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荑,古又名:茅,白茅;今名:白茅,茅草。
古代君王及諸侯在重大儀式、重要的齋戒活動中,都要用白茅做貢物的鋪墊。《周易》中曾說:“藉用白茅,無咎?!薄敖濉奔础跋?,意為重要的祭祀活動要用白茅來做鋪墊。白茅在古代是潔白、柔順的象征,祭祀時常用來墊托或包裹祭品。在各種重要的慶典、祭祀或進(jìn)貢等場合,只要用了白茅,就是隆重、誠信和莊重的象征?!对娊?jīng)·召南·野有死麕》曰:“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痹谶@句詩中,年輕的獵人就是用白茅包裹狩獵得來的野鹿來討好少女,表達(dá)傾慕之意的。
白茅也是縮酒之物。所謂“縮酒”,是指立一束白茅于祭壇前,倒之以酒,酒滲入白茅之中,表示神明已飲下所獻(xiàn)之酒。古代招神也用茅,例如《周禮·春官·男巫》中所說的“旁招以茅”,即男巫用茅草向四方呼喚所祭之神。
初生之茅名“荑”,白而柔,人見人愛,因此,《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中形容美人的纖纖玉手為“手如柔荑”。初生出土的芽稱為“茅針”,白嫩可食,鄉(xiāng)間小孩常挖取生食之。其葉名“茅管”,不易腐爛,古人常取用之做搭建屋頂?shù)牟牧?,《詩?jīng)·小雅·白華》中所說的“白茅束兮”就和蓋屋有關(guān)。茅之老葉及地下根狀莖可割下來制作繩索,《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有“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之句?!八骼嚒敝^繩索,粗者為“索”,細(xì)者為“绹”,白天取茅,夜晚編索。此索可用來修繕居室的屋頂。
白茅喜陽耐旱,多生長在向陽的山坡或河灘、海岸沙地上,也是火災(zāi)跡地最早出現(xiàn)的植物之一。白茅在亞洲均有分布,屬于廣布種。嫩草可當(dāng)牧草,飼養(yǎng)牛馬;葉老供苫覆屋頂,故名“苫草”;植物形細(xì)而長,又名“絲毛草”。商代人用白茅來祈雨,周朝人則取茅以承祭。
【植物小檔案】
學(xué)名:Imperata cylindrica(Linn.)Beauv
科別:禾本科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fā)達(dá),稈直立。葉稍聚集于稈基,甚長。葉基生,線形,長約20厘米,寬約0.8厘米。圓錐花序頂生,緊縮成穗狀,長約20厘米,寬約2.5厘米。小穗長約5厘米,基部有白色的絲狀柔毛,穎片亦具長絲狀柔毛。穎果呈橢圓形,長約0.1厘米。產(chǎn)于亞洲之暖溫帶,并延伸至大洋洲及非洲東部、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