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瑾
20世紀70年代前的港英政府非常腐敗,其中警察機關最為突出。當時的警察中95%以上的警員都會參與販賣槍支、販毒、賭博、做黑社會保護傘等活動。電影《金錢帝國》里梁家輝飾演的“樂哥”的原型——呂樂就是其中的典型。
1958年時的香港華人地位尚低微,政府部門中很難見到華人身影,職位稍高一點的華人更少。呂樂卻因表現(xiàn)突出,在這一年被提拔為新界區(qū)總華探長。他參加香港警隊時只是一名普通的著裝警員,每天都外出巡邏,很辛苦。但沒多久,呂樂便表現(xiàn)出與其他著裝警員不同的素質和能力,屢破大案,因而被提升為便裝警員。成為便裝警員后,呂樂不再巡邏,更多時候是參與破案,許多難案、大案只要到了他的手里,便能迎刃而解。
呂樂是不是真的有異于常人的破案能力?恰恰相反,他根本就沒有破什么案,而是花很多時間與黑社會接觸,與轄區(qū)內各黑社會組織的大小頭目成了要好的朋友。他所破的案子,很大一部分是黑社會組織幫他破的。黑社會組織對他格外照顧,他對黑社會組織自然也就異常友好。
在60年代,呂樂成為香港最有權勢的華人探長。此時的香港警界有四名華人探長,這四人經(jīng)歷相近,名聲也不分伯仲,且都是整個香港警隊貪污鏈的核心人物,相互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香港高層曾以定時的大調動來遏制這種貪污之風。因此,呂樂在香港島任了一段時間總探長后,便和任職九龍的探長對調。但因為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監(jiān)督,警察的職權不受任何鉗制,即便將他們調來調去,也不能遏止貪污。呂樂作為一名探長,月收入不足一千元,但其家產(chǎn)竟然有五億,這些錢的來源很簡單——貪污受賄。
因為沒文化,無法考取更高的職位,1968年,呂樂不得不退出警察圈子。但對于呂樂來說,退休卻不是真的退下來了。退休后,他仍然在黑白兩道走動,利用自己的影響處理各種事務,自然也“幫助警方破案”,在警界仍然享有很高的地位。
1974年,香港總督?jīng)Q心采取反腐敗行動。當年2月,香港廉政公署正式成立。廉政專員由總督委派,直屬于香港總督,并且對總督負責,其他任何機構、人員都無權干涉廉政專員的工作。為了保持獨立性,廉政公署從社會上招募了大批新人,倫敦方面也派來警力支持。獨立性幫助廉政公署在較短時間內贏得了社會信任。
1976年11月,廉政公署發(fā)出了對呂樂的通緝令。在此之前,呂樂見形勢不對,已離開香港逃往加拿大等地。
如此大規(guī)模、高等級的肅貪使香港警察人人自危。一時間,任何一個警察都有可能被廉政公署敲門抓走。面對這樣一種無形的壓力,一場沖突在悄悄醞釀。
1977年10月底,數(shù)以千計的警務人員及家屬在香港警察總部聚集,一路游行至廉政公署所在地,將廉政公署包圍,有近百名情緒激動的警察還沖進了廉政公署,香港歷史上最為嚴重的警廉沖突發(fā)生了。沖突中,廉政公署辦公場地被砸,多人受傷。
在這樣的局面下,總督為了維持穩(wěn)定,決定讓步,頒布了局部特赦令,宣布除了已被審問、正被通緝、犯了嚴重貪污罪行以及港督認為必須調查的人士之外,任何公職人員在1977年1月1日前的貪污罪行,一律不予追究。而今日的香港早已告別“黑暗年代”,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地區(qū)之一。
編輯/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