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振明
摘 要:從古至今,在歷代的古代詩詞中詩與酒總是形影不離,一直有著不解之緣,迄今為止,詩與酒已經(jīng)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具有中華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典詩詞在酒的陪襯與烘托下獲得了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與發(fā)展空間,散發(fā)出了無窮的文化魅力。我國古代詩詞中的“酒文化”可以說是綿延不絕,無處不在,每一字每一句無不體現(xiàn)著詩人或是深沉或是奔放或是憤慨或是激蕩的情感,每一首詩都如同一壇上好的百年佳釀,意義綿延,歷久彌香。形成了別具一格、擁有獨特魅力的酒文化。
關(guān)鍵詞:中國;古代詩詞;詩人;酒文化;飲酒;中華文化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4-25
一、以酒明志
1.保國之志
中華民族文化上下五千年,最優(yōu)秀的民族之魂就是“愛國主義”。這種愛國主義精神不僅僅在一些動人事跡中得到體現(xiàn),還在一些古代詩詞之中表現(xiàn)出來。詩人通過將詩與酒的良好結(jié)合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也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一種渾厚而深沉、豪放而激蕩的酒文化。
(1)例如,在《涼州詞》這首詩中王翰曾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將軍在兩軍交戰(zhàn)之前以酒明志,后兩句詩既是用來激勵戰(zhàn)士們的豪言壯語,也是將軍自己為了保家衛(wèi)國準備視死如歸為國捐軀的壯志雄心。僅僅是這四句話,把大敵壓境、兩軍交戰(zhàn)之前將士們臨危不懼飲酒壯行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深入人心。
(2)《漁家傲》這首詩,也是一首以酒明志動人心魄的傳世佳作。作者是著名詩人范仲淹,主要描寫的是守衛(wèi)邊疆,破敵保國的故事。常年守衛(wèi)在邊疆,遠離親人朋友,對親人的思念不言而喻,唯有靠杯中佳釀來消愁。這一杯濁酒承載了作者多少思念之情,也表達了保家衛(wèi)國的將士們多少報國之志。
2.憂民之心
(1)大家都熟識的“詩圣”杜甫,絕對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楷模。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首詩中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描寫了封建貴族的奢華宴會,也描寫了底層窮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苦難的人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流落街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卻無人過問。這兩種場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分具有諷刺性。
(2)大詩人白居易的《輕肥》這首詩,將底層社會窮苦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狀況和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奢侈生活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具有十分強烈的諷刺意義、現(xiàn)實意義以及藝術(shù)感染力。
二、以酒抒發(fā)思念之情
中國古典詩詞中用來表達對家人對故鄉(xiāng)思念之情的詞句數(shù)不勝數(shù)。而當這些情緒經(jīng)過酒醞釀之后,所產(chǎn)生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原本的醇厚酒香,還有更多的是表達詩人或喜悅、或悲傷、或悔恨、或激動的思念之情。同時無時無刻不在感染這些走進詩中的讀者。
1.親情的思念
例如,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這首詞,可謂我國古代詩詞中的佳作,辭彩絢爛無比,字字扣人心弦,堪稱千古絕唱。它描寫的是闔家團圓的中秋之夜,詩人獨在異鄉(xiāng)無法回到家鄉(xiāng)和家人團聚,心中不免傷心難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詩人醉意朦朧獨自傷心,唯有杯中酒邀明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幾句詞更是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了詩人當時的心中所想,可見思念之情之濃厚。
2.愛情的思念
《釵頭鳳》這首詞,為著名大詩人陸游所作。這是一首描寫對愛人的思念之情與悔恨之心相融合的作品。這首詞從頭到尾情意纏綿,想念與悔恨同在,惆悵與無奈與日俱增,愈演愈烈?!凹t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讓讀者深深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無盡惆悵!“錯,錯,錯”三個字既是表達詩人難以掩蓋的傷痛,又是表達無盡的悔恨與自責!“莫,莫,莫”是詩人對這份已逝感情的無奈與絕望!讓后人無不嗟嘆!
三、結(jié)束語
詩是一杯飲不完的酒,酒亦是一首無盡的詩,詩中有假、丑、惡,酒中有真、善、美。讀詩可以讀出最真的感情,品酒可以品出最好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張 學.古典詩詞中的酒文化賞析[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06(8):126-127.
[2]李德民.酒象與詩魂——酒文化探微[J].學術(shù)交流,2005(5): 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