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
繪畫語言形成的基礎是繪畫材料,而藝術家情感傳達的必需因素是繪畫語言,是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前提,材料是這一切產(chǎn)生的基礎,沒有材料也就沒有一切。
【關鍵詞】情感表達;陌生感;新材料
在今天,繪畫材料的多種多樣,使得材料語言能夠表達的內容越來越寬廣。那么如果我們還只用傳統(tǒng)中國畫的用筆和固定的幾種材料來作畫,就很容易出現(xiàn)無法更準確表達當下這個時代的人或事物的感受。而在我看來,材料如果不能恰當準確的表達情感,就會使畫面缺乏感染力,材料也就沒有了它存在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繪畫材料的探討而進入對藝術語言的思考,通過淺析材料對于繪畫的意義,來提出改變傳統(tǒng)中國畫材料一成不變的必要性。并闡述材料要當隨時代,適合當下情感表達的材料才是存才的。
1 繪畫中材料的意義
1.1 什么是材料
我們所說的材料,可以稱之為媒介,在繪畫中是材料是進行繪畫語言存在的基礎。我們在這里所討論的材料,并不單指物質材料本身,其中也涵蓋了使用這些材質所涉及到的技巧,過程等等。
1.2 材料是繪畫藝術存在的基礎
如果沒有對材料屬性的了解,我們就不可能熟練掌握基本的材料語言和表現(xiàn)技巧,沒有語言就無法完成一張藝術作品。就像其它藝術形式,比如像油畫家,沒有顏料一樣,沒有材料作為表現(xiàn)的媒介,我們就無法將感受和情感通過材料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就繪畫藝術而言,沒有材料就無法形成畫面,也就談不到繪畫的表現(xiàn)語言,也沒辦法形成具體的藝術作品。所以藝術表達的媒介沒有了,藝術也將不復存在。
1.3 傳統(tǒng)材料對中國畫的意義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為絹本設色,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市井生活的鴻篇巨制,畫面由農(nóng)村郊外開始,村頭土道上農(nóng)民趕著驢隊滿載貨物向城市進發(fā),畫面向前逐漸展開,逐漸繁忙熱鬧起來……趕著毛驢的平民躲到橋邊,急壞了擺地攤的小商販,趕緊用棍子去檔毛驢。把這些戲劇性情節(jié)湊在一起,增加了城市的繁華氣氛。進入了市內繁華區(qū),更令人目不暇接,形象刻畫嚴謹認真。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最直接的形象材料。這幅鴻篇巨制的成功自然也離不開傳統(tǒng)材料的承載。
中國畫之所以沒有成為水彩、油畫或者是別的什么藝術門類,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國畫固有的材料的獨特和這些材料體現(xiàn)在畫面上的藝術語言決定的。筆墨紙硯等這些傳統(tǒng)的中國畫材料,所體現(xiàn)出來的材料韻味造就了中國畫獨特的精神內涵和繪畫面貌。如果沒有這些筆墨紙硯等傳統(tǒng)材料的存在,也就不會有中國畫經(jīng)歷幾千年直至今天的面貌,若把毛筆換作鋼筆,而將宣紙換作素描紙,那么創(chuàng)造出來的恐怕就不是中國畫,而是其他的藝術門類。
2 繪畫材料之于今天的意義
2.1 通過材料看傳統(tǒng)
中國畫通過傳統(tǒng)的筆墨紙硯這個媒介所形成的使用技巧和畫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魅力,就是我們所說的所謂的傳統(tǒng),而我們今天的人仍然在學習筆墨紙硯的傳統(tǒng)使用技巧,那么到底什么是“傳統(tǒng)”?我認為它是古人對當時社會生活現(xiàn)狀和人類情感的反映,也包括古代藝術家們內心情感的表達,這是古人用那個時代的繪畫語言來記錄的當時的時代風貌,其實質就是古代材料(即傳統(tǒng)筆墨紙硯)的產(chǎn)物。
2.2 材料改變的必要性
我們今天的生活與古人的生活有天壤之別,從生活習慣到科技發(fā)展,從人文精神到城市面貌方方面面都有著巨大的不同。那么今天的我們拿起毛筆和畫紙再次面對新的客觀世界,也就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新的感覺。那么傳統(tǒng)的形式化語言,拿到今天的我們是否可以套用,是否還能夠恰當?shù)漠嫵鑫覀儺斚律畹木??如果不能,我想那是必然的。如果現(xiàn)在依然有人套用古法,就容易使畫面形成一種“概念”,一種“程式化”,因此,我們筆墨應當隨時代,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作為基礎的材料也理應隨之改變。
尋找新的表達當下時代精神的材料,也就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
2.3 材料的最終目的是情感的表達
藝術家對于材料的探求是永無止境的,我們先不談未被發(fā)現(xiàn)的材料語言,即使是已被整理和記錄下來的材料技法都足以讓我們學習和掌握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余暉等編著的《中國畫技法全書》書中,每一頁都至少有一到幾種材料使用的方法介紹,這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技法和方法,這其中可能還有很多方式技巧并未收入完全。既然材料技法這么多,那么我們是不是在畫作品時,技法用的越多越好呢?看凡高的《木鞋》,畫面中是一雙穿的破舊的木鞋。透過這雙鞋,我們甚至都能聞到農(nóng)民干活兒時泥土的氣息,也似乎能看到大地上農(nóng)民播撒種子的畫面,看作品用簡單的材料表現(xiàn)如此的單純而直接,但是它卻能表達如此豐富的情感。
就今天的水墨畫而言,不斷的探求材料表現(xiàn)語言的特殊性和尋找新的能表達新情感狀態(tài)的材料,是與時俱進的時代需求。古人的繪畫的材料和技法都是相完美結合的,恰當?shù)乇磉_了當時的時代精神。而當我們今天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電線桿子、高樓大廈……如果我們直接把前人的筆墨程式作用于畫電線桿子,就會出現(xiàn)時代精神差別的問題。
所以,只有適合情感表達的材料,才能夠恰當?shù)谋磉_藝術家自己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即表達內心的情感的材料才是成立的,有意義的。
3 結論
只靠材料的堆積是畫不出一張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的。藝術家對于材料的了解和恰當?shù)氖褂?,決定了其個人的風格。藝術家在追求個人風格的過程中對于材料語言的特性和新材料的嘗試是必然的過程,而就材料語言本身來說,只有它被藝術家恰當?shù)氖褂?,才能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表達對客觀事物的準確感受。所以說只有適合情感表達的材料才是存在的。
參考文獻
[1]余暉等著.中國畫技法全書(第1版)[M].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08).
[2]張福順著.中國美術史(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
作者單位
沈陽大學美術學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