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甘甜
2016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對弋陽縣曹溪中學校長汪水輝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因為在勞動節(jié)前夕,他光榮地獲得了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白鳛橐凰r村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能獲得這一榮譽真的很感激?!蓖羲x說,平淡的話語背后是七年的不懈付出,最終讓一所農村薄弱學校蛻變?yōu)樽寣W生大量從縣城回流,周邊地區(qū)學生慕名而來的優(yōu)質校。
“教育因服務而更美!”這是汪水輝常說的話,學校也受益于這一理念,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2009年,汪水輝通過競聘上崗,出任母校曹溪中學的校長,但他沒想到,曾經創(chuàng)造過弋陽縣中考教學質量評比七連冠的學校,不僅在當年的中考中“剃光頭”(中考上線率為零),更面臨教師學生大量流失,師生關系緊張,教育生態(tài)惡化的問題?!吧戳魇柡?,在校生351人,教師僅27人,且都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師生關系緊張到沒有一位老師愿意當班主任,風險太大。記得一次有位老師管教了幾個學生,當天夜里回家就被一群學生用麻布袋套著頭,猛揍了一頓,弄得這老師之后每天提心吊膽,沒過多久就考走了?!?汪水輝回憶,當時學生的寢室如外出務工人員住的工棚一般。沒有歸屬感和榮譽感的教師聚在一起時,談得最多的是麻將與喝酒;社會對學校的評價很差,學校老師到菜市場買菜都會被商販指指點點。
“學校的出路在哪里?”“我要帶著老師們從哪里突圍?”“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迷茫的汪水輝重壓之下瘦了30斤,“真是嚇瘦的,白天一心撲在學校管理上,晚上還提心吊膽地天天睡不著覺。”汪水輝笑著說。一次偶然的機會,汪水輝來到王崧舟的工作室,發(fā)現其墻上掛著的座右銘“教育當以慈悲為懷”,“當時想了半天,困擾我很久的心結也就解開了?!蓖羲x突然發(fā)現自己之前把教育功利化了,其實做教育就是做功德,不要急著去改變,去證明。同時自己也應該轉變身份,做校長不該只想著怎么管老師、學生,更該思考如何為老師、學生提供便利,他邊想邊說,“要站在人的立場,心中有他人,多為教師、學生、家長考慮,以服務的心態(tài)做教育?!?/p>
從服務的角度去理解教育,汪水輝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工作。要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最基本的還是要在吃、住等后勤管理上下功夫。于是汪水輝不顧學校財政赤字30萬,毅然拒絕將食堂外包,不僅學校接管,還特意聘請炸油條、做煎包、卷餅的廚師,保證學校師生早餐有十幾種食品供挑選,且餐費不增加。汪水輝和負責食堂的總務主任說:“寧可在其他方面節(jié)約點,也不能在這方面馬虎。本著服務學生的原則,學生吃不飽還怎么談學習?”由于學校地處偏遠農村,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住校生多,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好的行為習慣并未養(yǎng)成。本著一心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原則,學校提出“辦一所讓家長信賴的學?!钡哪繕耍谑翘钩小拔覀兺ㄟ^各種形式和家長溝通,成績只是孩子的一個方面,但進了我們的學校,就要讓他們有事可干,不無事生非”。
學校先以寢室管理為突破口,改善住宿條件,完善安全監(jiān)控。汪水輝挨個找到老師談心,增加班主任津貼,完善考核方案,加大考核力度,狠抓班主任工作,強化學生的寢室管理。從文化入手,以學生管學生,進行寢室文化布置評比;從細節(jié)入手,開展“疊被子”比賽、寢室物品擺放評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學生對寢室的歸屬感增強了,對學校的認同感也提升了。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后,學校又適時裝裱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且有教育意義的宣傳牌。在營造潤物細無聲的育人環(huán)境的同時,對班級、寢室進行個性化的美化。“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德育處加強行為養(yǎng)成教育,以一日常規(guī)考核為抓手,開展好文明禮儀系列活動?!蓖羲x舉例說,學校引導學生要做到“十個好:把頭剃好、把衣穿好、把飯吃好、把路走好、把地掃好、把操做好、把話講好、把課上好、把午休好、把人做好”;利用晨會、班隊會、主題教育活動、班級公約等時機,強化教育訓練,注重細節(jié),特別是抓好學生的就餐、集隊、上操、午間管理和課間行為規(guī)范等,切實培養(yǎng)學生做“講文明、講禮儀”的校園小主人。
在曹溪中學采訪時,教學樓進口處一面貼滿學生頭像的宣傳櫥窗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艾F在學校共829人,每個學生都能在這塊櫥窗里找到自己的頭像?!?記者行走在校園中,只見每個班級門口也同樣設置了小櫥窗,將每個學生的笑臉定格,同時附上班主任的名字及電話號碼。“讓學生在集體中尋找伙伴,發(fā)現自我?!蓖羲x一邊介紹學校還定期進行“校園吉尼斯”“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一邊深情地說,“只要有特長,我們就給他們提供展示的平臺,爭取讓學生的閃光點都被關注到?!?汪水輝認為,學校教育就是應該給學生搭建各種平臺,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服務好。
“其實,剛開始我們很不理解汪校長,特別是他還要求我既要做班主任,又要任課,那時真是不情愿。”曹溪中學副校長汪三水坦言,“但汪校長自己一來就接了畢業(yè)班的教學,特別是在之后的工作中我們都發(fā)現他不僅是一個做事的校長,更是特別設身處地地為教師考慮的校長?!?/p>
對于曹溪中學的教師來說,汪水輝任校長后,雖然工作更累了,但卻累得心甘情愿?!耙环矫婺芨惺艿綄W校的發(fā)展給我們物質生活帶來改善,另一方面能在精神上感受到教師這份職業(yè)在社會上是受人尊重的?!辈芟袑W的一位老師說, “即使只是一碗湯、十幾二十來斤豬肉……”
原來,由于學校教師少,老師大多在超負荷地帶班,上課總是上得口干舌燥。“特別是我們的一些女老師,嗓子經常上啞了。我便找到我們食堂的總務主任方老師商量‘怎么辦‘我們能不能做點什么”。于是,食堂便根據季節(jié)變化,每天為老師準備一碗湯:夏天一碗綠豆湯,秋天一碗紅棗冰糖雪梨湯,春天、冬天則是一碗銀耳蓮子湯。當曹溪中學的老師第一次拿到一碗清涼的綠豆湯時,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發(fā)朋友圈,感謝學?!耙煌霚钡年P懷。
除此之外,過年的時候,學校每位教師都能夠分到20多斤土豬肉?!岸际菍W校自己養(yǎng)的豬?!蓖羲x介紹,“因為老師拿的是績效工資,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教師過年的時候分不到什么績效獎金,這在我們愛攀比的農村,過年拿不了什么東西回家,不僅要被鄰里說三道四,就連家人也會說上半天。于是學校就每年養(yǎng)十幾頭豬,過年的時候每位老師也都能拿點東西回家了。”
“有些問題永遠不可能用制度來解決,不要迷信制度,氛圍比制度更重要。” 身為學校的管理者,汪水輝卻如此說,校長要研究教師的需要,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教師的需要,并用教師的需要來撬動學校的發(fā)展,“營造出一個好的氛圍,不少問題就迎刃而解了?!?/p>
現如今,在曹溪中學,向教師鞠躬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老師們總能在各種事情上感受到“自己很受重視”。讓曹溪中學新教師特別感動的是:為了讓新入職的老師住得好,有的老教師主動讓出自己住的兩室一廳的套房,新老師一般兩個人住一套別人讓出來的套間。 “今年學校新招了19個老師,我正愁著這些老師住哪兒,我們副校長就帶頭把自己的房間讓出來。在我們學校,最好的房間也都是外地老師在住?!?汪水輝介紹。
良好的教育氛圍還影響了學校及周邊的教育生態(tài)。
為了讓家長對學校工作多一份理解與支持,汪水輝從2011年起便在學校開展家校合作,實行家長值日。讓家長們陸續(xù)走進學校,參與學校開展的活動,參與學校日常事務的管理。通過近距離接觸,家長對學校及教師多了一些理解、信任與感激,教師也逐漸覺得自己在做一件體面的工作,更因此多了一份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