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文字學札記二則:說“中”與“古”

      2016-09-15 07:25:08趙興葆
      關(guān)東學刊 2016年6期
      關(guān)鍵詞:許慎古文字金文

      趙興葆

      古文字學札記二則:說“中”與“古”

      趙興葆

      在“中”字的古文字字形中既隱含著遠古先民“建大?!薄拜d大旂”活動的內(nèi)在原則、理念,同時也有著大常、大旂外在形制等級的遺痕。因此,使“中”字包含了指事物本性、常理常道的深刻內(nèi)涵,從而“中”便以“中行”“中庸”“忠(中)恕”“執(zhí)中”“時中”等哲學概念的形式深刻地植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觀念中。許慎《說文解字》對“古”字的析義從根本上講是錯誤的。通過對“古”及其相關(guān)古文字字形的分析,“古”的本義乃是用以儲藏貴重物品、財貨寶貝的容器,進而引申指重要的精神財富的載體。

      文字學;中;古

      一、說“中”

      中行、中庸、忠(中)恕、執(zhí)中、時中都是孔學儒家十分重要的概念。真正理解這些概念的一個關(guān)鍵就是對“中”字的認知。“中”在契文和金文的古文字字形有三個系統(tǒng):第一系統(tǒng)中的“中”(如圖1)實際上乃是旌旗之形。由旗桿和飄動的斿組成。斿,旌旗之末垂。《廣雅》:“天子十二斿至地,諸侯九斿至軫,大夫七斿至軹,士三斿至肩。”①[魏]張揖撰、[隋]曹憲音釋撰:《廣雅》,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第12頁??梢姡械男沃朴袆e,等級有序?!吨芏Y·春官·巾車》:“建大常十有二斿。鄭玄注: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為縿,斿則屬焉。”②徐正英、常佩雨譯注:《周禮》,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2頁。又《儀禮·覲禮》:“載大旂。鄭玄注:大旂,大常也;王建大常,縿首畫日月,其下及旒,交畫升龍降龍?!雹叟砹肿⒆g:《儀禮》,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6頁。

      可見,所謂“建大常”就是“載大旂”,旂即旗,是有很多鈴鐺的旗。大常、大旂落實在文字字形上就是“中”。“建大?!薄拜d大旂”就是“建中”之一種,即在選定地點建立合乎規(guī)制的旌旗,以作為部落族群的徽幟。同時,也可用以觀測日影、風向等?!渡袝ぶ衮持a》:“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后昆。”①王世舜、王翠葉譯注:《尚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1頁。意思是用這個外在的標志表示確立中道,為天下之人所共同信仰和遵守。如此,大常就有了本性、常道的深刻內(nèi)涵。《莊子·田子方》:“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雹趯O通海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12頁。《文子·上禮》:“屏流言之跡,塞朋黨之門,消智能,循大常,隳肢體,黜聰明,大通混冥,萬物各復(fù)歸其根?!雹劾疃ㄉ⑿旎劬#骸段淖有a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5頁。

      第二個系統(tǒng)的“中”比第一個系統(tǒng)的“中”多了〇(如圖1)。這應(yīng)該就是說“建中”不但要有旌旗,更要選擇合適的地點。選擇好了畫一個〇,將旌旗植入并加以鞏固。殷契文或許是為了在龜甲上契刻方便,有時會將〇刻畫成方形。

      〇最初作為一個表示選定的符號,后來也成為一個文字,在殷商時代的鼎器上就出現(xiàn)了(如圖2),其含義也逐漸變得豐富而重大。往小里說,〇可以表示選中的、肯定的;往大里說,〇可以是太陽、是星星、是無極;〇可以是零,萬事萬物從〇開始,最終又歸于這個〇,這個過程可稱為變化,可稱為回歸,從頭到尾乃是一個圓環(huán)。

      古人建中時的這個選定,一定是從天地四圍、大化神靈貫通而入王者之內(nèi)心性靈,上中下、天地人一氣貫通而下的一種選定。

      中,也就是從于表示無極的〇(可理解為全部的時間空間);從于丨,下上通。從〇,還可以理解為從太陽一般的能量。〇是內(nèi)心的選定,吾心即是太陽、宇宙、無極。從丨,即從于天地人一貫的、立體的宏偉、深邃和玄妙。上古哲人就是生存于這樣一個極其立體化、豐富化的文化世界中,而非今人的被消解了神圣性的、扁平的科技世界。

      前兩個系統(tǒng)的中,乃是中正之中、中央之中。因為是本心之選定,所以也是衷、也是忠、也是仁、也是正。中行,即從中而行,也即是從于吾、從于仁、從于衷、從于忠。如孔子所說:“從吾所好。”又說顏回三月不違仁,就是說他能中行。正是說,一個君子的行事處世要以本心為則,直心而行為德,最終達于“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這也正仿佛老子在其《道德經(jīng)》中所反復(fù)強調(diào)的“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圣人抱一為天下式?!薄耙娝乇?,少私寡欲?!雹埽畚海萃蹂鲎ⅲ骸独献拥赖陆?jīng)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2頁。所以《中庸》里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雹蓐悤苑摇⑿烊遄谧g注:《論語大學中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3頁。天下是天下,我們自己也是自己的天下,從吾所好的中行首先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為前提和關(guān)鍵。

      第三個系統(tǒng)的中乃是伯仲之仲(如圖1),沒有了斿。在契文和金文系統(tǒng)中,有斿之中和無斿之中是有嚴格區(qū)分的兩個字。到了許慎的《說文解字》就被固化下來了,三個系統(tǒng)合為一個字形,伯仲之仲另立門戶。

      圖1 “中”字古文字的三個系統(tǒng)

      圖2 殷商鼎器上的“〇”字

      圖3 “中行”合文

      和中相關(guān)的幾個字:史,就是以手執(zhí)中,意為史家宜公允、公正、中正,遵守常道,不偏不倚。事,也是如此。吏和事可看作是一個中字的兩個分衍,其中同樣包含著為吏做事的重要原則。

      最后,再看一下重量級的“中行”合文字形(如圖3),在殷商時代的契文和金文中都出現(xiàn)了。我以為,這說明至少在殷商時代,“中行”作為一種重要觀念是深入人心的,也是極度重要的行事原則、目標或者手段。“中行”是作為一個成語存在于彼時的語言系統(tǒng)中。所以,孔子在《論語》中也特別強調(diào)了“中行”的極度重要性。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①陳曉芬、徐儒宗譯注:《論語大學中庸》,第3頁。(《論語·子路第十三》)夫子的話翻譯成現(xiàn)代文就是,交友、做事務(wù)必選擇篤行中道之人。否則,交到的人不是狂者就是狷者,而狂者偏執(zhí)激進,狷者保守因循。狂,從犬從王。王有旺盛、狂妄之意。所以,這里的狂表達的更多的是一種失去理智的偏執(zhí),因為思想的冒進,其結(jié)果必然因為過了中道的標準而導致迅速地失敗。狷,從犬從肙。肙字上為日為陽,下為月為陰,表示月從日或陰從陽而行,有所依循,有所顧忌。故此,狂與狷,一個過,一個不及,都是不合中行之標準的。

      《尚書·大禹謨》:“允執(zhí)厥中?!雹谕跏浪础⑼醮淙~譯注:《尚書》,第1頁?!墩撜Z·堯曰第二十》也引堯的話說:“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雹坳悤苑?、徐儒宗譯注:《論語大學中庸》,第3頁。就是說,圣王乃得道之人,其體現(xiàn)就在于能夠牢牢地把握中道。所謂把握中道或許正是為政的核心目標,就是能使天下萬物、萬民能夠各得其所、各安其居,能夠共生共榮。這也就涉及了“中”字另外一個隱含的深意,即陰陽交合、萬物化生。

      “中”字所從之〇可看作是陰性符號陰爻的變形,“中”字所從之丨可看作是陽性符號陽爻的寫照。如此,“中”字則恰好是陰陽和合的表達,所謂天地交泰之象。《周易·泰卦第十一》:《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雹芨吆啵骸吨芤坠沤?jīng)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頁。大意是說,帝王將天地交泰的生養(yǎng)之道(中道)歸結(jié)為天地之道,并以此助推適宜天地之事,輔助百姓、護佑百姓。如此,我們也就理解了《堯曰》篇中的這幾句話:“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雹蓐悤苑摇⑿烊遄谧g注:《論語大學中庸》,第3頁。這里面的舉措正是一種合乎天道的王道——中道。老子在其《道德經(jīng)》中也說:“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薄疤熘溃缓??!雹蓿畚海萃蹂鲎ⅲ骸独献拥赖陆?jīng)注校釋》,第12頁。這些說法顯然和上述《論語》中的意思是一致的,都在表達“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中道。因此,我們認為孔子的儒學和老子的道學在本體是一致的,“中行”作為天道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被孔子著力強調(diào),正表明了孔學乃是以天道作為其思想的重要背景。這一點是古文字字形給我們的啟示,同時也是我們學習老學、孔學所不能忽略的。

      二、說“古”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依據(jù)“古”字的小篆字形“”在其《說文解字》中認為:“古,故也。從十、口。識前言者也?!雹伲蹪h]許慎:《說文解字》,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第1頁。這個解說從析形到釋義在今天看來,都是不確切甚至說是錯誤的。清人段玉裁注解說:“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備于古,故曰古,故也?!兑葜軙罚禾鞛楣?,地為久?!雹冢矍澹荻斡癫米骸墩f文解字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7頁。應(yīng)該說,段氏脫離了許慎的析形釋義后,對故的這個單獨解讀是非常深刻和到位的。但他又說:“識前言者口也。至于十則展轉(zhuǎn)因襲。是為自古在昔矣。”③[清]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注》,第7頁。這些因襲許慎析形的解讀就與“古”字的本來字形不相合了。

      雖然,許慎也列舉了“古”字的古文字形,可惜因為他沒有對這個字形進行分析和利用。因此,我們認為許慎對“古”字本義的解讀是不到位的。

      “古”在契文中有兩種字形“”(甲475合21242)“”(乙3475合17411),金文也有兩種字形承之“”(集成2837)“”(集成948))我們看,在甲金文字中,“古”字顯然不是從“十”的,下面的“口”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之口。如果再借助一下“姑”字的兩種金文字形“”(集成5350)“”(集成5426),我們更能看出“古”字不是從“十”,而是從“毌”。毌的契文作“”(乙5248),金文作“”(集成2751)?;蛘邔懗伞啊保顚嵶鳌啊?。

      許慎《說文解字》:“毌,穿物持之也。從一橫貫,象寶貨之形?!雹埽蹪h]許慎:《說文解字》,第1頁。這個析形和釋義基本是沒有問題的。孫詒讓先生以為,毌為寶貨有孔,好之者乃以繩直毌之,或以繩索直毌朋貝(貨幣)以為頸飾,或以為提攜之便。至小篆,則毌由丨之直毌變?yōu)橐恢畽M毌。毌的本義乃是一串錢幣或?qū)氊洝#砩希堇钇裕骸豆盼淖衷b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古”字下部之口,其實也并非人之口,而是敞口向上的一種器皿如盆、罐之類。那么,由此看來,古的本義當為儲藏、保存寶貨、錢幣等貴重物品的容器??梢酝ㄋ椎乩斫鉃殄X罐子、寶貝箱子。

      我們再看看許慎所列的“古”的古文字形“”。這個字是由宀、川、玉、古四部分會意而成?!板病蹦耸欠课荨⒉疾惖母采w之物;“川”乃是坤的古文字形,又是水,隱喻財貨;“玉”也是珍貴之物;“古”如上所言乃是錢罐子。那由這四部分會意組成的這個古文“古”字,就特別鮮明地表達了人們對諸如玉器、錢幣等財貨的覆蓋、遮蔽、保存和儲藏。

      我很懷疑這個說文古文的“古”字乃是“寶”字的一個別體。我們看金文“寶”字“”(集成2168)。它和古文“古”字的區(qū)別就在于,寶字從貝,古字從川。其實,川為水為財,在這里和貝的內(nèi)涵是完全一樣的,過去大家都以為寶字從缶。現(xiàn)在看來,缶只是“古”的訛變之形而已。

      古作為一種儲寶之器在金文中還有一些例子可以證明。如《孚尊》《彔尊》之“古”“”“”皆從毌、玉、口。

      因此,我認為,古(音谷),寶也,從毌、口,儲寶之器也。今天一些方言中依然有“油古子”“酒古子”等器物,或者說“一古子油”“一古子酒”之類。可見“古”作為一種容器真的是由來已久的了。古因為是對人們珍視的寶貨的儲藏之器,所以引申指時間上的十分久遠,如古代、上古之類。或者再引申指儲藏東西的空間,如:

      胡,從古、月(肉),牛頷垂也。段玉裁注曰:“牛自頤至頸下垂肥者也。”湖,從水、胡,其金文與沽字同形作“”(集成10176)。指陸地上集聚水的大坑。

      古之本義因為是對財貨、錢幣的儲存,所以一些從古的字又都和買賣、流通、經(jīng)商有關(guān)。如:賈,從襾、貝。襾,上下覆蓋。因此,賈、古義本相同,都是指居貨待出或者坐地經(jīng)商者。沽,從水、古,賣也。《論語》:“求善賈而沽諸?!庇仲I也,別作酤。估,從人、古,指人對貨物價格的推測。

      古又由對寶貨的長期甚至久遠的儲存,引申指遠去、逝去、死去的東西、死,如“作古”。如枯,從木、古,指死去脫水的草木之類。古在契文中也可作動詞,意思是將活物殺死。卜辭中,古就常與牲名連用,表示將動物殺死、磔裂以為犧牲、祭品,這個意思后來多寫作歹古或辜?!岸∮喜?,即貞:毓且(祖)乙古十牛,三月?!保ā稇靿厶靡笮嫖淖帧罚倮钇裕骸豆盼淖衷b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肮攀!本褪菤⑺朗^牛做祭品。

      人類對偶婚俗形成后,女性逐漸成為婚姻中的商品。因此,人們就將待字閨中的千金——未出嫁的女子稱為小姑、姑娘,已出嫁的女子就是老姑、姑婆、姑母之類。稱公婆為舅姑,那也是權(quán)勢的象征。又因為古對財貨的儲存不管多久都是暫時的,就是姑娘早晚都要嫁出去,是潑出去的水(財貨的象征)。因此,姑就有了暫時的含義,如姑且。

      由古是對寶貨、財貨的儲藏、保存、囤積、傳承等義,引申指人類對一切認為珍貴的物質(zhì)或精神財富,諸如人、事、情、物的保存、珍愛和傳承,如故人、故事、故情、故物。因此,這個“古”字就逐漸有了舍棄物質(zhì)財貨的傾向,而特別指典籍、器物、人物中所包含的十分重要的文化信息、歷史經(jīng)驗和傳統(tǒng)信念。特指古代的典章、文獻或者先哲的遺典、道統(tǒng)等等。如《詩·大雅·烝民》:“古訓是式?!雹谕跏浪础⑼醮淙~譯注:《尚書》,第1頁。

      《論語·八佾第三》:“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③陳曉芬、徐儒宗譯注:《論語大學中庸》,第3頁。特別在《論語·述而第七》中有:“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于老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雹荜悤苑?、徐儒宗譯注:《論語大學中庸》,第3頁。對于孔子“好古”的理解,很多人就簡單地以為孔子喜歡古代或者喜歡古代文化,因此又推論出孔子是守舊的、主張復(fù)古的、甚至是開歷史倒車的等等。這都是因為對“古”字含義不清造成的誤讀。

      結(jié)合上面的分析,我以為孔子的意思應(yīng)該是,他對于自古傳承而來的文化道統(tǒng),只是完全地、不變形地追隨、遵循,不敢以私意發(fā)揮、創(chuàng)作。他篤信、喜好那些附載在典籍、器物、人物上的、自古而來的重要的文化信息、歷史經(jīng)驗和傳統(tǒng)信念。因為決心覺知、傳承這個文化道統(tǒng),所以也變得有些智慧。

      通過對“古”字本義的探究,我們發(fā)現(xiàn)“古”字本來既指物質(zhì)財富的古寶,又指精神財富的古寶。通觀古往今來的歷史,我們也發(fā)現(xiàn),只要有精神財富的古寶就不愁沒有物質(zhì)財富的古寶。而沒有精神財富的古寶,只有物質(zhì)財富的古寶則是不能長久的,很快就會作古。因此,通過學習祖先豐富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覺知、傳承祖先偉大的文化傳統(tǒng)、精神古寶,這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實在是非常迫切的。

      趙興葆(1974-),男,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副教授(東營257000)

      猜你喜歡
      許慎古文字金文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guān)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jù)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許慎文化園簡介
      許慎德
      中華詩詞(2016年10期)2017-02-22 17:00:39
      從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陽冰對《說文》的說解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1
      語法填空專練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门头沟区| 东阿县| 澄迈县| 自治县| 陆川县| 新疆| 乌海市| 台南县| 和林格尔县| 康保县| 雷波县| 青海省| 晋中市| 汕尾市| 潞城市| 雷山县| 昌平区| 方城县| 独山县| 昭通市| 福泉市| 蚌埠市| 延安市| 聂拉木县| 道孚县| 宜君县| 山丹县| 宜良县| 龙海市| 太仆寺旗| 石城县| 舒城县| 望都县| 吴桥县| 灵丘县| 周口市| 洪湖市| 武穴市| 黄石市| 蓬莱市|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