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磊
(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廣東 陽江529500)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評價
林小磊
(陽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廣東 陽江529500)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192例產后出血患者(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對192例產后出血患者實施計算機隨機分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96例產后出血患者實施縮宮素治療,實驗組96例產后出血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實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分析比較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小時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8.33%)和實驗組(6.25%)無顯著區(qū)別,但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小時出血量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對產后出血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能顯著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減少出血量,且不良反應較少。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孕產婦;產后出血;臨床效果
產后出血屬于臨床產科常見的急危癥之一,亦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為降低產后出血的機率,對產婦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顯得至關重要[1]。我院為了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對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產后出血患者實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抽取入住我院的192例產后出血患者(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96例。實驗組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42,54例,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8.76±2.15)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為(39.65±0.21)周。對照組經產婦、初產婦分別為40,56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8.65±2.43)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為(39.48±0.34)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一般資料(年齡、孕周等)進行均衡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良好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縮宮素治療,具體方法為:(1)對于行剖宮產患者,待胎兒成功娩出后,給予患者靜脈滴注20 IU縮宮素(國藥準字H11020363,北京賽升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 ml:10單位)外加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必要時對患者加量應用縮宮素;(2)對于陰道分娩患者,待胎兒成功娩出后,給予患者肌肉注射20 IU縮宮素。實驗組96例產后出血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實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具體方法為:(1)對于行剖宮產患者,待胎兒成功娩出后,給予患者肌肉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國藥準字H20094183,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 ml:250 μg),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20 IU縮宮素外加5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必要時對患者加量應用縮宮素;(2)對于陰道分娩患者,待胎兒成功娩出后,給予患者肌肉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1.3評估指標分析比較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和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小時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 h出血量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比較可得,組間止血時間、產后2小時出血量的結果存在明顯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小時出血量比較
2.2兩組產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4例患者發(fā)生惡心嘔吐,2例患者發(fā)生腹瀉,2例患者出現體溫上升,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停藥1天后,不良反應均自行消退;實驗組產后出血患者,2例患者發(fā)生惡心嘔吐,2例患者發(fā)生腹瀉,2例患者出現皮疹,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停藥1天后,不良反應均自行消退;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比較可得,組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結果不存在明顯差異,統計學無意義(P>0.05)。
產后出血的主要發(fā)生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所占比例最高)、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常見于患者產后2 h,若不及時給予患者止血,患者易出現凝血功能障礙、乳汁分泌障礙等現象,嚴重者導致子宮切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患者實施早期、有效止血顯得至關重要。
產后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由于患者子宮收縮乏力所致[2],因此,目前臨床治療產后出血主要是以加強子宮收縮為原則,常用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縮宮素、米索前列醇、麥角新堿、垂體后葉素等[3],但有研究報道稱,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并不顯著,且作用范圍較局限[4]。其中,縮宮素屬于臨床治療產后出血的常用藥物之一,但該藥物的半衰期較短,藥效作用時間較短,且反復多量對患者使用縮宮素效果不顯著,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水中毒等不良反應,應用范圍較局限[5]。本研究對產后出血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又稱為欣母沛,該藥物主要是指卡前列素和氨丁三醇按照1:1配制而成的化合物,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鹽溶液[6]。相比于縮宮素,該種藥物的半衰期更長,藥效作用時間更持久,可以有效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的時間,達到軟化和擴張宮頸的效果;同時,該藥物可以有效提高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抑制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以及CAMP的形成,促進子宮收縮[7]。且有研究顯示[8],同時對患者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縮宮素,能有效增加子宮肌層縮宮素的受體數量,促進子宮創(chuàng)面血竇關閉,達到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
此次研究數據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產后出血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但實驗組患者的止血時間、產后2 h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這說明對產后出血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能顯著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減少出血量,且不易增加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
總結上述研究內容得出,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干預產后出血,效果顯著,毒副作用較小,值得各大醫(yī)療機構推廣使用。
[1]劉淼,張艷萍,鄧玉清,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144-145,205.
[2]王瓊林,王梅,王睿,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性用于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產婦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23):2538-2540.
[3]包智慧,龔曉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孕婦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2):243-245.
[4]崔文華,底建敏,張國華,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改良B-Lynch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2):3710-3711.
[5]王小霞,張玉潔,康佳麗,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J].中南藥學,2011,09(3):234-236.
[6]趙金娟,劉荃,宋曉蘭,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2,16(8):1144-1145.
[7]黃小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剖宮產術中預防產后出血54例[J].中國藥業(yè),2012,21(11):108-109.
[8]陳金英,雷偉麗,馬小霞,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產后出血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1,23(3):142-143.
林小磊(1975—),女,廣東陽江人,副主任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婦產科工作。
R714
B
1004-7115(2016)09-1066-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9.041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