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莉娟
舊州,沐浴了燦爛陽光后,暴雨又給我們洗禮。雨后,夕陽從烏云中露出半張臉,撒下千萬條金線,照耀著這條蒼茫的大道。
眼前,這通往天邊的開闊地,今天作為機場的功能早已退化。解放后,這里先利用做軍墾農(nóng)場,后來又轉為養(yǎng)殖場。而今我們漫步其間,大建設的熱潮撲面而來。一排排挖掘機長長的巨鏟,舉起時在原野上顯得特別有“肌肉感”,嘎嘎嘎嘎的馬達轟鳴聲,激動著人心。這里,正改造為低空飛行練習基地。改造工程,正進行得熱火朝天,新的跑道即將展現(xiàn)在舊州大壩上。
機場的青草坪上,還躺著巨大的石頭碾子。這是當年建設抗戰(zhàn)機場時,留下的壓路機械??纯催@一人高的巨大的石滾子,再看看旁邊正在作業(yè)的現(xiàn)代化機械,你就可想象,當年的建設,是多么的艱苦,黃平人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才能完成這么壯闊的工程。據(jù)說,原本有12個大石碾,現(xiàn)在還有兩個保留在舊機場跑道邊,另外兩個,則擺放在黃平縣革命歷史陳列館里,石碾上刻著“打到日本”四個大字,今天還清晰可見。
歷史,石碾沒有忘記??!
黃平,其名來源于舊州萬畝大壩,地勢開闊平展,“厥土為黃”,因而得名。舊州歷史可追溯到戰(zhàn)國,是當時且蘭王國之“首府”。且蘭國和夜郎國都是那時的古國。三國時代的“牂牁”郡治,也在舊州,蜀漢派馬忠為牂牁郡太守,馬忠當年就住在舊州??梢娺@里自古就是軍事重地,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
石碾沒有忘記——在這萬畝大壩之中,黃平舊州飛機場于1941年動工興建,黃平及周邊十多個縣的老百姓十余萬人參加了機場建設。12個大石碾,每個石碾都需要近百人拉動。1943年,機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開始啟用。機場建在黃平這寬闊的黃土地上,縱橫交錯的河流,讓它具有了天然的偽裝。日軍的偵察機雖曾多次偵察,而舊州機場終因群山環(huán)繞,河道與跑道平行,北面有農(nóng)田、村舍和茂密的樹木,具有天然的掩護作用而安然無恙。從1943年秋到1945年春,舊州機場的中美空軍同日本空軍作戰(zhàn)數(shù)十次,擊落日機120余架,并多次成功地轟炸日軍地面部隊,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離機場幾公里的飛云崖邊上,一道刀砍斧劈的山崖,鑿有12個如屋似廳的巨洞,12個洞,洞洞相連,這就是當年的彈藥庫,也是一個日軍偵查飛機無法發(fā)現(xiàn)的保險庫。在日本飛機肆無忌憚地轟炸了我國的其他機場后,進入貴州獨山時,突然出現(xiàn)每天100多架次的中國飛機,迎頭阻擊。日本人哪里知道,在貴州的山地里,黃平舊州會隱藏著這么多的飛機。黃平舊州飛機場在抗戰(zhàn)時期發(fā)揮了重要的戰(zhàn)略攻防作用,是中美聯(lián)盟反抗法西斯光輝歷史的見證。
我看見,石碾邊,草坪上,一簇小紅花正開得蓬蓬勃勃,沉穩(wěn)如衛(wèi)兵,大雨之后越發(fā)鮮艷……
責任編輯: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