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芬
閱讀可以使學生視野得到開闊,知識得以增長,在閱讀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也會不斷提高,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內(nèi)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甚至對學生的各科學習,都有幫助。
一、讓孩子喜歡閱讀
1、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
為低年級學生閱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在每次開學初,布置班容班貌時,我總會在教室張貼有關(guān)讀書的名言警句: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這些名言警句,為學生樹立名人的榜樣的作用。我還會在班級中設了一個圖書角,不斷地更新圖書,經(jīng)常帶孩子去學校圖書館。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身邊的伙伴老師,家長都會成為不經(jīng)意間模仿的對象,因此十多年來我也堅持閱讀。每次開家長會,與家長聊閱讀的話題,,我都會建議家長,在家庭中也為孩子創(chuàng)設閱讀環(huán)境,給孩子準備一個書柜,常去圖書館,新華書店逛逛,家庭的影響對孩子更深遠。學校,家庭處處營造一種閱讀的氛圍!
2、 利用教材激發(fā)閱讀興趣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中,安排了四篇課文《小鷹學飛》《青蛙看?!贰独呛托⊙颉贰逗偤蜑貘f》,這四篇文章簡短生動有趣,其中有兩篇皆選自《伊索寓言》,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解釋深刻的道理,學生都很喜歡,我在教學時,特意留下伏筆,讓學生自己去閱讀《伊索寓言》中的其他故事,并舉行了《伊索寓言故事會》,對所有閱讀的同學進行表揚獎勵,對閱讀講故事表現(xiàn)突出的孩子再進行特別獎勵,這種對學生閱讀的肯定,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的興趣,還和小伙伴一起交流閱讀心得,提高了閱讀興趣!我還結(jié)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把閱讀的范圍擴大,從伊索寓言展開到各種童話故事!《伊索寓言故事會》到《童話故事會》孩子在這一階段幾乎人人一本故事書,閱讀的興趣在小伙伴的彼此影響中被充分激發(fā)。
曾收到學生家長的短信,孩子一個學期結(jié)束,整整閱讀了12本世界經(jīng)典名著,,原來放學后空余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占據(jù)了大部分時間,現(xiàn)在則沉浸在書海中,雙休天陪著孩子去“鳳凰書城”,孩子愣是躲在里面不肯出來!看到家長這樣的一則短信,看到學生短短一學期有這么大改變,真為學生感到高興!
二、讓孩子學會閱讀
1、課內(nèi)細讀誦讀
小學低年級的教材,大多都是吸引人的故事,或是朗朗上口的小詩,美文。我在學習每一篇新課文時,總會讓學生先預習,并且在預習時明確要求:(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每個字音。(2)把句子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3)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4)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動腦多思考,不能解決的做好標記。明確的預習要求,讓孩子知道我應該怎樣去閱讀。
2、課外略讀泛讀
閱讀,對學生而言,更多的是課外閱讀,大量閱讀量使學生對于閱讀方法也有了區(qū)別。去學校讀書館閱讀之前,我總會提醒孩子,如果你選則的是報紙雜志,閱讀的時候先快速地瀏覽標題或首頁,選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瀏覽。在這種快速的瀏覽略讀中,學生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且對瀏覽的信息快速地做出了反應,用最少的時間獲取了盡量多的信息。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的需求。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需要,利用快速瀏覽略讀,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的內(nèi)容。
三、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1、找時間讀書
現(xiàn)在的學生,雖然注重素質(zhì)教育,但除了學校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各種課外興趣活動,占據(jù)了孩子大部分時間。我則要求學生每天總要空出一小段時間來讀書,哪怕是利用零碎的時間,養(yǎng)成隨手翻閱書籍的習慣,時間擠一擠還是有的,可以是早餐或午餐前后的幾分鐘,可以是坐在馬桶上的幾分鐘,也可以在睡覺之前的幾分鐘,讀一篇,半篇甚至一段,堅持了,一本書也就看下來了。重要的是有一種讀書的氛圍,促使學生自覺閱讀,堅持閱讀,養(yǎng)成每日必讀的習慣。
2、教師引導,家校配合
學生的閱讀習慣,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應該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養(yǎng)成。有的學生老師推薦的課外書目,都能一一看完,但有的學生只有開頭沒有結(jié)尾。要用學生中的榜樣正面引導,特別留心發(fā)現(xiàn)學生中由于好的課外閱讀行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給予積極的正確地評價,讓個別學生的成功成為良性的刺激,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的形成,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學生的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使命。一種習慣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除了為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和孩子一起讀書,對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作用更大!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一起享受閱讀的過程,收獲閱讀的成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睕]有閱讀,就沒有廣博的知識和淵源,就沒有靈活發(fā)達的思維和豐富深刻的思想。只要我們能很有效的激發(fā)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加以正確及時地指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