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反義詞在俄語詞匯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學文本中反義詞主要在修辭上構(gòu)成各種辭格,如對偶、矛盾修飾法和反語。反義詞也被用來對環(huán)境、人物進行對立性描寫和謀篇布局上。以對立性為切入點對文學文本,特別是小說進行分析是實踐上的嘗試,小說中所反映的種種矛盾是文本分析的立足點。契訶夫是俄國短篇小說巨匠,他的很多名作的名稱就建立在反義對立上,如《胖子與瘦子》《他和她》。本文選取他的《醋栗》用對立性概念加以解讀。
關(guān)鍵詞:反義詞 對立性 文本分析
反義詞在俄語詞匯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術(shù)界對反義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反義詞的劃界、類型、對稱性與不對稱性等。反義詞在文學文本中主要在修辭上構(gòu)成各種辭格,如對偶、矛盾修飾法和反語。反義詞也被用來對環(huán)境、人物進行對立性描寫和謀篇布局上。以對立性為切入點對文學文本,特別是小說進行分析是實踐上的嘗試,小說中所反映的種種矛盾是文本分析的立足點。契訶夫是俄國短篇小說巨匠,他的很多名作的名稱就建立在反義對立上,如《胖子與瘦子》《他和她》?!洞桌酢愤@篇小說中的人物及他們的觀念充滿對立性,因此本文將用對立性概念對其加以解讀。
在這篇小說的開頭,作者描繪了大雨將至的景象,而且不難看出此時此刻主人公獸醫(yī)伊萬·伊萬內(nèi)奇和中學教員布爾津二人正在野外,離他們很遠的地方有村莊(село),也有城市(город),село與гор
од是一對反義詞,表達的是對立的概念,作者會不會在村莊與城市之間的對立與矛盾上下文章呢?但作者并沒有立刻對這一對矛盾進行展開。隨后,在二人一問一答中,我們得知伊萬·伊萬內(nèi)奇有一個弟弟,這時,讀者就會產(chǎn)生好奇,兄弟二人這兩個在年齡上對立的人在性格上和三觀上是相似的還是不同的呢?這是讀者的興趣所在也是本文分析的焦點。那么文中人物之間的對立性又是怎樣的呢?
一.兄弟二人觀念上的對立性之一:自由與不自由
在第一段敘述中,可以了解到哥哥伊萬是知識分子,在完成學業(yè)后成為一名獸醫(yī),而弟弟尼古拉·伊萬內(nèi)奇則從19歲起就在省稅務(wù)局當公務(wù)員。兄弟二人的童年是在農(nóng)村度過的,這使得他們從小就在心中烙上鄉(xiāng)間生活的印記,向往自由的生活,這在弟弟尼古拉身上反映得尤為明顯,他雖身在城市,心中卻無時無刻不在向往村莊,這種自由(свобода)與不自由(несвобода)的矛盾使得他萌生了一個愿望:在河邊或湖畔買一座小莊園。
對于這樣的愿望,哥哥伊萬不表任何同情。他認為人不能一輩子把自己關(guān)在自家莊園里,因為“一座莊園”無異于“三俄尺土地”。Но ведь триарши
нанужны трупу,ан
е человеку(“需要三俄尺地的是死尸,而不是活人”),這句話中труп(мёртвый
человек)和челове
к(живой человек)在該語境中構(gòu)成反義關(guān)系,是上下文反義詞(контекстуа
льныеантонимы),并形成對偶辭格(антитеза
)在哥哥伊萬心中,若要追求自由的生活,人需要的不是莊園那樣的封閉空間,而是整個地球和大自然,并在這個廣闊的天地里展現(xiàn)自己的自由精神。再回到前面“自由”與“不自由”的對立上,弟弟所追求的“自由”在哥哥看來實際上是一種禁錮,既是身體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是名副其實的“不自由”。
就這樣,弟弟終日坐在辦公室里描繪著莊園的樣子,除此之外,其余的他全然不關(guān)心。漸漸地,他由一個善良溫和的人變成了一個吝嗇鬼:“他省吃儉用:經(jīng)常半饑半飽,不多飲茶水,天知道他穿什么破爛,倒像叫花子,可是不斷攢錢,存到銀行里”。哥哥心疼弟弟,經(jīng)常會給弟弟寄錢,可是弟弟連這點錢也存起來??梢?,弟弟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他善良的天性也漸漸被吝嗇所玷污。在弟弟40歲的時候,他過得還像以前一樣:讀報紙上買賣莊園的廣告,攢錢。這二十年間弟弟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沒有愛情,也沒有功績,有的只是想要擁有一座種著醋栗的莊園的愿望。之后他與一個又老又丑、很有錢的寡婦結(jié)了婚?;楹?,他的妻子與他一樣,每天吃不飽飯,他還把妻子的錢存在自己的名下。在這里這個寡婦以前的生活(прежняяжизнь)
和目前的生活(нынешняя жизнь)形成了對比:“她的前夫是郵政支局局長,她過慣了吃餡餅、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現(xiàn)在在第二個丈夫家里連黑面包也不多見”。在這種痛苦日子的折磨下,婚后沒過三年弟弟的妻子就死了,而他絲毫不覺得妻子的死是他的過錯。此時的弟弟已經(jīng)徹底喪失了過去善良、溫和的天性,他為買下莊園拼命攢錢的同時也被這個心愿所束縛了,他迷失了自我,與自由的生活背道而馳。
妻子死后,弟弟實現(xiàn)心愿的時刻終于到了,他買下了夢寐以求的莊園,但是這個現(xiàn)實的莊園(реальнаяусадьб
а)與他理想中的莊園(идеал
ная усадьба)不大一樣,在這座莊園里沒有尼古拉所描繪的那種怡人的鄉(xiāng)間風光,就連他最想要的醋栗都沒有,莊園里的河水因附近工廠的污染變成了咖啡色。不過尼古拉沒有氣餒,他訂購了二十叢醋栗,把買到的莊園改造成理想的樣子,而尼古拉自己的身份也發(fā)生了改變,他用了20多年的“努力”從一個小公務(wù)員當上了地主。哥哥伊萬去看望自己弟弟的時候見證了弟弟身上的變化,也驗證了弟弟被“囚禁”在自己莊園里的事實。尼古拉所追求的自由生活最終成了禁錮他身心的“牢獄”。
二.兄弟二人觀念上的對立性之二:幸福與不幸
當晚,弟弟莊園里種植的醋栗第一次收果,尼古拉眼淚汪汪地看著自己這么多年來“奮斗”的成果,十分激動。他品嘗的醋栗是十分“美味”的,而哥哥伊萬吃出的味道卻是酸澀的,一點都不好吃。不過伊萬并沒有說出真相,文中援引了普希金的詩句:тьмы истин нам дорож
енас возвышающи
йобман[1](使我們變得高尚的謊言較之無數(shù)真理更為珍貴)。這時,兄弟二人的矛盾又顯現(xiàn)出來,這次的矛盾是關(guān)于“幸?!?。此時的弟弟無疑是感到幸福的,因為他終于如愿以償,但是哥哥伊萬看到弟弟安于現(xiàn)狀和心滿意足的神情卻感到十分不安。在伊萬眼中,這種生活充滿了強烈的對立,世間充滿了“惡”:強者蠻橫無理,游手好閑,弱者愚昧無知,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強者(сильные)與弱者(слабые)這對反義詞偶不僅體現(xiàn)出兩種人的天壤之別,在句中還構(gòu)成對偶辭格,對他們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加以對比。就在這樣一種充滿貧窮與偽善的生活里,那些所謂的幸福的人對自己富足的生活心滿意足,只關(guān)心自己的生活,認為社會上的不平等和陰暗面會由自然規(guī)律逐步地化解,他們正變得越來越虛偽和麻木,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是建立在不幸福的人的沉默之上。這種幸福生活是短暫的,當有一天不幸福的人們不再沉默,那些幸福的人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伊萬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幸??裳?,只有當貧窮、墮落和偽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之后,才有真正的幸福,而要消滅貧窮等社會上的陰暗面,那些自我滿足的幸福的人應(yīng)該為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去戰(zhàn)斗,不應(yīng)像弟弟一樣過著“白天吃飯,晚上睡覺”的生活。
三.伊萬與阿列興、布爾津之間的對立性:對現(xiàn)實的不安與麻木
哥哥伊萬在看到弟弟的現(xiàn)狀后意識到自己以前也和弟弟一樣,總是沉湎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中,總會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卻不會有任何作為。不過這次與弟弟的重逢并沒有讓伊萬變成一個斗士:“我已經(jīng)老了,已經(jīng)不適宜當一名斗士,我甚至不會憎恨了”。伊萬認為他的矛盾在于年輕(молодос
ть)和衰老(старость),所以他一面逃避斗爭,一面又忍受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而把一切寄托于尚未衰老的地主阿列興:“鮑威爾·康斯坦丁內(nèi)奇,您永遠不要感到滿足,不要讓自己麻木不仁!趁您年輕、強壯、朝氣蓬勃,您要不知疲倦地做好事!幸福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如果生活中有意義、有目標,那也絕不是我們的幸福,我們的幸福在于更明智、更偉大的事業(yè)!做好事吧!”。這是伊萬·伊萬內(nèi)奇帶著可憐的笑容央求阿列興說的話。不過這番語重心長的話并沒有使阿列興產(chǎn)生一點興趣,也沒有喚起阿列興為偉大的事業(yè)奮斗的想法。不僅是阿列興,就連同樣是知識分子的布爾津也不為所動。此刻,伊萬·伊萬內(nèi)奇的激動不安(волнение)與阿列興和布爾津的平靜(спокойств
ие)形成鮮明的對立。
其實伊萬與阿列興、布爾津之間的對立在前文就有所體現(xiàn)。伊萬來到阿列興的村莊后,他看到了這個村莊里的馬匹和人們在雨中忍受著潮濕和憋悶,這個情景一下子觸動了伊萬的神經(jīng):阿列興的村莊也不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再根據(jù)阿列興的穿著和房屋給人的印象看得出阿列興也像弟弟尼古拉一樣,是一個吝嗇的人,吝嗇到近半年的時間沒有洗過澡。伊萬察覺出他與阿列興之間的對立性,無法忍受阿列興的生活習慣,他沒有像布爾津一樣選擇在浴棚里和阿列興一起洗澡,而是跑到河中冒著雨拼命游泳。
在小說結(jié)尾,伊萬的不安化作濃烈的煙油味,在他和布爾津的房間中彌漫,而這股濃重的氣味并沒有使布爾津醍醐灌頂,他似乎因這氣味影響他睡覺而悶悶不樂。小說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伊萬的講述給讀者的印象是“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沒有使麻木的人醒來,就連他自己也陷在做為(действие)與不做為(б
ездействие)的怪圈中,他在尋找出路(выход),到頭來仍然是走投無路(безвых
одность)。他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但是卻無力解決問題,當時的社會問題不是他一個獸醫(yī)就能解決的,否則契訶夫就會寫出另一個結(jié)局了。
參考文獻
[1]СолганикГ.Я.Прак
тическая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2006.
[2]蘇祖梅.俄語反義詞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3]張華.俄語文藝語體語篇中的反義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1.
注 釋
[1]引文不完全正確,原句為тьмы низких истин мнедо
роже нас возвышающ
ий обман.
(作者介紹:謝婷,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語語言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