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玲
(1.吉首大學文學院,湖南吉首416000;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北京100732)
湘西古丈縣“客話”的音韻特點與性質(zhì)
鄒曉玲1,2
(1.吉首大學文學院,湖南吉首416000;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北京100732)
湘西古丈縣語言復雜“,客話”是該縣的通用交際語。通過對古丈縣“客話”的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及其主要音韻特點的描寫和歸納,指出其兼具西南官話和湘語的特征,目前,把它歸為一種過渡型的方言是比較合適的。
古丈縣“;客話”;音韻特點;性質(zhì);過渡型
古丈縣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東,面積1297平方公里,總?cè)丝?4.3萬(2012年),東面、西面、北面分別與沅陵、保靖、永順交界,南面與吉首、瀘溪相接。境內(nèi)語言除苗語、土家語外,漢語方言有鄉(xiāng)話(有學者認為鄉(xiāng)話是否為漢語性質(zhì)待定,有學者認為屬于苗語)、“六保話”、“死客話”、“客話”(當?shù)厮追Q)等?!翱驮挕笔钱?shù)氐耐ㄓ媒浑H語。
除鄉(xiāng)話外,關(guān)于古丈縣漢語方言的性質(zhì),學界歷來有爭議:有認為屬于湘語的,如《湖南方言的分區(qū)》(1986)、《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1989)等;也有認為屬于西南官話性質(zhì)的,如《湖南省漢語方言普查總結(jié)報告》(1960)、《湖南省方言區(qū)畫及其歷史背景》(1985)、《湖南省志·方言志》(2001)、《湖南省的方言(稿)》(鮑厚星、陳暉2007)等。根據(jù)我們的調(diào)查研究,古丈的“死客話”具有湘語的典型特征,應(yīng)歸湘語[1],“六保話”與鄉(xiāng)話的音韻、詞匯等特征一致,應(yīng)屬于歸屬未定的鄉(xiāng)話[2],而“客話”兼具湘語和西南官話的典型特征,是一種過渡型方言。下面我們以古丈縣城古陽鎮(zhèn)為代表,先列出“客話”的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接著分析“客話”的音韻特點,并在考察其音韻特點的基礎(chǔ)上,確定“客話”的過渡型性質(zhì)。①
1.聲母(26個,包括零聲母)
?運元五而言約搖襖翁王禾夜亞雨
說明:(1)b、d、?、?、ɡ、z的帶音性質(zhì)比較明顯。(2)n和l自由變讀,但傾向于讀l,本文一律記為l,如:難?l?=蘭?l?、怒lu?=路lu?。
2.韻母(35個)
說明:(1)i的零聲母音節(jié),有時候帶摩擦,是一個摩擦元音。(2)ai、uai的實際音值是?e、u?e。(3)?、u?的實際音值接近??、u??,而且主元音有時略帶前鼻音韻尾。
3.聲調(diào)(4個)
古丈“客話”處于多語多方言環(huán)境中,其方言音韻特征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特點。下面簡單列其音韻方面的主要特點:
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濁音聲母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古濁聲母平聲字今讀塞音、塞擦音時仍保留不送氣濁音,帶音相當明顯,上聲、去聲字今讀塞音、塞擦音時一般清化為不送氣音,入聲字今讀塞音、塞擦音時部分清化為送氣音。如:
如僅從全濁清化規(guī)律看,古丈“客話”與辰溆片湘語基本一致,應(yīng)屬湘語性質(zhì)。其中平聲保留濁音是其最古老層次,入聲字清化后讀送氣音是較早層次,讀不送氣音是受官話影響后所產(chǎn)生的比較晚近的層次。
古泥母洪音讀l,與來母相混;細音讀?,與來母有別。如:嫩=論lu?i?、男=藍?l?、腦=老?lau|泥??i≠犁?li、年??i??≠連?li??。
古疑、影二母開口一二等、合口基本合流:影、疑母開口一等基本上都讀?聲母,開口二等疑母有少數(shù)字讀為零聲母,其他基本都為?聲母,影母開口二等讀如零聲母的字要多一些,古疑、影兩母開口二等都存在大量的文白異讀,一般情況下,文讀為零聲母,白讀為?聲母;疑母開口三四等與影母開口三四等保持分立:疑母開口三四等多讀?聲母,而影母開口三四等都讀?。
精(洪音)知莊章今讀合流,都讀成舌尖音?、??、s、z、?,如:
這一特點與湘西境內(nèi)屬于西南官話的方言點,如萬坪、里耶、民安等一致。
見系開口二等字主要讀洪音,文讀受普通話的影響讀細音,如(斜線左邊為白讀,右邊為文讀。):家?ka/??ia、牙??a、界kai?、鞋?xai、教kau?/?iau?、掐?k?a/???ia、眼???、講??ia?、硬??i?。見系開口二等字讀洪音在湘語、吳語、閩語、粵語等南方方言中比較常見,在西南官話中也多有發(fā)現(xiàn)。但古見系二等字不受韻攝限制今讀不腭化音是整個大湘西地區(qū)有別于其他地區(qū)方言的一大音韻特色。
日母字在止攝開口三等前讀零聲母,如:兒??、耳??;其他一律讀[z]聲母,如:惹?ze、饒?zau、熱?ze、讓za??。
不分尖團,如:酒=九??i?、秋=丘???i?。
非、曉組互混。非、敷、奉母的通攝(今讀o?韻)字讀x聲母,混入曉組,而曉、匣母合口的大部分字今讀f聲母,混入非組。如:慌=方?fa?、虎戶=父婦斧fu?、婚=分?f?、風豐蜂?xo?、紅馮縫?xo?、鳳奉xo??。這種情況與湘西屬于西南官話性質(zhì)的如野竹坪、里耶、民安等以及與屬于過渡型方言的民樂、遷陵等方言點一致,而與屬于湘語及鄉(xiāng)話的方言不同,湘語與鄉(xiāng)話非、曉組基本分立。
果攝一等開合口字今讀基本合流,果攝三等字韻母主要元音為e,如果開一:多?to 、鑼?lo、左??o、我??o、大ta?、個ko?,果合一:婆?bo、坐?o?、過ko?,果開三:茄??ye,果合三:瘸??ye、靴??ye。
麻韻二等主元a保持不變,麻韻三等的主元音為e,如:疤?pa、茶??a、家?ka 、瓜kua、花?xua;寫??ie、車???e、夜ie?。
蟹攝開口一、二等字白讀完全相混,合口分立不亂,如:蓋=界kai?、改=解?kai、孩=鞋?xai、栽=齋??ai、對tui?≠掛kua?、灰?xui≠壞xuai?。
效攝、流攝分立不亂,徑渭分明,如效開一:刀/高au,效開二:包/咬au、校iau,效開三:笑/朝iau/au,效開四:釣/尿iau,流開一:母u、鉤/口?,流開三(尤):富/浮u、柳/救i?、瘦/收/壽?,流開三(幽):彪/幼iau/i?。
古清平字讀陰平,古濁平字讀陽平;古清上、次濁上字與上聲字合并,讀為上聲調(diào);去聲不分陰陽,全濁上歸去;入聲多歸陽平。
古丈“客話”的音韻特征既有屬于西南官話性質(zhì)的,如“疑、影母開口一二等、合口基本合流,疑母開口三四等與影母開口三四等保持分立;日母字今多讀z聲母,止攝字全部讀零聲母;精、莊、知、章四組聲母今讀合流;假攝開口二三等字分化;蟹攝開口一、二等字白讀完全相混,合口分立不亂;鼻音尾韻、鼻化韻共存;保留入聲字獨用韻;四調(diào)類,去聲不分陰陽;全濁上一般歸去聲;古入聲字多歸陽平”等,也有屬于湘語性質(zhì)的,如“平聲保留不送氣濁音,仄聲一般清化,今讀塞音、塞擦音去聲基本不送氣,上聲、入聲部分送氣;泥、來母洪混細分;支微入魚;入聲韻今讀表現(xiàn)出由四組韻母型向三組韻母型過渡;陽聲韻今讀合并類型為:咸山深臻曾—梗—宕江通”等。此外,古丈“客話”沒有兒化,這也是異于西南官話而與湘語一致的特點。當然,有些音韻特點是兼具湘語和西南官話音韻特點的。
鮑厚星認為:“在湘語和西南官話兩種特點都具備的情況下,需要綜合考慮人文歷史背景和當?shù)厝嗣竦恼J同感?!保?]關(guān)于古丈人文歷史背景,詳見本人博士論文,此不贅述。關(guān)于當?shù)厝嗣竦姆窖哉J同感,本土學者劉自齊在充分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chǔ)上,曾對湘西漢語方言的內(nèi)部進行過劃片,他把屬于純粹西南官話區(qū)的“龍山、永順②”與“吉首、古丈、花垣、保靖”分成兩個不同的板塊[4],這說明在當?shù)厝诵哪恐校鼈冎g的漢語方言是有比較大的區(qū)別的。我們認為,把古丈劃為西南官話型,從方言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樣會抹殺了方言之間的區(qū)別性,反映不出過渡地帶方言的混合性特征,而且以上音韻特征是從總體上來說的,具體到每一條音韻特征上則不是那么整齊劃一,如我們說的入聲多歸陽平,這是就大部分入聲字而言,實際上還有一部分入聲字和湘語一樣歸到去聲中,如:壓?a?白/ia?文、妾????、捺l(xiāng)a?、秩????、術(shù)述su?、幕mo?、躍i??、霍xo?、縛fu?、雹p???、匿???、式飾s??。還有少數(shù)幾個字歸陰平,如:掐?k?a、汁???、揭???、窟?k?u、恤?s?,這些歸陰平的字調(diào)類上大多跟普通話相同,應(yīng)該是普通話影響的結(jié)果。
如上所述,古丈漢語方言的性質(zhì)問題,過往學界存有爭議,有認為屬于湘語性質(zhì)的,也有贊同歸為西南官話的。曹志耘認為可以考慮把古丈的漢語方言劃為湘語,他說:“既然舒聲‘無送氣’對湘語而言非常重要,而它在湘西又與‘保留濁音’這一湘語的重要特點相吻合,筆者認為可以考慮把這兩個特征的分布地區(qū)即芷江、吉首、古丈、瀘溪、辰溪、溆浦、洪江、會同劃入湘語區(qū)?!保?]我們認為,方言的分區(qū)不可能像切割東西那樣整齊劃一,應(yīng)該允許有過渡地帶、過渡方言的存在。古丈“客話”在目前階段就是一種從湘語向西南官話過渡的方言,或者是具有濃厚西南官話色彩的過渡型方言。
注釋:
①發(fā)音合作人:胡映紅,女,1942年生,古丈縣古陽鎮(zhèn)人,初中文化,退休小學老師;田芝蘭,女,1951年生,古丈縣古陽鎮(zhèn)人,初中文化,退休工人。
②永順大部分地區(qū)的方言是屬于西南官話型的,如潤雅、萬坪等,但永順的南部方言如王村方言,應(yīng)屬于另外一種類型。
[1]鄒曉玲.湘西古丈縣“死客話”的歸屬[J].吉首大學學報,2012(1).
[2]鄒曉玲.湘西古丈縣“六保話”的性質(zhì)[J].文化遺產(chǎn),2013(2).
[3]侯精一.現(xiàn)代漢語方言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4.
[4]劉自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叢書——漢語方言志[M].香港: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0.
[5]曹志耘.湘西方言概述[J].語文研究,2007(1):46.
The Phonological Features and Nature of Guzhang(古丈)Kehua(客話)in Western Hunan
ZOUXiao-lin1,2
(1.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2.College of Chinese Cultur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China)
There are Multiple languages in Guzhang county,Kehua(客話)is the county's language.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the“Kehua(客話)”and generalizes its main phonological features,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the dialect has mix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nan dialect and Southwestern Mandarin,is a transitional dialect.
Guzhang County;Kehua(客話);Phonological Features;Nature;Transitional
H179
A
2096-0239(2016)04-0088-04
(責編:明茂修責校:明茂修)
2016-03-23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湘西地區(qū)漢語方言地圖集”,項目編號:16AYY003;博士后面上資助項目“湘西鄉(xiāng)話有聲數(shù)據(jù)庫建設(shè)”,項目編號:2015M571211。
鄒曉玲(1976-),女,湖南邵陽人,吉首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博士后。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