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莉
(濱州日報社,山東 濱州 256603)
給“模塊式”版式“創(chuàng)意破格”
——報紙版式創(chuàng)新初探
□程海莉
(濱州日報社,山東濱州256603)
長期以來,山東《濱州日報》的版式風格是以“模塊式”面孔呈現(xiàn)給讀者的。一個版面,由一些矩形板塊構成,無論是單獨成篇的新聞報道、新聞圖片,還是一些相近的新聞組合的集納,抑或是圖文報道的集粹,它們都是以切割的線條或鋪設的底紋為界,打開報紙映入讀者眼簾的第一視覺是獨立而又有機的整體。
其實,這種編排方式正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報紙所推崇的,如,我們熟悉的《人民日報》,或者是兄弟地市的報紙,就連版式創(chuàng)新意識超前的《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等,幾乎也是比較一致地采用“模塊式”,且在這方面的探索已經(jīng)比較成熟。
為什么“模塊式”版式如此受推崇?當鋪天蓋地的報紙都推崇這種風格的時候,是不是就會形成幾近相同或相近的臉孔,陷入“模式化”的囹圄?報紙臉孔的頻繁雷同,是不是就淡化了自身的品牌特色?那如何才能在不破壞報紙原本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打破雷同化,形成獨立的氣質(zhì)?
版式簡潔、清晰,符合現(xiàn)代審美觀。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其一,快節(jié)奏生活的現(xiàn)代人,目光停留在報紙上的時間已大大減少;其二,網(wǎng)絡時代的海量信息讓受眾的關注點太多了,再也無暇專心“鐘情”于一份報紙的一個版面;其三,早已步入讀圖時代的人們,已無力費勁地閱讀和思考。
有利于集合稿件,便于閱讀。相信版面編輯都有這樣的感覺:版面一側(cè)可以辟一小豎直通到底瘦瘦的長方形模塊,它將一些需要刊登但可讀性又不是很強的新聞集納在一起,讀來一目十行、盡收眼底。右側(cè)可以是一個模塊,也可以在一個模塊下再細分小的模塊。同時,可以輔以或大或小的圖片、線條或鋪底。
打破了傳統(tǒng)編排的禁忌,版面編排更自由。十多年前,報紙編輯版面時是遵循著穿插套拼的編排方式,斷版、碰題等更是成為禁忌,理想上追求的是曲徑通幽、雅致、靈巧的感覺。而今天的模塊式已完全摒棄甚至說是顛覆了這些禁忌,斷版和碰題已成為不復存在的字眼。
編輯操作起來更便捷,可快速調(diào)換稿件。傳統(tǒng)的穿插套拼版式總是把一篇長文章甩到屁股后面去,讓它在九曲十八彎中將文字走完。而模塊式則使稿件調(diào)整起來更直觀,可以比較便捷地知曉需要調(diào)換稿件的所需字數(shù),并據(jù)此刪減。
如今,“模塊式”編排的諸多優(yōu)點已被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并熟練運用。于是,報紙鋪天蓋地向模塊式靠攏,甚至蜂擁而至地套用,這就導致了報紙版式陷入了模式化、雷同化的囹圄。結(jié)果當然也就注定了千篇一律,繼而喪失個性,失去自身的品牌特色。
如何才能打破這種雷同化,且不破壞報紙原本的風格和特色呢?就需要用一種新的“創(chuàng)意破格化”方式在現(xiàn)有版面特色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的個性。
筆者所理解的“創(chuàng)意破格化”,就是追求一種版面張揚的個性,給受眾留下過目難忘的獨特感覺。
在報紙版面上,受眾的視覺感知占主導地位。而不同受眾的視覺感知、閱讀心理和喜好又不同,所以“創(chuàng)意破格化”要從受眾的理解力出發(fā)。我們只有把版面的外在形象包裝與內(nèi)容的內(nèi)在意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受眾在看到版面的第一眼就很舒服很愉悅,舒服愉悅的感覺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能帶給受眾愉悅享受的版面,怎么可能不受歡迎,怎么可能不產(chǎn)生影響力。
“創(chuàng)意破格化”之法不是隨意可用。我們絞盡腦汁讓報紙更有創(chuàng)意與眾不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辦好報紙,塑造獨特的品牌個性。但,決不能陷入一味地追求。是否運用它,還應從報紙的整體出發(fā),從稿件的具體內(nèi)容考慮。版面的每一次變化都會影響受眾對報紙的印象,所以,在“創(chuàng)意破格化”之前還要把握全局,吃透版面精髓,具體看報紙是否需要。不一定每個版面都“創(chuàng)意破格化”,偶爾為之,有兩三個好的“創(chuàng)意破格化”就可以讓報紙精彩起來。
如何運用“創(chuàng)意破格化”方式呢?文字,圖片,甚至圖形都是不錯的選擇。
圖一《濱州日報》2015年1月21日一版
圖二《濱州日報》2015年1月12日一版
用文字創(chuàng)意破格。報紙是以文字為主的,版面中文字的處理變化更為直觀,變化效果會立竿見影。漢字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突出代表,有著厚重與博大的氣息,而且字體字型多變,是視覺傳達最直接的方式。而且,文字不單純傳達字面信息,還是一種高雅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存在。如果能巧妙地運用精心處理后的文字,完全可以制作出效果很好的版面,如圖一(《濱州日報》2015年1月21日一版)。
用圖片創(chuàng)意破格。如果只用文字或其他單個形象在同一畫面上展現(xiàn)各自的狀態(tài),往往會形成單一感,缺乏空間縱深感,或者說是多意性和多元性。如果將圖片進行創(chuàng)意破格,文字跟隨圖片輪廓自然變化,瞬間就會形成層次感,給人“縱深”的感覺。所以,營造“縱深”感的圖片是單純的文字所不易呈現(xiàn)的。如圖一為例,在處理《秦皇河長江8路橋》時,筆者把新聞圖片的主題秦皇河橋在PHOTOSHOP中以摳圖形式勾勒,把與主題多余的一切元素全部摳除。但是,如果將摳出來的圖片直接排入版面,實際圖片中的橋有些矮矮扁扁的感覺,于是,采用了輕微變形的方式,將圖片上下拉伸,橋在版面上看起來即刻高大了許多,視覺沖擊感頓時呈現(xiàn)。如此以來,變化的圖片輪廓與文字相依相隨,形成的縱深感,營造出了視覺沖擊,把受眾的注意力引向視覺中心。
用圖形創(chuàng)意破格。圖形,可以是具體物品的抽象圖,它有著實際的內(nèi)容和意義。圖形在版面中有著比較大的自由度,任何視覺手法它都可以利用,壓題、切割、錯覺等多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圖二(《濱州日報》2015年1月12日一版)公交車聽證方案版面為例,筆者將公交車抽象地配以底紋、線條勾勒出大體輪廓。這樣,受眾看到版面時即使不看標題就可以更直觀、形象地一目了然,知道它是一則與公交車相關的新聞。記得當時也嘗試過將三種聽證方案做成一個小的獨立模塊,以此和正文有所區(qū)分,但是效果并不很好。因為,利用圖片和鋪設的底紋創(chuàng)意的公交車圖形已經(jīng)帶給了受眾創(chuàng)意破格的效果,如果再在其中將三種方案單獨呈現(xiàn),則有一種零亂的感覺。圖三(《濱州日報》2015年1月23日一版)物流版面,沿用了同樣的方式。
實際運用過來,文字、圖片、圖形在報紙版面中是有著極大的表現(xiàn)空間的,表現(xiàn)手法也是豐富多彩。首先,三者結(jié)合起來的傳達效果尤其突出。不論是文字的創(chuàng)意、圖片的創(chuàng)意,或者是圖形的創(chuàng)意,視覺沖擊會在瞬間形成,打開版面,一眼就可知大概,知道新聞與什么有關,告訴受眾版面想“說”的話。其次,這種創(chuàng)意破格必然會成為視覺引導,它將受眾的目光導向重要內(nèi)容。再者,創(chuàng)意破格通過視覺的沖擊,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圖形表現(xiàn)出來,挖掘出了物像平??床灰姷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表現(xiàn)手段,必須切合題意,不偏離報紙主旨,真正和文字內(nèi)容完美地融為一體,才能體現(xiàn)出它們存在的真正意義,形成視覺美感。
圖三《濱州日報》2015年1月23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