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熱用立意】民族之根/歷史的味道/對傳統(tǒng)的堅守
【素材反思】當(dāng)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至?xí)r,當(dāng)時尚的潮流泛濫而開時,日本人對傳統(tǒng)的堅守精神顯得尤為可貴。作為站在時代浪尖上的我們也應(yīng)該慢下來,細(xì)細(xì)體會屬于自己的那份傳統(tǒng)文化,找回我們因浮躁而丟失的民族之根。
在日本京都,津子帶我走進(jìn)一家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鰻魚飯店。我坐下來喝了一碗用鰻魚內(nèi)臟煮的清湯,清湯入口鮮甜潤喉,清潤了我的口腔和味蕾。然后侍者端來一個漂亮的、裝有鰻魚飯的漆器方盒,放下后他稍微鞠一個躬,恭敬地往后退一步,悄然離去。鞠躬時他的眼神一直注視著那盒鰻魚飯,顯然這不是他對客人的恭敬,而是在膜拜那盒鰻魚飯。當(dāng)你永遠(yuǎn)做著一碗飯,這無盡時空里的光,必然是彩虹——一個永恒的希望。一碗飯是一個信仰,對這家店的人來說的確是這樣的。
看到他們以虔誠的恭敬對待這碗飯,我肅然起敬,恍如走進(jìn)佛堂,步履小心翼翼。我慢步走過蓮花錦鯉池的小花園,迎面從廚房走來的一位老先生笑著向我微微鞠躬。經(jīng)過廚房,我看見里面每一個人都目不斜視,專心地忙著。他們分秒必爭,凝神專注地做著一碗飯,像在撰寫著一個寫不完的故事——他們的命運。四百多年來仍孜孜不倦地做著同一碗飯,這碗飯的動力于他們而言肯定是一種永恒的希望。他們那份精神的煥發(fā)猶如對宗教的熱衷,否則怎能走過了四百多年的萬重山水?
我回想起剛才揭開的漆器彩花飯盒,鰻魚厚厚一層壓在米飯上。下面沾滿醬汁的米飯冒著蒸汽,鰻魚的鮮香味撲面而來。這鰻魚甘鮮腴甜,肉身松軟,纖維卻不松散,予人良好的口感。
這家京都鰻魚飯店四百多年來做著同一碗鰻魚飯。他們說在古時候,有位老婆婆陪著一位武士來到這家飯店。老婆婆坐在武士的對面看著武士吃飯,自己茶也不碰,只靜默地坐著。武士吃了一盒鰻魚飯后,喝了杯茶,之后老婆婆將劍遞給武士。武士深深地望了老婆婆一眼,當(dāng)場寬衣,切腹自殺。他自殺后,老婆婆冷靜地收拾好尸體,用席子卷起捆綁好,再用木頭車默然地推走……
聽完這個故事,我好似看到了這家飯店的前世。粒粒米飯仿佛在向我低聲細(xì)語,說著屋檐下這個小窗臺的今生來世。這是味道嗎?是人世的味道吧!
津子感嘆,人生要是像這碗鰻魚飯多好!四百多年如一日,做飯被奉為信仰,這盒漂亮的鰻魚飯因而才有了光環(huán),成了這家店的精神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