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黨鋒
2016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全景透析
一、“穩(wěn)”中有“變”
試題材料類型
穩(wěn)定——2016年高考作文試題延續(xù)了前兩年的選材理念,試題材料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類。
1.生活現象(故事)類
2016年——全國新課標卷Ⅰ“教育的獎懲”,全國新課標卷Ⅱ“語文素養(yǎng)”,上海卷“評價他人的生活”,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山東卷“我的行囊”,共計5道。
2015年——安徽卷“觀察蝴蝶翅膀”,山東卷“辨別絲瓜藤與肉豆須”等,共計4道。
2014年——山東卷“打開窗戶看風景”,江西卷“探究式學習”等,共計9道。
2.社會現象(焦點)類
2016年——全國新課標卷Ⅲ“市場規(guī)則”,浙江卷“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共計2道。
2015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違反交規(guī)的父親”,全國新課標卷Ⅱ“最具風采人物”等,共計4道。
2014年——廣東卷“數碼時代與膠卷時代”,北京卷“老規(guī)矩”等,共計5道。
3.言論類
2016年——江蘇卷“個性與創(chuàng)新”,共計1道。
2015年——浙江卷“文章與人品”,江蘇卷“智慧”等,共計5道。
2014年——上海卷“自由與不自由”等,共計3道。
變化——2016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材料雖說主要集中在以上三個方面,但卻呈現出以下細微的變化。
1.側重現象淡化故事。2015年安徽卷“觀察蝴蝶翅膀”等;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Ⅰ“山羊過獨木橋”等,這些題目試題材料均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2016年,這種以故事為試題材料的題目數量明顯減少,僅全國新課標卷Ⅲ“市場規(guī)則”試題材料屬故事型。
2.將“我”融入材料。2015年廣東卷“感知自然”等;2014年北京卷“老規(guī)矩”等,這些題目試題材料中均找不到“我”。而2016年, 全國新課標卷Ⅱ“語文素養(yǎng)”,浙江卷“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江蘇卷“我的個性與創(chuàng)新”,這些考題試題材料中均突出了“我”,從材料的內在要求上強調了考生寫作的自我意識。
關注方向
穩(wěn)定——2016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和前兩年試題所關注的方向大體相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關注時代焦點
2016年——全國新課標卷Ⅰ“教育的獎懲”關注的是教育改革話題,全國新課標卷Ⅱ“語文素養(yǎng)”、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及北京卷“神奇的書簽”關注的是文化傳承及學習方式話題,上海卷與浙江卷關注的是“科技與人文”話題。
2015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違反交規(guī)的父親”探討的話題是“依法治國”,同時在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又如何處理好“情與法”的關系。
2.關注傳統(tǒng)文化
2016年——北京卷“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與“神奇的書簽”,“老腔”與“書簽”既是具體的事物,又是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全國新課標卷Ⅱ“語文素養(yǎng)”及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既是工具又是文化傳承的手段。
2015年——北京卷“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浙江卷“文章與人品”,在一定程度上關注了考生對民族文化經典的閱讀情況。
3.注重價值構建
2016年——上海卷“評價他人的生活”告訴考生既要學會尊重、客觀公正地評價別人,又要理性地面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全國新課標卷Ⅲ“市場規(guī)則”告訴考生只有創(chuàng)新與分享才會有更大的成功;江蘇卷“個性與創(chuàng)新”教導考生既懂得“藏”又要懂得“露”。
2015年——四川卷“老實人與聰明人”,引導考生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老實人”;重慶卷“趕公交車的媽媽”告訴考生,人應該有一顆寬容、理解、尊重之心。
變化——2016年高考作文試題和前兩年試題相比,在關注的方向上有以下細微的變化。
1.將個人的價值觀念與時代理念有機結合。2015年,廣東卷“感知自然的遠與近”,四川卷“老實人與聰明人”等;2014年,重慶卷“出租屋的故事”,江蘇卷“不朽的青春”等。這些考題要么重在從個人的角度上切入注重價值構建,要么從社會的角度上引導考生關注時代焦點。但2016年高考作文明顯地做到了讓二者有機結合,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既是對個人閱讀方式的思考又是對全民閱讀方式轉變的思考,上海卷“評價他人的生活”既是我與他人之間的評價又是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評價,全國新課標卷Ⅱ“語文素養(yǎng)”既是個人的素養(yǎng)又是全民的文化素養(yǎng)......這些考題考生均可從自我切入,然后便可升華到時代的高度上,可謂可大可小,亦可先小后大。
2.避開具體的社會熱點事件,關注焦點話題。2015年全國新課標卷Ⅰ“違反交規(guī)的父親”;2014年大綱卷“老王生病”與福建卷“堅守大山的黨支書”。這些試題均為具體的社會熱點事件。而2016年此類試題一個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從“面”上給考生展示一個時代焦點現象,如,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浙江卷“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上海卷“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形式既能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又能有效地避免了試題被猜中的可能,從而保證了考試的公平。
考查能力
穩(wěn)定——2016年高考作文試題,仍延續(xù)前兩年對考生能力的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辯證分析能力
2016年——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既可贊同電子閱讀,又可贊同“紙質閱讀”;浙江卷“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各有其優(yōu)缺點;山東卷“我的背囊”,背囊中的東西有用與無用沒有絕對的評價標準。
2015年——廣東卷從遠與近的角度上感知自然其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四川卷“老實是另一種聰明,聰明未必是真聰明”。
2.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016年——江蘇卷“個性與創(chuàng)新”鼓勵考生要張揚個性,敢于創(chuàng)新,說出自己的想法;全國新課標卷Ⅲ“市場規(guī)則”告訴我們,堅守固然可貴,但突破自我、大膽創(chuàng)新更有出路。
2015年——天津卷認為“智慧是一種境界”;湖南卷大樹轉變思維能讓“種子傳播到遠方”。
變化——對“二元矛盾”即辯證分析能力的考查有所淡化,對“多元矛盾”即開放思維能力的考查明顯增強。
上海卷用一句“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的看法不盡相同”作為提示語,而沒有限制某個具體的寫作方向;天津卷用“請圍繞自己的閱讀方式,結合個人的體驗和思考,談談我的青春閱讀”作為提示語,寫作角度同樣很寬泛;浙江卷用“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作為提示語,也沒有限制某個具體的寫作角度。
二、守正“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試題——全國新課標卷Ⅰ“教育的獎懲”。在全國上下都將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作為備考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適用范圍最廣的全國新課標卷Ⅰ卻命了一道漫畫型材料作文,這讓廣大師生感覺自己被狠狠的“?!绷艘话眩o下深思,其完全在情理之中。因為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一般是以時事熱點文字素材為載體要求考生就事論事,而漫畫型材料作文的寫作仍是要求考生就事論事,二者在對考生寫作能力的要求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以漫畫命題,只不過是將試題材料由文字材料換成漫畫而已。避開大家都能想到的形式命題,既是創(chuàng)新,又是命題中心反押題思維命題的具體體現,可謂一箭雙雕。
創(chuàng)新試題——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試題的命題背景是試卷上的閱讀理解《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如此設計作文試題既降低了命題作文試題的難度又增強了其開放性,這種命題形式將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有機結合,將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有機結合,可謂獨樹一幟。
2017年全國高考作文命題展望與備考策略
1.命題展望——繼續(xù)鼓勵考生關注自我,抒發(fā)真情實感。
備考策略——從生活和學習中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可通過堅持寫日記、讀書筆記、書札、讀后感等方式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能力。
2.命題展望——繼續(xù)鼓勵考生關注社會焦點,增強歷史使命感。
備考策略—— 關注各大媒體時事新聞,并思考熱點背后的時代性話題。
3.命題展望——繼續(xù)加大對考生科學思維能力的考查力度。
備考策略—— ①關注哲學中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包括兩個論斷(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世界是永恒發(fā)展的),三個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幾個范疇(內因與外因、原因與結果、形式與內容、現象與本質、必然與偶然、現實與可能);②多做開放式思維訓練。
4.命題展望——在命題形式上會繼續(xù)有所創(chuàng)新。
備考策略——可以有所側重的去訓練某個試題類型,但絕不可局限于某一試題類型,應將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全面訓練,并對有可能出現的新題型大膽預測。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