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應龍
摘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推行實施以來,在課堂中出現(xiàn)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教師在課改的浪潮中,要不斷探索,不斷的實踐,總結出自己的有效地教師方法,從而使自己在課改的浪潮中能夠脫穎而出。而在新課程改革中,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xiàn)、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等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xiàn)出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技巧和豐富的經(jīng)驗,為了我們教師能夠站住腳,教師也應該加緊自身的學習,適應于新的改革。
關鍵詞:政治;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54-02
1.新課改中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變革
1.1重視探究性教學與學生的實踐。政治知識本身就具有豐富生動的實際內(nèi)容,而表現(xiàn)它的語言、文字則是抽象簡單的。學生所學教材。只是由語言、文字所匯集成的書本知識,這就要求學生不論學習什么知識,都要透過語言、文字、符號、圖表把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內(nèi)容想清楚。
作為中學生的學習,讓他們的學習豐富起來,必須從實際中去體會,否則學生只圍著文字符號轉,會越來越枯燥,甚至厭學。實踐的形式是多樣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究性學習。所謂探究性學習,即從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
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變"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學習方式為通過各種"實踐"培養(yǎng)能力的學習方式,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做中學"、"在嘗試中學""在玩中學"等新型的學習方式,扭轉過去那種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領會和學習政治課所倡導的做人道理。
1.2運用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機遇常給有準備的人",要做好契機教育,就要做教育的有心人,要有對教育事業(yè)的忠心和對學生的愛心,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敏銳的教育感知能力。只有細心觀察,敏銳捕捉,才能在各種現(xiàn)象和信息中提煉真正的教育契機。
1.3信息技術在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信息技術必須與學科相整合,必須與教學相整合。已越來越成為同行們的共識。思想品德課極強的現(xiàn)實性與時代性,要求其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隨時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特定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重新調整、優(yōu)化組合。因此,以靈活的"教學內(nèi)容"要素補充相對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個必然結果,而"信息"要素的加入,為思想品德課在現(xiàn)代化教學環(huán)境下注入"新鮮"的活水和血液。也為"教學內(nèi)容"的調整組合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材料。
2.政治課堂要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離不開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xiàn)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更應該承擔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責任,創(chuàng)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
2.1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出現(xiàn),更要在科學、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目前的政治課教學中,我們教師仍然是在唱主角,在盡情地灌輸,即使讓學生講,也不能有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東西,一派教師主體性的體現(xiàn)。這種教學方式的課堂里往往充滿著嚴肅的氛圍。要打破這種沉寂的氣氛,可以將活動在適當?shù)臅r機引入課堂,這種方法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又能夠放手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
在初三政治課中,依法治國和思想道德建設是兩個重要的內(nèi)容,在課堂中我采用了辯論的方式,辯題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哪個更重要"。把學生分為兩組,正方觀點是依法治國更重要,反方則認為現(xiàn)代社會更需要以德治國。班里的每個同學為了辯論比賽,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準備充分,許多同學能拿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還有些同學能很好地聯(lián)系初二學習的法律與道德的關系。通過交流與討論,同學們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還真正體味到了主人翁的樂趣。
2.2通過小組協(xié)作,激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講到《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先組織學生學習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及受污染狀況的相關資料。然后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確立一名負責人,引導學生調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況。通過調查,各組同學從不同角度搜集資料,確定主題,如:"河流的變遷""飲用水狀況調查"等,并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都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全體同學共享研究成果。對于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3.優(yōu)化考試方法,提高學生迎考的主動性
由于中考逐步重視出活題,考能力。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正在逐步走出死考知識的窠臼。不少教師也在探索新的思想政治課考試方法,如把筆試、口試、行為評價結合起來,或者采取知識考試加小論文、社會調查、發(fā)言稿等方式。這些形式初步體現(xiàn)了知識、能力、覺悟相統(tǒng)一的教學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迎考的主動性,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
總之,改革課堂教學的結構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可以轉變師生的教學觀念與學習方法,使教師更能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勢的重要,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的內(nèi)容切實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學會求知,從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