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平
藝術(shù)家弗萊厄蒂(Francis Flaherty)提出:“你所要做的就是讓你思想中每一個想法都出去,讓你的心靈澄靜清新,如新生兒般無邪、又如未曝光的底片一樣敏感,就這樣去吸收周圍一切印象,讓那些印象都進入你的大腦,這就是孕育的空白,是滋養(yǎng)空白思維的肥沃狀態(tài),沒有先前的概念,是發(fā)現(xiàn)的開始?!钡拇_如此,藝術(shù)家們費盡心思的澄明空靈,意在創(chuàng)作出書法作品的“飛白”,繪畫作品中的“留白”,文學作品中的“空白”,經(jīng)典樂曲中的“余白”這種藝術(shù)中的最高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素養(yǎng)。
作為大藝術(shù)門類的教學藝術(shù)同樣也需要留白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處理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新課標指出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整合,強調(diào)語文教學應該體現(xiàn)發(fā)展性與藝術(shù)性的合諧統(tǒng)一。課堂留白強調(diào)的正是學生的自由發(fā)展,體現(xiàn)的正是課堂教學的藝術(shù)性,它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單一節(jié)奏,填補了對話間隙留下的真空地帶。在引領學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領略文境時,于吸收與運用之間搭起了一座智慧的階梯,于理解與體驗之間建立起了一座心靈的橋梁。
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該如何巧妙應用“留白”的藝術(shù)教學手段,讓語文教學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想象、充滿審美的藝術(shù)氛圍呢?
一、“留白”式的語言對話,盡情展示學生的感知程度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空白,即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留下獨自體驗的空間,留下自我陶醉的時間,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間,是有其獨特的生命價值的。
法國作家梅里美曾說:“作詩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應該由讀者去補充?!睂懳恼乱彩侨绱?。課本中有許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讀者去感悟。如果老師把激活學生課外儲存作補充,恰到好處地“補白”,就能促進學生感悟。其次,在文本的空白處或作者表達的簡約處作適度拓展。這樣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情感的升華,情感的迭起。
比如在教學《去年的樹》這篇情感型的課文時,在精讀階段,力圖通過教師適時的點撥,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與文本進行深度的對話。其中引導學生三次想象鳥兒可能會說的話,填補課文的藝術(shù)留白,不斷提升認識,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有了對文字的感覺,才能自然地將這種感覺滲透在表達中、朗讀中,達到以情帶讀的目的。
師:鳥兒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焦急啊,當她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jīng)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時,(出示演示文稿)“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蓖高^這個“看”字,你能體會到什么呢?
指名學生交流。
師小結(jié):鳥兒費盡周折,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盡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體做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兒怎能不傷心,她睜大了眼睛,仿佛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出示演示文稿)“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p>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從這第二個“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呢?
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提升。
師:鳥兒對著燈火唱起了去年唱過的歌,她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唱完了歌,她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透過那深情的“看”字,我們仿佛聽見鳥兒在說……
指名學生自由表達,說出自己的理解。
師:正如同學們感受到的那樣,這兩個“看”字雖然普通、平淡,卻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與留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讀:“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p>
二、“留白”式的習作訓練,充分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留白”其實就是一個靜心思考,內(nèi)心獨白的過程,留足讓學生發(fā)散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也就是內(nèi)心醞釀問題的過程。只有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獨特的心理世界里自由翱翔,才能真正激發(fā)出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潛能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和優(yōu)勢,循循善誘,從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入手,給孩子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留足自由想象的時間,從而引導學生在理解領會文章內(nèi)容特點的基礎上,結(jié)合學生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文字體驗。古希臘生物學家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焙⒆有枰杂桑枰胂蟮目臻g,需要個性自由的發(fā)展。因此在課堂上也要注意“留白”藝術(shù),留足夠的“白”給他們,讓他們想象;留適當?shù)摹鞍住苯o他們探尋。用那“白”真正點燃求知的火把,讓學生漸入學習的佳境,真正享受作文的樂趣。
如我在教學作文《難忘的小學生活》中,先出示一張張師生共處的照片,開始引導:“這是我們師生相處的點點滴滴,這里留下了我們歡樂的笑聲,留下了我們激動的淚水,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身影,留下了我們輕快的腳步……”伴隨著舒緩的音樂,充分的“時間留白”后,學生們開始侃侃而談。對于他們而言,小學生活是個難忘的生活模式,體驗是真切的,感悟也是真切的。讓學生自然的生活,自然的感悟,讓學生自然能達到“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的境界。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在這段“時間留白”中任思緒飄飛,于是“第一次站上領獎臺”“校園運動會”“快樂的六一慶?;顒印钡人夭拿摽诙?。學生充分感受生活,飽含激情回顧生活,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及時捕捉靈感,增加體驗,并利用多元渠道,打開多扇窗戶,進行重組,信息加工,從而拓寬思維空間,在習作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再比如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學作文《人物對話》中,師:咱們接著上課。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初步掌握了寫對話的基本要領,并寫出了精彩的對話,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這節(jié)課我們將只見其人,而不聞其聲。請同學們認真看,認真想象。我和一個同學來表演一出啞劇,大家可以給劇中的這位老師和同學來起名字。請這位同學到講臺前。(這位同學就是課前交流數(shù)十分鐘的那個男生)生:(上臺站在講臺前的右側(cè))師:(一老師推門入室,彎腰示意問好,提示這名學生走到講臺前)生:(手中拿著一本作業(yè)簿交給老師檢查)師:(先微笑,后滿意地直點頭,再豎起了大拇指,繼而同這位同學擁抱。同時學生面露得意之色,做出“V”的手勢,與師一起微笑、點頭、擁抱??蓭熮D(zhuǎn)而手指這個同學,雙眉豎起,把本子用力向?qū)W生身上摔去,生用袖擦拭眼淚,最后失意而回)生:(在下面認真觀看,有的邊看邊寫,有的受到感染,放聲而笑)師:啞劇表演結(jié)束了,你們可以來寫這篇作文了。不過我有三點提示,請大家記住。①對話內(nèi)容越多越好,越生動有趣越好;②分段寫對話部分;③寫好提示語。另外可以先擬好題目,也可以先寫內(nèi)容再擬定題目。爭取一氣呵成。想像一下,劇中的老師和學生分別姓什么,叫什么,檢查作業(yè)時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對話?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體會體會,這樣就好寫多了。下面請大家開始寫作吧。于永正老師和諧有節(jié)奏的教學給學生以美妙的感受,同時恰當?shù)恼n堂留白正是在師生互動的動態(tài)生成中安排的“靜態(tài)體驗”,它使得整個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虛實相生的節(jié)奏美。學生不會排斥這種充滿愉悅的習作教學,還一定會文思泉涌,體現(xiàn)出動態(tài)生成的自然性。
三、“留白”式的課后拓展,科學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能
留白的時間如同音樂中的休止符,曲雖停音未斷,使孩子的心靈陶醉于文境之中,靈魂浸潤于間。因此它具有延長審美體驗,豐厚審美感受,積淀審美情感的藝術(shù)價值。在課堂教學最后,教師為學生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空白,即留下獨立思考的時間,留下獨自體驗的空間,留下自我陶醉的時間,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間,學生在教師精心留下的“空白”中充分認識“自我”的價值,將自己投入到課外學習中“大語文”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圓形的完整結(jié)構(gòu),學完了課文并不意味著知識學習的結(jié)束,而應該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又一個開端。無疑,教學中的留白將極大激發(fā)和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并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擴展語文課堂教學的外延,即課文講讀完畢之后,把學生的視點由課本引向課外,喚起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而延伸結(jié)課前短暫的幾秒鐘留白有時就能起到“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的藝術(shù)效果。這幾秒鐘既讓學生把思維的觸須延伸到生活,同時也讓學生在腦海里重溫問題意識,加深情感積淀。
如我在教學《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時,課尾并不是簡單地布置一些抄寫或練習作業(yè),而是巧妙“布白”,質(zhì)疑同學:你們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后有這么深的感受,難道不想知道這本書的詳細內(nèi)容嗎?魯濱遜在島上孤獨難忍時是怎樣克服的?他怎樣救下“星期五”并與自己成為好朋友的?魯濱遜在島上是如何種出糧食的?他在島上造出了什么樣的房子供自己居?。俊适逻€有好多呢,不想了解嗎?趕快去讀這本書吧!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求知欲完全被激發(fā)起來了。那段時間,學生人手一本《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說是張口魯濱遜,閉口魯濱遜,因此老師還特意為他們舉辦了一次“魯濱遜故事擂臺賽”。
又比如我們學習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下面請讀一讀我國著名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所寫的《有的人》,你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出示《有的人》誦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為人民甘愿做牛做馬的魯迅,人民永遠愛戴他,永遠銘記他!同學們,課外請你繼續(xù)搜集魯迅先生的名言、故事或作品,進一步了解魯迅先生是怎樣的人。
情的感染是需要強化的。在已經(jīng)形成體驗的情況下,再用重錘定音,學生一時的情緒才能穩(wěn)定為情感。誦讀《有的人》是贊美,是懷念,是對語文之美的領略,適當?shù)牧舭资谴龠M學生繼續(xù)去了解人物與追隨人物的號角。更重要的是,語文課堂真正的效益是把學生從小課堂引向大課堂,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健康地去求知,課外資料課內(nèi)化,能將拓展演繹得更加美麗。
四、“留白”式的習題設計,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腦力活動??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哲學家歌德也曾風趣地說:“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說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背面說的話?!奔埍趁娴脑捑褪侵杆季S。如何設計留白式的閱讀習題,將發(fā)散思維引入語文課堂,運用發(fā)散思維進行“思維與靈魂的對話”,使我們深深體味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學習能力,努力開發(fā)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營造“敢問、敢說、敢想”的學習氛圍。
比如2009年北京大學一道自主招生試題要求學生對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博雅塔前人博雅”,而下聯(lián)的答案就不是唯一的。又如2014年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的試題“在當代人的生活和媒體語言中,諸如3D、4G、PM2.5、CPI等隨處可見,你認為這些符號的流行會傷害漢語的文化價值和純潔性嗎?說說你的理由。”“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讀不懂中國文化的‘原典,如此下去,中國文化如何延續(xù)?”這些題目根本就沒有標準的答案,它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型思維。”
比如在小學語文教學課中,在教學童話故事《狐貍和烏鴉》一文后,教師可進行課堂拓展延伸,要求學生續(xù)編肉被狐貍叼走后,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這時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他們就會紛紛舉手,各抒己見,談自己的不同構(gòu)思和設想。在這里,“留白”教學藝術(shù)的合理運用,既能達到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得目的,并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又比如人教版新課標教材五年級上冊《青山處處埋忠骨》的結(jié)尾處:
“……(主席)示意秘書將電報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已經(jīng)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那么,主席這個夜晚是怎樣度過的呢?我讓學生展開想象,按照文中人物的描寫方法,把想到的寫下來。學生這樣寫道:“夜深了,主席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他起身來到窗前,用顫抖的手點燃一支煙,透過玻璃望著夜空。唉!岸英,你就這樣走了嗎?眼淚不由奪眶而出……”這樣的空白補充,可以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實現(xiàn)對閱讀空白的召喚,既能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能訓練一下人物描寫的方法,何樂而不為呢?在寫完之后,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作者沒有把這些寫出來呢?你認為這種寫法好不好?從而讓學生明白這種“留白”的寫法,體會作者語言的精煉。
“StayHungry.StayFoolish.”喬布斯演講時引用的這句話給了人們無盡的遐想,誰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翻譯。但是在喬布斯自身奮斗里程中我們覺得這就是一種“留白”的人生藝術(shù),只有存在追求,才會激發(fā)人的無限潛能。生活是這樣,教育亦是這樣。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文本的優(yōu)勢,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這種留白藝術(shù)的課堂教學中得到真正的提高。當然課堂的留白還需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課堂的留白必須符合和諧的課堂節(jié)奏,使課堂教學不停滯、不隔斷,使學生的思維不局限、不打斷。雖然課堂的留白是教師刻意設計的,但最高的境界是大雪無痕,不露痕跡的。它如書法中的留白,營造出空靈的課堂空間;它如同繪畫中的留白,讓課堂充盈著無限的暇想;它如同音樂中的留白,讓學生的情感體驗余意綿綿;它又如同文學作品的留白,讓學生的思想延伸向無限的生活空間。
(作者單位:湖南省瀏陽市沙市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