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的進步,公民的自我保護意識逐步提高,隱私權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要。在我國正處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隱私權,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隱私權;保護;完善
一、隱私權概述
隱私權是民法上的一項基本權利,公民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保護個人信息,個人生活的權利。隱私權不僅包括有權保護自身的隱私,而且還包含對侵犯自身隱私的行為進行遏制。它主要包括以下權能:隱私的隱瞞權、隱私的支配權、隱私的利用權、隱私的維護權。隱私權具有如下特征:主體為自然人、隱私權的內容比較寬廣、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同樣受到限制。
二、我國隱私權保護的缺陷
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權,隱私權的保護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在實踐中該權利凸現出某些立法上的缺陷,需要進一步完善。
(1)隱私權法律體系不完善
雖然我國對于隱私權不懈的努力地探討著,可是我國隱私權仍然存在著缺陷與不足。雖然保護隱私權的法律在各部門法中都有條款涉及,可是保護隱私權的立法較為分散。關于隱私權的規(guī)定,我國立法上存在很多缺陷,在內容上過于膚淺和狹窄,規(guī)定比較模糊。雖然有些條款規(guī)定在《侵權責任法》,但是關于隱私權的限制規(guī)定比較模糊,甚至沒有規(guī)定。沒有針對隱私權的特殊性而采取特殊的措施,可操作性差,無法保障受侵權人的權利。由于司法機關會對法律規(guī)定產生不同的偏差,就會使案件被判出不同的結果。
(2)缺乏隱私權保護法
目前在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上,一個重要的議題就是關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在當今網絡發(fā)達的今天,通過網絡侵犯公民隱私權的現象日益普遍,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之間的矛盾也亟待通過立法予以明確,這些問題都需要有一部具體的專門法。在我國現行法中,刑法、行政法中均有關于保護公民隱私權的規(guī)定,在其他法律如婦女權益保障法中也有體現,但作為我國根本大法的憲法和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民法都未將隱私權作為一種獨立的人格權而加以保護。
(3)在民法中隱私權還未獨立
在國外已將隱私權規(guī)定為單獨的一項權利,而在我國,隱私權還不是一項單獨的權利,它包含在其他權利之中。隱私權在民法中都未獨立,所以對它的解釋很不詳盡。具體該怎么操作,侵犯隱私的條件是什么,具體該怎么賠償規(guī)定特別模糊。而真正侵犯了隱私權,應該怎么起訴,以什么理由起訴,法官應如何判案,根據什么標準判,怎么執(zhí)行。隱私權藏匿在名譽權中,這就使得隱私權判案難度增加。
(4)侵犯隱私權的責任規(guī)定不清
我國現行法未明確規(guī)定隱私權的主客體,認定侵犯隱私權的行為界限模糊。
三、如何完善隱私權的保護
隱私權的保護不僅關系到公民的個人尊嚴和生活安寧,更是關系到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偉大進程。因此我國隱私權亟待進一步完善。
(1)構建完整的隱私權保護體系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所有法律的母法。2014年,我國提倡依法治國,其核心是依憲治國。所以要想保護一項權利,首先要做的是把它納入憲法里。只有憲法保護它,所有的法律才會保護它。所以我國立法機關應加強立法,在憲法中要明確隱私權的重要性,在憲法中明確立法。刑法是所有法律中制裁的最嚴厲的,所以要將隱私權寫進刑法,要刑法來保護隱私權,規(guī)定什么樣的行為,侵犯隱私構成犯罪,處罰具體是多少。隱私權與民法關系最密切,要在民法中規(guī)定最為詳細。規(guī)定什么情況是侵犯隱私,侵犯隱私受什么處罰,法官應如何判案。我國行政法需要有相關法律來對公民的權利進行保護,從而限制行政機關的不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在其他法律,針對特殊人群,特殊主體采取特殊的保護手段,如殘疾人保護法中就針對殘疾人保護其隱私權作特別規(guī)定。
(2)隱私權應在民法中獨立為一項人格權
在我國隱私權被當作名譽權的一類進行保護,這是不利的。隱私權還不是一項單獨的權利,它包含在其他權利之中,這就造成了司法混亂。從一方面說,根據國民預測可能性,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侵犯他人隱私權,自己做了違法的事自己很可能還不知道自己違反了法律。然而被侵權人有時候被侵權了,卻不知道自己被侵權了。即使意識到自己被侵權了,應該怎么起訴,以什么理由起訴,法官應如何判案,根據什么標準判,怎么執(zhí)行。這就使得所有人陷入混亂。所以應該將隱私權從民法其他權利中獨立出來。具體的明確規(guī)定出來。
(3)對隱私權予以直接保護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隱私權存在于名譽權中,在2001年以前,有關司法解釋將隱私權歸于名譽權的范疇加以保護,這種保護是間接的保護。隱私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受到人們的重視,與此同時因科技與通訊技術的進步而遭到泄露,因此,有必要對隱私權的定義、內容、范圍及懲罰機制作出明確規(guī)定。我國應該明確什么是隱私,怎樣的行為侵犯隱私權,侵犯隱私權應受到怎樣的法律責任。
(4)增強公民隱私權保護意識
隱私權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權,應得到法律的確認。中國作為幾千年專制統(tǒng)治的大國,重義務、輕權利思想根深蒂固,從而造成公民對個人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意識不強。因此,必須增強公民維權意識,此處所說的維權意識并不只是公民保護自己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公民對于隱私觀念具有可預見性,就是讓他懂得什么情況下別人在侵犯他的隱私,同時也懂得什么情況下,他做什么是侵犯別人的隱私,從而預見這種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而不去做,從而社會隱私得到保護,形成和諧社會。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才能更好的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最終達到促進隱私權的法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