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
上官小月:如何避免同學向自己借筆記?我成績還不錯,每天上課需要記的東西比較多,我自己能保持成績在上游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比較會做筆記,能概括簡寫邊聽邊記重點,一些PPT上沒有的東西在老師講到的時候自己也會記下來,所以上課比較有效率。周圍同學知道我這一點經(jīng)常向我借筆記去抄,一次兩次還挺高興幫助同學的,但是多了真受不了啊……說白了我還是挺自私的,自己偷偷藏的秘籍我也不愿意讓大家都來分享啊。
吳明:請不要拒絕,你的競爭對手不在這間教室,而是其他中學重點班的那些人。
另外,不要錯過一生中最寶貴的建立純潔友誼的階段。要知道,同學能過來問你借筆記,一方面是對你的肯定,一方面也是建立交往的橋梁。
淼淼:該借的借,不該借的不借,人一定要學會拒絕和選擇,才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輕松,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哪些是該借的呢?和你學習成績在一個水平線上的、因為特殊原因而沒有抄到筆記的、你的好朋友。不該借的是那些本來可以抄到筆記但是上課偷懶而沒有抄的人、對你的筆記產(chǎn)生依賴的人、你平常不待見的人。其實有些人就是懶,就只想拿現(xiàn)成的東西,你為什么要去助長這種懶的風氣呢,而且不利于別人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對于那些懶的人,直接拒絕吧。
曉雯:我以前上學的時候記筆記也很認真詳細,有同學看我那么認真記筆記就來跟我借,不過后來她們都不來找我了,因為我字寫得特別潦草,并且筆記里有一堆簡寫縮寫之類的東西,借我筆記的同學最后都說看不懂……
金陽: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忘掉了里面經(jīng)典的話語,忘掉了故事的經(jīng)過,忘掉了作者的感悟。讀書的意義在哪里?
文南:很久很久以前,一對爺孫在河邊聊天,孫子天真地歪著頭問爺爺:爺爺,我看你每天都讀那本厚厚的《圣經(jīng)》,您記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記書中的內(nèi)容,你為什么還看?爺爺慈愛地笑著說:乖孩子,去把裝煤的竹籃拿來。孫子很疑惑,但還是拿來了臟兮兮滿是煤渣的竹籃。爺爺又發(fā)話了:去拿這個籃子在河里打點水上來。孫子更加疑惑了,但還是照做了。很明顯,竹籃是沒辦法裝水的。孫子氣惱地跑回來:爺爺,您到底要我干什么?爺爺說:你再去試試。就這樣反復多次,孫子也沒能打來水。爺爺這才笑著對惱怒的孫子說:孩子你再看看竹籃,還是之前的竹籃嗎?孫子愣住了。之前滿是煤渣的竹籃,因為多次受到水的清洗,現(xiàn)在已經(jīng)煥然一新。
爺爺這才說道:讀書的過程就像是用這個竹籃打水一樣。雖然清水都從縫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們什么都沒得到,但在不知不覺中,人的心靈就像這竹籃一樣已經(jīng)被凈化得澄澈明亮。
明亮:我讀大學期間問老師,“什么是素質(zhì)”?
老師回答:“你讀過的書,經(jīng)歷過的事,等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jié)你都忘了,剩下來的,就成了你的素質(zh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