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yī)醫(yī)院(213161)黃君蘭 曹蕊蕓 牟小東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門診或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共82例,證屬脾胃濕熱證,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觀察組42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最小者為19歲,最大者為75歲,平均年齡為40.2歲,病程最短為2個月,最長為20年,其中慢性淺表性胃炎12例,膽汁返流性胃炎8例,胃潰瘍5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0例,復合性潰瘍5例。觀察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齡最小者18歲,最大者80歲,平均年齡為42.5歲,病程最短為1個月,最長為30年,其中慢性淺表性胃炎9例,膽汁返流性胃炎11例,胃潰瘍7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8例,復合性潰瘍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種等各項資料統(tǒng)計學檢驗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辨證分型屬脾胃濕熱型胃痛。排除標準:①合并腹部其他嚴重原發(fā)性疾病。②合并嚴重心、腦、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口服奧美拉唑膠囊20mg bid,幽門螺桿菌陽性者予抗HP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加用中藥方劑清熱化濕、理氣和胃,具體藥物組成為:藿香10g、白豆蔻6g、茯苓10g、薏苡仁10g、車前子15g、黃連3g、姜半夏10g、姜竹茹10g、蒲公英15g,如濕濁較甚者可加蒼術(shù)10g、砂仁3g,噯氣甚者加旋覆花10g、煅瓦楞30g。每日一劑,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2周為一個療程。治療一個療程后評價臨床療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治愈:患者胃脘疼痛或脹悶、泛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飲食恢復正常,胃鏡檢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飲食明顯增加,胃鏡檢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明顯減輕,潰瘍面明顯縮小、變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減輕,飲食有所增加,胃鏡檢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減輕,潰瘍面變淺。無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胃鏡檢查無明顯改變。
治療后觀察組42例中治愈18例,顯效11例,有效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1%;對照組40例中治愈9例,顯效10例,有效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5.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附表。
孟河是屬于江蘇省常州市的一個鄉(xiāng)村小鎮(zhèn)。清末民初,孟河醫(yī)派在此崛起,以其高深的學術(shù)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對祖國醫(yī)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費伯雄云:“一身之氣血皆從胃中谷氣生化而來,胃之關(guān)系一身至為重要?!逼殛柾?,升為健運,胃為陰土,降為和暢,恣食肥甘辛辣厚味,多致濕熱之邪困阻脾胃,導致氣機升降失常[3]。孟河醫(yī)者認為,熱為陽邪,濕為陰邪,清熱用涼藥,涼則助濕,治濕用溫藥,溫則助熱,故遣方用藥應當兼顧寒熱。本方中藿香、白豆蔻辛溫,具有行氣化濕、和胃止嘔之功效,茯苓、薏苡仁甘淡,健脾以利水,黃連苦降泄熱,配以半夏辛開以散結(jié)氣,兩者合用具有調(diào)寒熱、通氣機、散痞結(jié)的功效,佐以車前子加強利水滲濕,蒲公英清熱解毒,姜汁炙用竹茹則具清化熱痰、加強止嘔之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藿香對胃腸有解痙止痛作用。白豆蔻可制止腸內(nèi)異常發(fā)酵,祛除胃腸積氣,從而起到芳香健胃作用。黃連含黃連素、黃連堿,具有利膽、抗?jié)兊淖饔?。半夏能抑制胃酸分泌,車前子、蒲公英亦有抗?jié)兗氨Wo胃黏膜作用。由此可見,本方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胃黏膜的修復以及潰瘍面的愈合,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
附表 治療前后兩組療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