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曼
牽手食大酒店是小巷深處一家不起眼的小館子,所謂“大酒店”,不過是熟客們友情贈予的名號。因為這里做的家常菜用料做工都很講究,頗有大酒店的精致。店老板大成曾在一家高檔酒店當(dāng)大廚,后來和當(dāng)服務(wù)員的老婆一起辭職,開了這家夫妻店。
開業(yè)那天,第一個客人就是老徐,“才開張啰,我來嘗嘗。這巷子偏,生意不容易做好喲”。大成笑笑,沒搭腔。
一大碗水煮肉片端上桌,老徐沒動筷,先閉上眼輕輕一聞:“不錯,豌豆尖新鮮?;ń泛透衫苯繁壤线m。蔥香夾雜得剛剛好,稍微壓了下蒜味。”大成臉上立刻多了些恭敬:“你嘗嘗,看看我這店開得下去不?”
老徐挑起一塊肉片,對著光看了一會兒,“這豆粉好,順滑透亮,是從鄉(xiāng)下收來的正宗豌豆粉吧?”大成頓覺眼清目明:“你是行家,這豆粉真是我從老家背來的。”老徐點頭:“這道菜,人都說佐料好,花椒、辣椒、蔥蒜一上,大味一提,隨便哪個做出來都好吃。其實不然,最難的是豆粉。要不摻假的豆粉才裹得住肉片,晶亮有彈性,掛得住味。”
吃貨好找,知音難覓。大成心想,這店真沒白開。
老徐成了常客,但??筒怀?,他說:味要欠著點,才吃得歡。
有一回,老徐點了盤肝腰合炒,過來問大成:“這幾天身子不順?”大成手里忙著:“沒啥,好得很。”等大成忙完,老徐說:“你花刀少了點力道,切得厚了,花沒卷起來,就不夠嫩脆。”大成肅然:“這幾天搬家,怕耽擱店里活計,都是深夜搬的,覺沒睡好。”
整整一個夏天,老徐都沒來。這天,一個年輕人匆匆進店:“老板,一盤肝腰合炒,打包。”
大成眉頭一皺:“本店規(guī)矩,肝腰合炒不外賣。”年輕人呆了呆,嘟噥道:“果然是,他說你不得打包,我以為沒有不做的生意。”大成突然一個激靈,追上去問:“點菜的人姓徐?”“是啊,我爸快不行了,只想吃肝腰合炒。”大成旋風(fēng)一般裝好食材:“走,上門做!”
老徐吃了幾口,費力地說:“腰花抓多了,家里火小,埋沒了你的手藝。”
大成聲帶哭腔:“現(xiàn)炒現(xiàn)吃才嫩脆,外賣一捂就老了。”
“我知道,我知道,謝謝你來陪我。”
牽手食歇了幾天業(yè),再開張時,招牌下方添了兩個字:知味。
(摘自《檢察日報》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