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
抽筋速解有妙招
●糖果
生活中人們都有抽筋的經(jīng)歷,雖說抽筋的時間不長,但卻極度不適。所以,了解一些科學的應對和預防知識便顯得很重要了。
我們的身體肌肉本來就會收縮,但因為一些因素導致身體過度疲乏時,會導致肌肉緊繃收縮而無法放松,這就是所謂的“抽筋”。下面這些小情況都可能造成抽筋的癥狀。
電解質失衡:運動后大量流汗,會造成體內電解質失衡,從而導致鉀離子、鈉離子或鎂離子等缺乏,可能引發(fā)抽筋。
身體過度疲乏:身體過度疲乏,所堪載的負荷遠遠超過身體極限時,也會影響肌肉正常收縮,從而引發(fā)抽筋。以運動來說,跑步、騎單車和游泳都是最容易發(fā)生抽筋的運動。
藥物所致:若因疾病而服用利尿劑等藥物時,也可能引發(fā)抽筋。
營養(yǎng)失調:當人體內缺乏維生素B5、B6等營養(yǎng)素時,也可能導致抽筋。
溫差:當身體的體溫和外界的溫度相差7℃以上,而身體突然進入這種大溫差狀態(tài)時,就會發(fā)生抽筋。
血液循環(huán)不佳:下肢血液循環(huán)不佳也是引發(fā)抽筋的常見原因,甚至在走路的過程中就會抽筋,而這對于一些患有下肢靜脈曲張的朋友來說很常見,而且他們也常因此夜間小腿突然抽筋。
疾病所致:患有脊椎管狹窄的朋友也會有抽筋表現(xiàn),只是這種神經(jīng)性的抽筋,常會在行走時發(fā)生,只有身體向前傾時才能緩解癥狀。
抽筋最常發(fā)生的部位以小腿的腓腸肌為多,其次為大腿、上臂。此外,腳趾、手指、足底等也可能出現(xiàn)抽筋。抽筋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區(qū)別,發(fā)作時間常在1~5分鐘內。
1.身體部位發(fā)生抽筋時,要馬上停止任何活動,繼續(xù)運動將會使肌肉造成嚴重損傷。
2.局部冰敷、按摩可緩解抽筋癥狀。
3.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比如喝一些運動飲料,有助緩解抽筋。
4.學會不同部位抽筋時的應對方法。依照抽筋部位不同,緩解的方法也不同,但原則上都是朝收縮肌肉的相反方向伸展。
小腿抽筋:小腿抽筋大多發(fā)生在腓腸肌的部位,腓腸肌就是我們俗稱的小腿肚。此時,你可以用一只手頂住膝關節(jié),另一手用力拉腳,使小腿肚盡量伸直,然后按摩至復原為止。
大腿抽筋:大腿抽筋多為大腿前面的股四頭肌抽筋。大腿抽筋時,輕輕用手抓住腳踝,將小腿向后上方彎曲,以便拉直股四頭肌。還有一個方法也很好用,就是輕輕蹲下,腳掌著地,像練蛤蟆功一樣,之后站立時記得將頭向下鉤,弓成貓背,再慢慢地站起來。
大腿后側肌肉抽筋:當大腿后側肌肉抽筋時,我們只需要使身體往下彎,但要保證膝關節(jié)伸直,使臉部盡量靠近大腿就好。這種姿勢可使大腿后側肌肉伸展,從而解決抽筋問題。
手指抽筋:手指抽筋時,可以用力握拳,之后再迅速張開,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將抽筋的手指往手背方向壓,反復幾次便可解決抽筋問題。
上臂抽筋:上臂抽筋時,我們可以迅速握拳,然后屈肘,使前臂貼近上臂,再用力伸直,持續(xù)這個動作直到復原為止。
腳趾抽筋:當腳趾抽筋時,可以用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相反方向伸展,或是將抽筋的腳趾抵在另一只腳的腳后跟處,之后用腳后跟壓迫腳趾,直到不再抽筋便好。
抽筋不舒服,除了了解應對方法外,預防更為重要。生活中只要注意一些小細節(jié),就可以大大降低各部位抽筋發(fā)生的概率。
細節(jié)一:做運動前一定記得先暖身,同時可有意識地做一些拉筋的動作。
細節(jié)二:在進行大量運動前半小時應先喝1000毫升的水,每運動15分鐘需再補充150~250毫升水,可選擇一些運動飲料,以平衡體內鉀鈉比例。
細節(jié)三:抽筋問題在水中發(fā)生時最為危險,為避免此類情況,游泳前一定要謹記這些事:身體感覺不適或過度勞累時不可入水;下水前要有足夠的暖身運動;水溫太高或過低時不宜入水。此外,不宜猛烈增加運動強度或改變運動姿勢,以免造成肌肉急劇收縮而引起抽筋。
特別提示:有些抽筋是因為一些病癥造成的,對于這類抽筋應對癥治療。以靜脈曲張為例,可借手術治療改善抽筋表現(xiàn)。對于患有靜脈曲張的朋友,要注意盡量避免久站,睡覺時可將雙腿墊高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可以借由穿著彈性襪達到預防抽筋的效果。
(李金玲摘自《女友·家園》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