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謀德
(寧化縣林業(yè)總公司,福建寧化365400)
?
南方莢蒾扦插繁殖試驗
溫謀德
(寧化縣林業(yè)總公司,福建寧化365400)
試驗采用南方莢蒾枝條為插穗進行不同扦插基質(zhì)(林地黃心土∶河沙=3∶2、林地黃心土∶爐渣土=3∶2 、園土)、枝條不同部位(基段、中段、稍段)、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100mg/kg、200 mg/kg、300 mg/kg)的扦插繁殖試驗,結(jié)果表明:扦插基質(zhì)以林地黃心土∶河沙=3∶2的扦插成活率最高,達79.7%;插穗以枝條中部的穗條成活率最高,達79.8%;ABT1生根劑濃度以200 mg/kg最適宜,扦插成活率達79.7%。
南方莢蒾;扦插繁殖;成活率
南方莢蒾(ViburnumfordiaeHance)別名火柴樹、莢蒾等,屬忍冬科莢蒾屬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安徽、貴州、湖南等省區(qū)[1],多生于海拔200~1300m的山坡灌叢、溝谷林緣及疏林地中。根可入藥,具有疏風(fēng)解表、活血化瘀、淸熱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 風(fēng)濕痹痛、 跌打損傷、淋巴結(jié)炎、瘡癤、濕疹等病癥[2]。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核果紅色,可培育成行道樹或綠籬、庭院觀賞、室內(nèi)盆栽等觀花觀果植物,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應(yīng)用前景廣闊[3-5]。但莢蒾屬種子胚根、胚軸雙重休眠機制,導(dǎo)致發(fā)芽十分困難[6-7]。經(jīng)查閱相關(guān)文獻,南方莢蒾扦插繁殖的試驗在國內(nèi)并未見相關(guān)報道。筆者在參閱扦插繁殖相關(guān)研究的基礎(chǔ)上[8-10],根據(jù)南方莢蒾的生物學(xué)特性[1-6],于2015年春開展了該樹種扦插試驗,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試驗地位于福建省西部的寧化縣城郊鄉(xiāng)林業(yè)試驗苗圃地, 116°41′6″~116°41′20″ E,26°6′12″~26°6′22″ N,海拔325m;屬中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18℃,1月極端最低溫-5.5~6℃,極端最高溫38.3~40.6℃,最熱月平均氣溫27~28℃,最冷月平均氣溫7~9℃,年均日照時數(shù)1757h, 年降水量 1700~1900 mm,無霜期214~246d。
2.1圃地準備
于2015年1月將圃地進行翻耕,于2月底做好苗床,苗床長10m,面寬1.1m,高20cm,厚度25cm,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插床土壤消毒,并搭建高2.5m木架遮蔭棚。
2.2插穗來源及處理
2014年秋季分別從寧化縣境內(nèi)的方田、安遠、城郊等鄉(xiāng)鎮(zhèn)帶土挖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移植于試驗基地。2015年3月上旬,從健壯母樹上剪取插條,用清水沖冼保持濕潤,并截成6~8cm插穂,插穂保留2個節(jié),2~3個芽,插穂剪成上口平、下口斜形狀,下剪口位于腋芽之下1~2cm, 插穂保留上部2片葉,每片葉剪去1/2~1/3,每捆20株綁扎好放置于陰涼處備插。插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消毒1h。
2.3試驗方法
2.3.1試驗設(shè)計。①不同基質(zhì)扦插試驗:采用林地黃心土∶河沙(拌入1%鈣鎂磷肥)=3∶2(A1)、林地黃心土∶爐渣土(拌入1%鈣鎂磷肥)=3∶2(A2)、園土(A3)3種不同基質(zhì)分別鋪于插床上,厚度10~12cm,插穂用ABT1生根劑200mg/kg浸泡2h,采用完全隨機設(shè)計,每個處理扦插20株,重復(fù)6次。②枝條不同部位扦插試驗:利用枝條基段(B1)、中段(B2)和梢段(B3)作插穂,用林地黃心土∶河沙=3∶2(A1)作基質(zhì),插穂用ABT1生根劑200mg/kg浸泡2h,采用完全隨機設(shè)計,每個處理扦插20株,重復(fù)6次。③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扦插試驗:全部采用中段穗條,用林地黃心土∶河沙=3∶2(A1)作基質(zhì),對穗條采用ABT1生根劑100mg/kg(C1)、200mg/kg(C2)、300mg/kg (C3)3種不同濃度浸泡2h,采用完全隨機設(shè)計,每個處理扦插20株,重復(fù)6次。
2.3.2技術(shù)措施。采用直插法扦插,株行距10cm×10cm,插穗入土深度為的3~4cm,插穗四周基質(zhì)壓實;扦插結(jié)束后將基質(zhì)淋透水, 保持基質(zhì)與插穗接觸充分。插后管理:在插床搭建高度60cm的塑料小拱棚,保持空氣濕度80%以上,白天高溫時段及時通氣和噴水降溫,基質(zhì)水分不足時補水,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苗期管理。
2.3.3成活率調(diào)查及統(tǒng)計分析。扦插后110d左右進行成活率調(diào)查,調(diào)查試驗各處理的成活率指標。試驗數(shù)據(jù)用dpsv7.55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3.1不同基質(zhì)對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經(jīng)調(diào)查,南方莢蒾不同基質(zhì)扦插的成活率以A1處理最高,達79.7%;其次是A2,達65.7%;A3最低,為59.5%。其中:A1的成活率分別比A2和A3高出21.3%和33.9%(見表1)。各處理經(jīng)過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檢驗,各處理間的差異極為極顯著(見表2)。
表1 南方莢蒾不同基質(zhì)扦插成活率指標(%)
表2 南方莢蒾不同基質(zhì)扦插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
注:F0.05(2,15)=3.68 F0.01(2,15)=6.36 * 表示差異顯著; ** 表示差異極顯著,下同。
3.2南方莢蒾枝條不同部位插穗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經(jīng)調(diào)查,南方莢蒾枝條不同部位插穗的扦插成活率以B2處理最高,達79.8%;其次是B1,達67.7%;B3最低,為61.7%;其中:B2的成活率分別比B1和B3高出17.9%和29.3%(見表3)。各處理經(jīng)過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檢驗,各處理間的差異極為極顯著(見表4)。
表3 南方莢蒾枝條不同部位插穗扦插成活率指標(%)
表4 南方莢蒾枝條不同部位插穗扦插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
3.3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對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經(jīng)調(diào)查,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處理南方莢蒾插穗以C2的扦插成活率最高,達79.7%;其次是C1,達72.8%;C3最低,為68.5%。其中:C2的成活率分別比C1和C3高出9.5%和16.4%(見表5)。各處理經(jīng)過方差分析和差異顯著性檢驗,各處理間的差異極為極顯著(見表6)。
表5 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指標
表6 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及其顯著性檢驗
4.1不同基質(zhì)對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具有極顯著影響。試驗以林地黃心土∶河沙(拌入1%鈣鎂磷肥)=3∶2(A1)的扦插成活率最高,達79.7%;其次是林地黃心土∶爐渣土(拌入1%鈣鎂磷肥)=3∶2(A2),達65.7%;園土(A3)最低,為59.5%。說明林地黃心土有利于南方莢蒾扦插生根,與河沙或與爐渣土混合后,透水性和透氣性得到改善,提高了扦插成活率;園土透水性和透氣性相對較差,扦插成活率相對較低。
4.2南方莢蒾枝條不同部位插穗對扦插成活率具有極顯著影響。枝條不同部位插穗的扦插成活率以中段(B2)處理最高,達79.8%;其次是基段(B1),達67.7%,梢段(B3)最低,為61.7%。中段枝條的插穗扦插成活率高的主要是枝條中部的發(fā)育充分,營養(yǎng)物質(zhì)較集中,生活力較強,生根率高;基段部位的枝條雖然發(fā)育充分,但營養(yǎng)物質(zhì)比中部低,生活力也較弱,生根率較低;梢段的枝條發(fā)育不充實,組織幼嫩,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較低,不利于生根。
4.3ABT1生根劑不同濃度對南方莢蒾扦插成活率具有極顯著影響。試驗以200mg/kg(C2)為插穗處理的最適濃度,扦插的成活率最高,達79.7%;100mg/kg(C1)的濃度較稀,扦插成活率次之,為72.8%;300mg/kg(C3)的濃度偏高,扦插成活率反而降低,為68.5%,與ABT生根粉的作用原理相一致[11-12]。
[1]林來官,張永田.福建植物志(第5卷)[M].福州:福建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3:222.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第7卷)[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553.
[3]葉喜陽,盧偉民.觀果植物——莢蒾[J].園林,2013(1):74-75.
[4]周武忠,雷東林,吳淑芳.莢蓮屬觀賞植物資源的研究[J].武漢植物學(xué)研究,1990(3):278-286.
[5]王恩偉,李根有.莢蒾屬植物研究進展[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9(1):50-54.
[6]陳又生,崔洪霞,張會金,等.莢蒾屬植物的引種栽培[J].植物引種馴化集刊,2000(13):50-56.
[7]肖月娥,周翔宇,張憲權(quán),等.莢蒾屬(Viburnum)種子休眠與萌發(fā)特性研究進展[J].種子,2007,26(6):56-59.
[8]王大平.常綠歐洲莢蒾扦插繁殖試驗[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1(2):173-175.
[9]宋洪文,張象君,周鑫.朝鮮莢蒾扦插試驗研究[J].綠色科技,2013(1):191-192.
[10]譚玲,許書貞,姚繼在,等.不同基質(zhì)與激素對柳杉扦插繁殖的影響[J].廣西林業(yè)科學(xué),2014(1):51-55.
[11]王濤.ABT生根粉應(yīng)用技術(shù)手冊[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9.
[12]王濤.ABT生根粉與增產(chǎn)靈的作用原理及配套技術(sh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1.
Viburnum fordia Hance Cutting Propagation Test
Wen Moude
(Ninghua County Forestry Corporation, Ninghua,F(xiàn)ujian 365400)
ViburnumfordiaeHance branches for the cuttings in different cutting substrates (Woodland yellow subsoil∶river sand =3∶2, Woodland yellow subsoil∶slag soil = 3∶2, garden soil),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nches (base, middle, and top),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BT1rooting agent (100mg/kg, 200mg/kg, 300mg/kg,) cutting propag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substratum in Woodland yellow subsoil∶river sand =3∶2 has the highest cutting survival rate, by 79.7%; Cuttings to spike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 in central branches, by 79.8%; ABT1rooting agent concentration to 200mg/kg the most appropriate, cutting survival rate of by 79.7%.
ViburnumfordiaHance ; Cutting propagation; Survival Rate
2016-04-18
三明市林業(yè)局林業(yè)科學(xué)研究項目(明林計財[2014]37號)
溫謀德(1974-),男 ,營林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及林業(yè)規(guī)劃設(shè)計工作,E-mail:smwmd@163.com。
S793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