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銘刻著眾多“中國第一”的印痕,走過了147年輝煌歷程,這就是江南制造局。
建于1865年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是江南造船廠的前身。從誕生之時起,就是一個特殊的企業(yè),是清朝洋務運動中成立的軍事生產(chǎn)機構,是晚清中國最重要的兵工廠,規(guī)模最大的近代軍事企業(yè),中國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廠之一,集軍事工業(yè)、科技研究和造船為一體,承載著一個民族瀕臨絕境的富國強兵之夢,開啟并深深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創(chuàng)造出許多“中國第一”: 1867年制造出第一批德國毛瑟11毫米前膛步槍和第一臺車床;1868年8月,制造了第一艘蒸汽推進的新式輪船;1876年制造了第一艘鐵甲軍艦“金鷗”號;1878年制造了第一架鋼制火炮; 1891年制造了第一爐鋼水、第一磅無煙火藥……尤其在1918年,為美國人建造了4艘排水量萬噸級的運輸艦,造船業(yè)務逐漸趕上和超過當時造船工業(yè)中處于壟斷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廠,被當時傳媒評為“中國工業(yè)史,乃開一新紀元” 。但真正實現(xiàn)江南創(chuàng)立之初“日省月試,不決效于旦夕,增高繼長,尤有望于方來”理想的,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新江南”時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fā)布命令,接管江南造船所。1953年,江南造船所易名江南造船廠,廠內興建起新廠房、塔吊、船塢和車間,面積接近70公頃,達到歷史最大規(guī)模,進入生產(chǎn)建設迅速發(fā)展的新時期。持續(xù)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建造了中國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護衛(wèi)艦、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國產(chǎn)萬噸輪“東風”號……
十年“文革”期間,江南造船廠是重災區(qū),大批干部群眾受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盡管如此,江南人仍以國防建設和造船事業(yè)為重,排除干擾,生產(chǎn)一直沒有中斷,建造了幾十艘多種類型的船舶,又開創(chuàng)了我國造船史上的許多“第一”。1979年成功地建造了我國第一代航天測量船“遠望1號”、“遠望2號”和首艘大型遠洋調查船“向洋紅10”號,中國第一艘液化氣(LPG)運輸船,它在英國租船市場單獨掛牌,成為我國唯一列入該市場標價系列的船型。
2008年6月,江南造船廠從原址高雄路整體搬遷到長江口的長興島上。制造局2號船塢、飛機庫、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辦公樓、海軍司令部舊址,均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名單。這些保存完好、形態(tài)各異的軍工遺址,將永遠訴說著江南造船的變遷和中國工業(yè)化發(fā)軔的歷史。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