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毕盗性~語中的“?!蔽幕J知*

      2016-09-15 01:11:26張詩雨
      關(guān)鍵詞:詞語漢語海洋

      王 穎 張詩雨

      (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

      漢語“?!毕盗性~語中的“海”文化認知*

      王穎張詩雨

      (中國海洋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滲透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語言中的詞匯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與海的互動過程中,中國人形成了對“?!钡幕菊J知,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了對海的心理文化認知和人文象征認知。這些認知也反映在了漢語詞語中。通過對漢語中大量“?!毕盗性~語的分析,我們整理出了漢民族對“?!钡囊恍┪幕J知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對于“?!边@個客觀存在的認識;人與海的互動;在互動基礎(chǔ)上形成的對海的心理認知;在心理認知基礎(chǔ)上形成的關(guān)于海的人文象征認知等。

      漢語詞匯;“?!毕盗性~語;“?!蔽幕J知;漢英異同

      語言不僅僅是交際的工具,更是一個民族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是一個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證據(jù),其中滲透著凝結(jié)在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元素。語言中的詞匯更是社會及文化的活化石,詞匯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人在與海的互動中形成了對“海”的基本認知,在這些基本認知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對海的心理文化認知和人文象征認知。并以此為起點,投射連接到其他認知域,最終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關(guān)于海文化認知的概念網(wǎng)絡。這些認知無疑會反映在漢語的詞語當中。

      一、漢語“?!毕盗性~語中的“?!蔽幕J知

      漢語中的“海”系列詞語非常豐富,不僅有眾多的日常用語,還有大量傳統(tǒng)文化信息豐富的常用成語。我們統(tǒng)計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現(xiàn)代漢語倒序詞典》(商務印書館)、《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中的含“?!痹~條共181個(不含重復詞條,百科詞條亦不在統(tǒng)計范圍之列),以及80余個含“?!背烧Z中的常用成語40余個。這些詞語反映出漢民族對“?!钡奈幕J知主要表現(xiàn)在這樣幾個方面:對于“海”這個客觀存在的認識;人與海的互動;在互動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對海的心理認知;在心理認知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關(guān)于海的人文象征認知等。

      (一)對“?!边@個客觀存在的認識

      許慎《說文解字》對“?!钡淖⑨尀椤疤斐匾?,以納百川者。從水,每聲”。[1](P229)海洋是我們生存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了“?!边@種客觀事物,并對海、海洋生物、海洋現(xiàn)象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海霧、海水、海面、海風、海浪、海灘”等。

      在日常與?;舆^程中,我們對海這一客觀存在主要形成了這樣幾種認識: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大洋的邊緣,如“海曲、海隅”是指沿海地區(qū),“海甸”指濱海地區(qū),此外還有“海濱、海岸、海涂、海灘、海灣、沿海、近?!钡取:Q蟮淖匀滑F(xiàn)象,如“海嘯、海潮、海蝕、海進、海侵、海退”等。海里的、海上的或者來源于海的事物。如海里的植物“海帶、海苔、海藻”等;海里的魚“海鰻、海鯽、海鯰”等;海里的動物“海馬、海狗、海龍、海獅、海豹、海象”等;海上的事物“海鷗、海燕、海雕”等;來源于海的“海菜、海魚、海鹽、海米、海鮮、海味、山珍海味”等。這是我們對海形成的傳統(tǒng)認識。

      近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于海有了更為廣泛的認知??萍嫉陌l(fā)展,使得人類對海的探索更進了一步,對海也的了解也更為全面了,如指“海底山脈”的“海嶺”、指“狹長海底凹地”的“海溝”,還有“海盆、海峽、海淵、海槽”等等。此外,出于國家發(fā)展與政治的需要,海被賦予了政治色彩,如表示“距離一國海岸線一定寬度海域”的“領(lǐng)海”,表示“各國都可以使用的不受任何國家權(quán)力支配的海域”[2](P450)的“公?!保约啊昂=?、“內(nèi)海”、“近?!钡?。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隨著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日趨緊密,近現(xiàn)代人們對海的認識也更為深化了。

      (二)人與海的互動

      海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環(huán)境,人們與海的互動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最早人與海之間的互動主要是個體活動,主要表現(xiàn)為人涉海、親海的一些行為,如指“駕船到海上去”的“出?!薄⒅浮暗胶I喜遏~”的“下?!?,“趕?!敝复蠛M顺睍r去海邊撿拾海貨,“??汀敝负胶U?,“海葬”指人死亡后下葬于大海的下葬形式等等。慢慢地,人與大海的互動擴大到群體行為,人們對大海的治理以及對海洋資源的初步開發(fā)和利用。如人們建造了阻擋海潮侵襲的人工堤岸“海塘”,開辟了海上的交通方式“海路”,通過海路的交通貿(mào)易“海上絲路”,當然也有比較壞的群體行為,比如“海匪、海盜”等。對海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主要是作為食物的利用,如“海貨、海魚、海鮮、海產(chǎn)”等等。

      近現(xiàn)代,人與海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主要表現(xiàn)為國家或集體活動,有關(guān)海洋發(fā)展與管理類的詞語也進入到漢語詞匯中,比如在沿海地區(qū)和領(lǐng)海內(nèi)布置的防務稱為“海防”,海洋上航行的輪船叫“海輪”,各國都可以使用的不受任何國家權(quán)力支配的海域是“公海”,保衛(wèi)海洋資源、防護海洋國界、抵御外族海上侵略的部隊是“海軍”,通過海上進入國界的關(guān)口是“海關(guān)”,禁止通過海上進入海岸城市的海外貿(mào)易是“海禁”等等。

      (三)海在中國文化中的心理文化認知

      人們在與海洋的互動過程中,逐漸了解了海洋的一些特質(zhì),并把這些特質(zhì)投射到其他認知域,使其屬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內(nèi)涵愈加豐富和生動。

      1、地域的自然分界

      古代中國人認為我國疆土四周有海環(huán)繞,因為地理上造成的與外隔絕,自然地把“?!笨醋鲊遗c外族的天然分界線。因此,國內(nèi)稱“海內(nèi)”、“海宇”等,“四海之內(nèi)”指國家境內(nèi),國外稱“海外”、“海表”等?,F(xiàn)代社會管理出入境事務的國家機關(guān)稱為“海關(guān)”也是此種意義的繼承。

      在國家的天然分界這個意義之上,也就產(chǎn)生了從海外來的或者從國外來的之義。人們對于一些來自海外的物品也以“海”命名,魯迅在《墳·看鏡有感》中就有提及,“古時,于外來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紅花、海棠之類”。[3](P774)

      2、大,極大,廣大

      在“?!钡奶刭|(zhì)中,其首要特點就是大,因此我們把海稱作“大?!?。很多其他的心理文化認知都是從這個特質(zhì)發(fā)展而來的。海洋“大”的特質(zhì)也被隱喻到了其他的認知域。如大的碗被稱為“海碗”,大的硯臺被稱為“墨?!保?大的酒量叫“海量”,大的肚量叫“海涵”,說大的話叫做夸下“海口”,力量氣勢大叫做“排山倒海、翻江倒海、移山倒?!?,困難大叫做“刀山火?!钡鹊取?/p>

      在此意義上發(fā)展出了大片的含義,既可指“事物或人眾連成一大片,積聚面非常廣大”,亦可指“容量極大”。例如,龐大的人群叫“人?!被颉叭松饺撕!保煌麩o際的森林叫“林?!?,這類詞還有“花海”、“云?!?、“腦?!钡?。

      因其大,故而也有范圍廣闊之意,如“海捕”指在“各地進行通緝”,“四?!敝溉珖魈幓蛉澜绺魈帲虼水a(chǎn)生的詞還有“五湖四?!薄ⅰ懊麚P四?!?、“放之四海皆準”等。

      范圍過廣,還可造成行動上的“漫無目標”。表示“肆意謾罵”是“海罵”,表示“到處尋找”是“海找”,到處張貼的廣告是“海報”等。

      3、極多

      因大又產(chǎn)生了多的意義。比如容量多,可容納的數(shù)量多。故而有了“數(shù)量極多、無法計量”的認知義,如“海水不可斗量”,“種類很豐富的菜肴”叫做“山珍海味”,“文件與會議過多”稱為“文山會?!?,“文獻資料豐富”稱為“浩如煙海”,“恩惠與情義很多”稱為“恩山義?!?,還有“肉山酒?!钡鹊?。

      在此認知義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毫無節(jié)制”這一含貶義色彩的認知,如“大吃大喝”稱作“海吃海喝”。

      4、渺小感

      在危險而難以征服的大海面前,人類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種渺小感。比如形容“人渺小”的“滄海一粟”,還有“汪洋大?!?、“四海飄零”等。

      5、深,深不可測

      “深”也是海的特點之一,因而含“?!痹~語在認知上還有“深不可測”的含義。如“感情很深”叫“情深似?!?,在深深的大海里找東西很困難如同“大海撈針”,東西掉進深深的大海里也只好放棄,任憑其一去不返,“石沉大?!?、“泥牛入?!薄?/p>

      6、危險

      海的“大”和“深”等特點,以及海潮、海嘯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使得“危險”也成為人們對海的重要的心理認知。例如,把“非常危險和困難的地方”稱為“刀山火?!?,把“官吏爭奪功名富貴的地方”叫做“宦?!钡鹊取?/p>

      7、難以征服

      因為危險,加之技術(shù)條件的限制,“?!苯o了人一種難以征服、難以翻越之感,在詞匯中亦有體現(xiàn)。比如比喻“極難找到”的“海底撈針”、“大海撈針”,稱“知識無窮盡、永遠學不完”為“學海無涯”等等。

      8、痛苦感

      因難以征服、難以翻越,人會感到極度痛苦,這一情感也進入了“?!钡男睦碚J知層面。例如,“很困苦的環(huán)境”稱作“茫茫苦?!?,“天大的情欲與深重的罪孽”稱作“情天孽?!?,表示“豪門貴族生活痛苦難熬”用“侯門似?!?,還有“血海深仇”、“仇天恨?!?、“悶海愁山”等。

      9、永恒不變

      因其持久存在且改變緩慢甚至難以察覺的特性,海在人們心中成為了永恒的象征。比如祝人“長壽多?!睍r說的“福如東海長流水”、“壽山福?!保瑧偃酥g表達堅定永恒的感情常?!昂J纳矫恕?,“??菔癄€”永不變心。

      總體看來,對海的心理文化認知中,大部分是正面的認識,像“危險”、“難以征服”、“渺小感”、“痛苦感”以及因“多”發(fā)展出的“毫無節(jié)制”這幾個負面心理的認知,其使用都比較有限。這說明人們更傾向于以積極的心理去認識海。

      (四)“?!痹谥袊幕械娜宋南笳髡J知

      在上述關(guān)于海的心理文化認知的基礎(chǔ)上,人們又形成了對海的人文象征的認知,既包括其獨有的人文象征認知,也包括其與其他意象構(gòu)成的整體人文象征認知,使其在漢語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色彩,抒發(fā)了中國人對于大自然的感懷。

      1、對海的人文象征認知

      海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廣闊的胸襟,并寄托遠大理想。中國人一向追求廣闊、豁達的胸襟與胸懷,而海因其“博大、廣大”、“深不可測”、“永恒不變”等心理認知因素,成為胸懷寬廣的象征,也成為中國人特有人文感懷的載體。人們經(jīng)常以海為喻,抒發(fā)胸臆,寄托理想。例如,以“河海不擇細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百川入?!?、“百川歸?!北扔饕莞鞣N現(xiàn)象,寓意自己要心胸寬廣。曹操在名篇《觀滄海》中,也借海的廣闊景象,“歌以詠志”,寄托自己的遠大理想。

      2、對“海”與“山”的整體人文象征認知

      “?!焙汀吧健本哂泻芏嘞嗨菩?,且具有地理環(huán)境上的密切相關(guān)性,通常會在自然中共現(xiàn)。因而在中國人的心理上,兩者的關(guān)聯(lián)性很強,經(jīng)常同時用來傳達一種意境,從而形成了對兩者的整體認知。大致有三種情況:

      (1)“?!焙汀吧健倍摺皝児挪蛔儭钡墓餐匦?,使得人們對其形成整體認知,用以象征愛情、感情或某種關(guān)系的永恒、持久,如“海誓山盟”指“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菔癄€”指“直到海水枯干、石頭粉碎,用于誓言,反襯意志堅定,永恒不變”。

      (2)“山”和“?!倍加邪蹴绲臍鈩荩嘤姓鞣系睦щy,因而激發(fā)了人們征服自然、征服世界的豪情壯志與決心,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挑戰(zhàn)精神與冒險精神。比如“逾山越?!?、“排山倒海”、“移山倒?!薄ⅰ耙粕浇吆!?、“移山跨?!薄ⅰ暗股絻A?!?、“鑄山煮海”等。

      (3)“?!焙汀吧健痹谌藗冃睦砩隙加小褒嫶?、廣大”的文化認知義,因此同時使用時,是以夸張的手法極言大、多。比如“人山人?!?、“文山會?!?、“刀山火?!薄ⅰ霸粕届F?!薄ⅰ叭馍骄坪!薄ⅰ俺钌綈灪!钡?。

      3、對“?!迸c“天”的整體人文象征認知

      “天”和“?!本哂袩o邊無際的共同特性,同時也有自然的相關(guān)性,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共同構(gòu)成了宏大的意境,被借以抒發(fā)廣闊的胸襟。如“海闊天空”、“碧海青天”、“海天一色”、“情天恨?!薄ⅰ俺鹛旌藓!钡取?/p>

      由極為廣大衍生出遠、遙遠之義。如“天南海北”、“天涯海角”等?!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等則表達了希望跨越遙遠的距離的美好愿望。

      二、現(xiàn)代生活中“?!跋盗性~語的使用

      基于龍源電子期刊數(shù)據(jù)庫與方正阿帕比報紙資源數(shù)據(jù)庫,我們在發(fā)表于2015年10月的報刊文章中隨機抽取了500個含“?!痹~條,并根據(jù)上述討論,對其所屬的文化認知義類進行了統(tǒng)計,結(jié)果及分析如下。

      意義類別例詞詞條數(shù)所占比例對于“海”客觀存在的認識海水、海峽、海域、海豚、海鮮、海帶、海嘯、海潮14829.6%人與海的互動海事、海軍、海輪、海員、海防、出海、趕海6212.4%心理文化認知花海、云海、人海、學海、海量、四海、大海撈針387.6%地名、人名、企業(yè)名等上海、???、珠海、海南、寇振海、張海霞、杜海濤、海信、海爾、海苑、海泰20641.2%譯詞阿茲海默、海洛因91.8%新詞下海(11)、海歸(9)、海淘(10)、海選(7)377.4%

      在統(tǒng)計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報刊文章的含“?!痹~語中,有以下這樣幾個特點。

      1、地名、人名、企業(yè)名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例

      含“?!钡牡孛酁檠睾J?、市、縣、鎮(zhèn)等,如海南、???、珠海等。這些名稱多為歷史沿革。

      除了地名以外,人名和企業(yè)名稱占據(jù)了相當大的比例。人名中,出現(xiàn)頻度較高的有單字“?!保€有“海濤”、“海霞”、“海波”、“海英”、“振?!钡取T谥袊幕?,人們總會以正面、積極、美好的字眼來取名,含“?!比嗣霈F(xiàn)的頻度如此之高,恰恰反映了人們對于海的認知心理主要是正面的、積極的。

      含“海”企業(yè)名的出現(xiàn)率也是比較高的,且涉及到電氣、食品、工業(yè)、能源、房地產(chǎn)等各行各業(yè),其名稱也有文化認知義的體現(xiàn)。比如,以“海泰”為名的租車公司可能是想以此名寓意公司出租車眾多、前景廣闊,表現(xiàn)了對海的“廣大、多”的認知;以“海苑”為名的食品公司、以“?;邸睘槊臅嫻?,其名字或可體現(xiàn)出海的“多”這一認知義;“海爾”和“海信”都是對“博大”義的生動詮釋;“海納重工”則寓意了“海納百川”的情懷。公司企業(yè)以“?!睘槊搀w現(xiàn)了人們對“?!闭嬉饬x的認同及在生活中的積極使用。

      總之,地名、人名、企業(yè)名對“海”的使用體現(xiàn)了人們對“?!蔽幕氐睦^承與延續(xù)。

      2、對海洋認識的深化以及人與海互動的詞語也占有相當比例

      比如“海港”、“海域”、“海魚”、“海鮮”、“海事”等。說明大海從古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我們的社會生活與活動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隨著我們對海洋認識的逐步深入、對海洋資源的縱深開發(fā)和利用,海洋在我們社會生活與活動中的位置會愈發(fā)重要。

      3、出現(xiàn)了一些“?!毕敌略~

      在報刊文章中,出現(xiàn)了一些詞典還未收錄的“海”系新詞。比如,“海淘”指在境外、海外購物,是近幾年新興的購物方式。把在境外購物稱為“海淘”,體現(xiàn)了“?!痹谛睦砦幕J知上的“地域自然分界”之意;“海淘”又暗指“購物范圍廣”,符合“廣大”這一認知心理;該詞還有“買得多”的潛在意義,又是對“多”這一含義的體現(xiàn)。因此,“海淘”一詞是“海”的幾種心理認知意義的結(jié)合。再如,“海歸”指在國外留學后回國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人,即“海外歸來的人”,是“?!钡摹暗赜蜃匀环纸纭绷x的體現(xiàn)?!昂_x”指賽事或選拔面向廣大的群體接受報名的初選,繼承了海的“大”和“多”這兩個意義?!跋潞!痹瓰榈胶@锶?,現(xiàn)還常指放棄或保留原來的工作去經(jīng)營商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用海的“危險”認知義,形象地反映出了經(jīng)商的危險性。

      這些新詞的出現(xiàn)及廣泛使用,證明了我們現(xiàn)在仍保留了對海的傳統(tǒng)文化認知,也體現(xiàn)出了這些潛在心理認知對于我們構(gòu)造新詞的影響。我們的日常語言中不但在繼承和延續(xù)著“?!蔽幕兀冶憩F(xiàn)出了生動的創(chuàng)造力。

      現(xiàn)實生活中“?!毕盗性~語的使用,不僅有傳統(tǒng)的“?!蔽幕J知,同時在繼承傳統(tǒng)的海文化的基礎(chǔ)上,在當今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的環(huán)境下,又有了一些新的發(fā)展。

      三、與英語中“海”文化認知的區(qū)別

      認知是人們與客觀世界互動及實踐活動的產(chǎn)物。語言也是一種認知活動,是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結(jié)果。不同民族所處環(huán)境不同,與客觀世界的互動不同,自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知結(jié)果。體現(xiàn)在“海”上,漢民族與其他民族因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與實踐不同,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文化認知。我們選取英語為代表,對英語中與海有關(guān)的40余條常用諺語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

      分析顯示,英語中的“海”文化認知與漢語中的“?!蔽幕J知存在著共同之處。比如:

      1、海洋的危險

      與漢語類似,英語中也對“海”的危險性有敏感的認識。

      例:Seamen are the nearest to death, the furthest from God.

      He who travels not by sea, knows not what the fear is.

      He complains wrongfully on the sea that twice suffers shipwreck.

      稍區(qū)別于漢語的是,其危險性還帶有生存競爭的成分。

      例:Save a stranger from the sea, and he’ll turn your enemy.

      2、海洋的深不可測

      海的“深”這一特性應是兩民族共同的認識,“深不可測”的認知意義在英語中也有體現(xiàn)。

      例:Money is a bottomless sea, in which honor, conscience and truth may be drowned.

      英語和漢語存在共同的文化認知,這是由“海”這一客觀存在的自然屬性決定的。但是,由于古代中國為農(nóng)耕文明,古代英國則是海洋文明,在兩種語言的詞語中反映出的文化認知又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同。

      (1)海洋是資源、寶藏與財富

      古代英國一直是海洋文明,其生活物資幾乎全部來自大海,因而“?!辈畈欢嗍瞧渖顏碓?,是生命供給與財富的象征。

      例: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 man.

      There are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ame out of it.

      when my ship comes home.(榮歸故里)

      (2)海洋是冒險、征服與自我挑戰(zhàn)

      同樣認識到海的“危險”后,相較于漢民族認為“海洋難以征服”的逃避心理,以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為代表的西方民族對于海洋則更富有征服欲,更樂于接受自然的挑戰(zhàn)。他們將海視為鍛煉自我與磨練意志之地,并在海上冒險及對海的征服過程中收獲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滿足。

      例: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

      In the deepest water is the best fishing.

      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

      It is hard to sail over the sea in an egg-shell.

      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

      A good seame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由此可見,漢語與英語對于“?!钡奈幕J知還是存在差異的。對于海的“危險”、“深不可測”和“資源”,兩種語言有比較一致的體現(xiàn)?!懊半U與自我挑戰(zhàn)”義在英語認知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其在漢語中雖有部分呈現(xiàn),卻絕非主流文化認知。漢語中的“廣大、博大”“難以征服”“痛苦感”“永恒不變”等認知義在英語中也沒有對應。至于人文象征認知與人文色彩更是漢語所獨有的。在“?!边@一相同的事物面前,基于不同的社會實踐產(chǎn)生的認知各自反映到漢語和英語中,產(chǎn)生這樣的差異性也不足為奇了。

      [1] 許慎. 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 辭海(1999年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高雪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in Chinese Words Related to the Sea

      Wang YingZhang Shiyu

      (School of Literatur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s the way of national behavior and thinking, language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 and the words are therefore loaded with cultural connotations. While interacting with the sea, Chinese people have formed their own basic understanding of it, based on which the relevant cog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symbol are produced. The cultural cognition mainly covers the understanding of sea as an objective entity, people's interaction with the sea, the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from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cultural symbolization cognition based on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When comparing the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in Chinese words and English word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y resemble in terms of the natural quality of material sea and differs in some aspects due to social, histor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inese words; words related to "sea"; cultural cognition of "sea";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2016-04-21

      王穎(1972-),女,山東菏澤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現(xiàn)代漢語、對外漢語等方面的研究。

      G05

      A

      1672-335X(2016)04-0027-05

      猜你喜歡
      詞語漢語海洋
      容易混淆的詞語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找詞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海洋的路
      當代音樂(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愛的海洋
      琴童(2017年7期)2017-07-31 18:33:48
      第一章 向海洋出發(fā)
      小學科學(2017年5期)2017-05-26 18:25:53
      詞語欣賞
      平和县| 佛坪县| 南江县| 金湖县| 宜昌市| 上虞市| 肥西县| 安福县| 岐山县| 合川市| 柳州市| 老河口市| 南投县| 东乡族自治县| 巴南区| 轮台县| 桂阳县| 古浪县| 门头沟区| 翁牛特旗| 来安县| 平定县| 云阳县| 义乌市| 凯里市| 香格里拉县| 玉林市| 通许县| 江阴市| 安义县| 镇巴县| 崇信县| 乐至县| 新和县| 荔波县| 平湖市| 揭东县| 芦山县| 连城县| 天柱县|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