊新探
      戲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 01:21:24
      學(xué)人書話·葉嘉瑩與徐培均
      葉嘉瑩:如朗月照人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8
      怎樣讀古典詩詞?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12
      七台河市| 崇义县| 嘉祥县| 那坡县| 思茅市| 西充县| 林周县| 华亭县| 神木县| 米泉市| 西盟| 清苑县| 澄城县| 曲靖市| 九龙县| 大足县| 云安县| 嘉禾县| 崇左市| 英山县| 富裕县| 鲜城| 易门县| 安乡县| 长宁区| 昔阳县| 柯坪县| 白水县| 五大连池市| 新和县| 河西区| 宁化县| 贵德县| 兴城市| 尼玛县| 永修县| 科尔| 龙泉市| 梁河县| 彭州市|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