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帥
引語:一種特有文化內涵的力量是無窮的,盡管后世有很多道教金丹修真文化的冒名東西,但如果不能從文化的內涵和金丹文化的特指去研究,無論如何我們的道教金丹太極文化,也走不出傳統(tǒng)的偽學泥潭。
【原 文】
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
看玄關,調真息,知斯二要要修畢。
以元神,入氣海,神氣交融默默時,便得一玄真主宰。將元氣,入黃庭,氣神和合混混際,便得一玄最圓明。
一玄妙,一玄竅,有欲觀竅無觀妙。兩者玄玄是要機,異名同出誰知道。
看玄關,無它訣,先從竅內調真息。
神恬氣靜極自然,妙自無生現(xiàn)太極。
古仙翁,多半語,恐泄真機不妄舉。
或言有定在中央,或言無定自領取。
到而今,我盡言,此在有定無定間。
有定曰竅無曰妙,老君所說玄又玄。
指分明,度有情,留與吾門作賞音。
遇而不修為下鬼,為圣為凡隨乎人。
初下手,最難行,離了散亂又昏沉。
大丈夫,有真學,必將神氣分清濁。
先天神兮最清明,后天神兮乃濁物。
掃除濁物守清明,閉塞三寶居靈谷。
這靈谷,即竅兒,竅中調息要深思。
一息去,一息來,息息相依時相偎。
幽幽細細無人覺,神氣團沖九竅開。
照此行持得竅妙,昏沉散亂從何來。
這里把張三豐的《道要秘訣歌》這篇較有影響的金丹歌訣的太極修真思想試做探賾,采用了分析和直譯的形式,對這篇歌訣的修真秘訣進行解釋,希望能夠理順我國道教金丹太極修真文化的主要脈絡,使現(xiàn)代道教金丹文化不再沉淪于近當代的養(yǎng)生誤區(qū)。
首先,張三豐的金丹太極修真文化與唐宋時期的道教金丹文化具有獨特性。特別是與張伯端的《悟真篇》所講解的金丹文化,在理論上雖然基本相同,但又好像完全超越了《悟真篇》的金丹文化的學術范圍,張三豐的金丹文化是一種隱修的金丹太極修真文化,更有別于流傳最廣的全真派的金丹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們認為,這種金丹文化的特征從張三豐的文章中就可以領略到陳摶老祖的秘傳金丹文化的影子。
所以,也是源于對這種金丹隱修派的文化特征的研究,按照張三豐的對金丹文化歌訣敘述的獨特性,試圖把我國的隱秘的金丹文化重新定義為道教健康文化中的“金丹太極修真文化”部分。它既是道教金丹文化,又是道教太極文化和道教修真文化,構成道教金丹太極修真文化。
如果按照這種學術思想去分類,就能夠給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我國的金丹太極修真文化,也是我國的金丹大道文化,他們在理論淵源上是統(tǒng)一的、是一致的。也只有我們確立了這個文化體系,確立了這種模式,那么,再理解我國的金丹文化,就會變得十分清晰,會有一個十分明朗的金丹脈絡,會隱隱的凸顯出來。
根據(jù)金丹修真的火候次序,和張三豐歌訣的行文思路,對其中的金丹文化秘密試做說明,一探這種金丹隱修文化的神秘之處,它到底跟現(xiàn)代養(yǎng)生學所指丹道養(yǎng)生的基本內容有什么差別。
張三豐說:“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這句話說的既警醒又驚心,張三豐是在規(guī)勸這些后人,如果我們想修真,卻又不知道“道要”的話。那么,所謂的這些修真,就必定會遭遇魔障。
《道要秘訣歌》緊接著說“看玄關,調真息,知斯二要要修畢”。這句話是金丹太極文化的重點,它很明白地指出了“看玄關”和“調真息”這個“二要”就是道要,是我國金丹太極修真文化跟其它道教養(yǎng)生文化的分水嶺。
我們修真如果沒有這個二要的修畢,不達到真息、真意、真心的三位一體,就不是修真。它就只能是后世缺乏師承的二流金丹工夫,金丹的修持就不能成功,太極就顯現(xiàn)不了。所以,張三豐先生在這里棒喝——必定會遭魔。
這個金丹太極修真的道理,實際也是海蟾翁在《至真訣》開篇就指出的“命蒂由來在真息”的修真核心。相傳劉海蟾和陳摶老祖是師友關系,從這個《道要秘訣歌》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在文化傳承上是一脈相承的,似乎張三豐的歌訣方面,能夠找到他們的相同點或某種文化契機。
一種特有文化的內涵的力量是無窮的,盡管后世有很多道教金丹修真文化的冒名東西,但如果不能從文化的內涵和金丹文化的特指去研究,無論如何我們的道教金丹太極文化,也走不出傳統(tǒng)的偽學泥潭。
道教金丹大道的修真入門是從修玄關開始的??珊芏嗳瞬⒉恢馈靶P”是我們自己修出來的,是我們從達到真息開始的。這個玄關怎么修?在張三豐的著述中,只要有真師的稍做指點,就會看的十分明白。
修“玄關”是金丹文化的起點,是甄別養(yǎng)生文化和修真文化的關鍵,怎么去修玄關,一直是我國金丹文化的秘密,這些秘密留待我們將這些金丹太極修真文化的基本知識講完后,等大家從容地走出當前的二流丹法的束縛后,再選擇適當?shù)臅r機,把這門隱秘的金丹文化介紹給大家。
“以元神,入氣海,神氣交融默默時,便得一玄真主宰”。這句話其實就是在闡釋修玄關。什么是元神,什么是氣海?當前的很多氣功書上,都把腹部臍下丹田視作氣海,而在道教金丹文化里面,凡是有形的描述,就不是修真的氣海。
這里說的“神氣交融”是一種張三豐說的杳冥之域,也叫慎獨之功的默默時。我們只有從這里才能修出“便得一玄真主宰”的“玄關”來。修出這個“主宰”就是我國丹書上面通常說的“陽生”、“活子時”、“真心”。亦即禪宗所說的“真如之性”。亦是《易經(jīng)》描述的“太極”狀態(tài)。
因此,我們按照張三豐隱修派的觀點,得出結論:太極就是金丹,金丹就是太極。
張三豐說:“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且修心。”只有經(jīng)歷了這個境界的突破,完成張三豐說的“開關展竅”的中關工夫,就能夠獲得真息、獲得真心。這個道理在張三豐的金丹理論里面叫“河車初動”。是一種頓悟的工夫,我們只有經(jīng)歷這種頓悟的完成,才能進入下一步的“河車真動”的漸修工夫,才能闡釋金丹工夫的性命雙修具體的是指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