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梅,吳 玲,魏 勤,劉 剛,李軍春,陳玉芊,王 欣,楊永清,魏蓮花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檢驗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標本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對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的診斷價值
鄒鳳梅,吳玲,魏勤,劉剛,李軍春,陳玉芊,王欣,楊永清,魏蓮花△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檢驗中心,甘肅蘭州730000)
探討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標本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對嗜酸細胞性肺炎的診斷價值。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標本等下呼吸道標本,直接涂片干燥固定后行瑞吉氏染色,油鏡下計數(shù)100個白細胞,報告嗜酸粒細胞的百分數(shù)。14例痰嗜酸細胞計數(shù),2例陽性,分別為16%和25%,其中男、女各1例;2例陽性中1例血嗜酸細胞同時增高,為12.7%,另一例血嗜酸細胞計數(shù)正常,為0.4%。痰液嗜酸細胞計數(shù)對嗜酸細胞性肺炎的診斷有很大參考價值;嗜酸細胞性肺炎,屬于一種變態(tài)反應性綜合征,以肺部浸潤同時伴周圍血中嗜酸細胞增高為特征,但周圍血嗜酸粒細胞缺乏也不能排除該病。
痰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瑞吉氏染色;嗜酸細胞計數(shù);肺炎
嗜酸細胞性肺炎是一種與肺嗜酸細胞浸潤有關(guān)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病因與寄生蟲感染、真菌感染、藥物過敏等有關(guān),但很多病因不很明確,發(fā)病機制亦不清楚。本病亦可稱為:嗜酸細胞肺浸潤、嗜酸細胞浸潤性肺炎、肺嗜酸細胞增多癥、嗜酸細胞增多綜合征等,這有待今后進一步統(tǒng)一[1]。為幫助臨床診斷嗜酸細胞性肺炎疾病,甘肅省人民醫(yī)院微生物室于2015年新開展痰液嗜酸性細胞檢查?,F(xiàn)總結(jié)如下。
1.1資料來源
收集我院住院部呼吸科患者14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齡21~77歲,平均49歲。
1.2標本收集
痰液:囑托患者起床后刷牙,漱口(用3%H2O2及清水漱口3次),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真正呼吸道分泌物于帶蓋的無菌塑料盒中,勿混入唾液及鼻咽分泌物;細胞學檢查應收集新鮮痰,應盡量送膿性痰液;也可采集肺泡灌洗液或纖支洗液。幼兒痰液收集困難時,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用棉拭子采取標本或抽吸痰。
1.3制作涂片:
1.3.1痰液涂片
肉眼觀察痰液性狀,采用壓片法:第一步用竹簽或接種環(huán)挑取膿性、干酪樣或帶血部分的痰液,放置于潔凈的玻片中央,第二步用另一張玻片交叉壓片,第三步將上端的玻片來回研磨,第四步置于酒精燈火焰上端,固定及殺菌,第五步移去上端玻片,完成涂片操作,每份標本需制作3~4張涂片,厚薄均勻,放置室溫中干燥。
1.3.2抽吸痰、肺泡灌洗液和纖支鏡洗液
均采用離心沉淀法(3000轉(zhuǎn)/5min),棄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涂片。
1.4染色與計數(shù)
待涂片干燥后,行瑞吉染色液,染色10~15min,用水沖干凈,干后,先用低倍鏡掃視全片,查找可疑部位,再換油鏡鑒定,計數(shù)100個白細胞,報告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shù)。
2.1痰嗜酸細胞檢查陽性
14例患者痰液均為下呼吸道標本(白細胞>25/低倍鏡下,鱗狀上皮細胞<10/低倍鏡下),痰嗜酸細胞檢查陽性為2例(6%和25%),陽性率為14.29%,其中男性和女性各1例。如圖1所示。
圖1 痰嗜酸細胞檢查陽性
2.2血象、血中嗜酸細胞的計數(shù)與痰液嗜酸細胞結(jié)果
表1 患者血象、血中嗜酸細胞的計數(shù)與痰液嗜酸細胞結(jié)果
14例患者的血象、血中嗜酸細胞的計數(shù)與痰液嗜酸細胞的結(jié)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14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5例,2例陽性,且陽性患者血象均正常,說明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患者血象可以正?;蛘吲c血象高低無關(guān)。
2例陽性患者,因受涼患了肺炎,此后一直斷斷續(xù)續(xù)地咳嗽,夜里常??鹊脽o法入睡。痰培養(yǎng)、胸透、肺功能、CT,該做的檢查全做了,就是找不到原因,各種對癥治療也效果不佳。后送痰查嗜酸細胞,發(fā)現(xiàn)涂片中有較多的嗜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主要寄居在組織中而不是血液,正常人痰液和支氣管洗液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嗜酸性粒細胞比例低于1%[2],而這兩例患者痰中嗜酸細胞計數(shù)分別是16% 和25%,表明咳嗽很可能是由過敏導致的,明確診斷,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相應抗過敏藥物后,終于患者治愈出院。
14例患者中,2例患者痰嗜酸細胞檢查陽性,陽性率為14.29%,陽性率較高,說明痰液嗜酸細胞計數(shù)對嗜酸細胞性肺炎的診斷有很大的診斷價值。在未開展此項檢查之前,僅有周圍血液嗜酸細胞計數(shù),是不能滿足臨床診斷需求的。2例痰嗜酸細胞陽性的患者血象(白細胞計數(shù))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其中1例血中嗜酸細胞計數(shù)正常,而另一例血中嗜酸細胞計數(shù)較高,嗜酸性細胞性肺炎是一組病因明確或尚未明確,以嗜酸性細胞浸潤為特點,常伴周圍血嗜酸細胞增多的疾病。有時稱為嗜酸性細胞增多性肺浸潤(PIE)綜合征。但周圍血嗜酸粒細胞缺乏也不能排除該?。?]。因此,開展痰液嗜酸細胞計數(shù)檢查,可以為嗜酸粒細胞性肺部疾病提供特異的診斷信息。
嗜酸性細胞性肺炎可為自限性,呈良性,可不需治療。如癥狀嚴重,使用皮質(zhì)類固醇常有極好效果;對于急性嗜酸性細胞肺炎和特發(fā)性慢性嗜酸性肺炎者該治療可挽救生命。目前,用于診斷此類疾病檢查嗜酸性粒細胞的方法有3種:①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②肺組織活檢,查嗜酸性粒細胞;③痰液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查嗜酸性粒細胞。
綜上所述,痰液取材簡易方便,病人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易于反復留取標本,只要留取標本的方法得當,涂片制作優(yōu)良,鏡下觀察細致,可顯著提高嗜酸性粒細胞的檢出率。痰涂片查找嗜酸性粒細胞同血液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同為輔助臨床診斷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的重要依據(jù)。病人痰標本的采集、痰液的質(zhì)量、痰涂片的整體觀察和局部鑒定等整個過程,都是不可忽視的,只有做好這些方面,才能提高痰液嗜酸性粒細胞檢查的陽性率和臨床應用價值。
[1] 何權(quán)瀛.肺炎的診治進展嗜酸細胞性肺炎[J].醫(yī)師進修雜志(內(nèi)科版),2004,2,27(2):1-2.
[2] 徐亞軍.宋新平.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細胞檢測在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診斷中的作用[J].海南醫(yī)學,2010,21(21):53-54.
[3]李躍英.嗜酸細胞性肺炎2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7)1337.
R563.1
甘肅省衛(wèi)生行業(yè)科研基金資助項目(GSWST2012-04)。
△魏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