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白茹
【摘要】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影響并制約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陡咧行抡n程標準》也把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作為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但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卻很難看到對閱讀理解講評課的研究。有些教師不重視閱讀講評課,以至于出現(xiàn)了講評課低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象。本文致力于探討實現(xiàn)高效閱讀理解講評課的一些方法,以期能與廣大同行一起探討。
【關鍵詞】閱讀理解 講評課 閱讀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1-0003-01
一、引言
閱讀理解是高中英語教學與測試的側(cè)重點,也是學生最為害怕的部分。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但是在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只重視在平時訓練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在考完后的講評課卻敷衍了事,講評課低效甚至無效的情況屢見不鮮。
二、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多次與學生的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注意到在講評課后,學生普遍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 教師沒給出強有力的解釋,學生難以信服,甚至會與教師據(jù)理力爭。
2. 教師匆匆講解完答案,學生仍然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3. 學生認為教師的講評沒有實用性,可聽可不聽。
4. 學生認為反正做過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xiàn),可以不聽教師的講解。
這些是目前閱讀理解講評課存在的“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與提高方面也存在一些無奈。一些學生坦然說,他們對英語不感興趣,負面情緒比較重,更不用說去閱讀那些長又難的文章;還有一些學生反映,他們的英語基礎差,單詞量又少,連正確的拼讀都很困難,如何談得上閱讀甚至理解;更多的學生反映,他們練習做了很多,就是拿不了高分,不知道如何提高,很茫然。諸如此類的種種矛盾就必然呼喚廣大教師注意講評課的質(zhì)量與效率,適時改變與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已刻不容緩!
三、對策
語言測試對外語教學具有反撥作用,它指的是“語言測試對教與學所產(chǎn)生的影響”(Hughes,1989)。它能夠衡量外語教學成效和提高外語教學質(zhì)量,對教與學產(chǎn)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但在現(xiàn)實教學中,我們目前的講評課并不能讓學生滿意,以致于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動機。目前閱讀理解講評課的低效現(xiàn)象很明顯達不到語言測試應有的作用。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一直致力于解決這個現(xiàn)狀,在這邊僅提出自己的幾點做法,以期能共同探討實現(xiàn)高效閱讀講評課的方法。
1. 激發(fā)學生聽取講評課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解讀枯燥的文本時,教師應多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一篇以Kidults(裝嫩族)為主題的文章,學生反映:能看得懂,覺得不難理解,但卻都誤選了其他選項。原來是很多學生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出發(fā),沒有依據(jù)文章事實,主觀臆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講評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可以抓住“kidults”這個切入口,融入一些文化和時代背景。比如可以舉例說某某明星就是裝嫩族的代表人物,與學生一起分析裝嫩族出現(xiàn)的原因和這一特殊群體的特征等,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辯論“裝嫩族的出現(xiàn)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等話題,這樣可使學生從只能控制表達過渡到自由表達的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生聽取講評課的興趣。
2.教授學生盡量減少生詞的障礙
學生反映,他們之所以看不懂文章,詞匯看不懂是關鍵問題。他們對詞匯天生有種恐懼感,有畏難情緒。在講評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對生詞有正確的認識:出現(xiàn)看不懂的詞匯是正常的,遇到不懂的,不要害怕也不要著急,做個記號,往下接著閱讀,結(jié)合上下文就能慢慢地猜出它們的意思了。引導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和構(gòu)詞法,生活常識等去推斷,正確地猜測文章中的生詞,訓練猜測的能力。
3. 啟發(fā)學生總結(jié)答題技巧
教師應注意總結(jié)歸納,引導學生找到一些答題技巧。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通常會提到作者的寫作意圖。要重視每一段的主題句。還要注意文章出現(xiàn)的具體的數(shù)字、日期、人名或地名等,以便迅速捕捉細節(jié),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性。對于最佳標題型的題目,可以啟發(fā)學生幾點選擇技巧:題目要有煽情效果,能吸引讀者去閱讀;要出現(xiàn)文章的關鍵詞;文章的標題一般短小精悍等等。這些答題技巧不一定具有科學性,但是卻能幫助學生有章可循,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與閱讀技巧
閱讀習慣直接影響閱讀效率。很多學生在2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內(nèi)完成不了相應的試卷。究其原因,閱讀效率是關鍵。閱讀速度慢,不懂得相應的閱讀技巧是制約學生閱讀效率的最大因素。教師應反復跟學生強調(diào),不能循讀或者默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好的閱讀習慣不能一蹴而就,教師應指導并幫助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
四、總結(jié)
學無止境。閱讀理解也無止境。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要靠自身長期的努力,不斷地鍛煉思維及想象力,也需要教師對他們學習解題方法的訓練和幫助。只有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的語言理解能力,在考場上爭取更高的分數(shù),更勝一籌!
參考文獻:
[1]Carrell,P. L. and J.C 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M].TESOL Quarterly,1983,(17):553-573
[2]肖云南. 關于英語測試的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4)
[3]邱東林. 淺析英語閱讀理論. 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何流,陳書元. 關于中學生閱讀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 [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