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娟 韓清獻
(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24)
交互式電子白板創(chuàng)新教學應用研究
☆李翠娟 韓清獻
(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24)
目前,交互式電子白板以新媒體的角色融入課堂,憑借其交互特性,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革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現了教育的高度信息化,深得教師和學生們的喜愛,在中小學課堂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但目前僅僅是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應用,諸多功能尚未在教學中得到良好的體現,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本文闡述了當下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基本應用,以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為研究對象,以探究其在教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應用為目的,對電子白板進行分析和思考,并分析相關因素以促進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高效、創(chuàng)新應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遠程互動;新應用;網絡視頻
交互式電子白板依靠其較強的交互性融入課堂,使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但是,現在仍然有很多一線的教師把電子白板當作機械的投影和黑板來使用,采用演示型的教學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它的各項功能來創(chuàng)造學生參與型的課堂,一來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二來也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
網絡視頻教學的快速發(fā)展,為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進一步應用拓寬了平臺,擴大了應用范圍,不再局限于師生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極大的增加了受眾人群,使得教育范圍更廣,有利于實現教育大眾化。在我國,各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差異較大,這在教育領域也有所體現。網絡遠程教學的進行為教師的學習搭建了廣闊的平臺,能夠提高教育落后地區(qū)的教師專業(yè)水平,從而促進教育均衡化發(fā)展。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定義
交互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指電子感應白板(Whiteboard)和感應筆等硬件與白板操作系統(tǒng)的集成,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既是一種輸入設備,又是一種顯示設備,能夠輔助教與學,是人機與人際多重交互的電子感應屏板。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種類
運用不同技術支撐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其工作原理也不同,大體分為以下幾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技術支撐下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工作原理
(三)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基本功能及應用
1.信息展示功能
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進行信息的呈現,能夠支持各種數字化資源形式。不僅能夠支持各種音頻、視頻、圖形、Word、多媒體課件,還能識別手寫的文字或者繪制的圖形。另外,交互式電子白板還能夠對內容進行很好地控制,比如可以隨意選取不同顏色的筆,對屏幕上呈現的內容進行批注和修改,方便對知識的進一步講解,便于學生更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所學內容。
2.師生互動功能
教師可以合理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種功能,創(chuàng)設出各種教學情境以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互。想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不能讓學生“閑著”,讓學生“動”起來,不僅要動腦,還要動手。學生參與課堂進行操作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內化的過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將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個重要的交互載體融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從而進一步發(fā)揮學生自身的能動性。
3.資源管理功能
教師在上課時常用PPT課件,在備課時,需要通過互聯網或查閱書籍搜集各類教學資源,需要花費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進行資源的篩選和組織,使它們按照預想的思路形成一個具有邏輯性的、系統(tǒng)的整體。這無疑加大了教師在備課階段的工作量,而且,當這個課件真正應用在課堂上時,可能會出現突發(fā)的情況,比如:對于同一個問題,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各抒己見,提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教師如果再對課件進行調整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且操作不方便,勢必會造成時間的浪費,使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學生的思路也可能會就此打斷,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降低教學效率。也有的教師為了實現課堂的高交互性,不惜花費更多的時間制作專題學習網站,但這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支持多種數字資源形式并對資源進行分類,實現直觀、非線性的管理,教師可根據課程需要,隨時調出圖片素材、音頻素材以及各學科素材等。比如數學中的各種圖形,化學中的各種器材,音樂中的各種樂器等學科教學資源。
4.再生資源功能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課堂,師生同時具備兩種角色,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知識的接收者。教師在上課時,會考慮大多數的同學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但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預料之外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有的是很值得師生共同探討和學習的,要及時記錄下來。每一次教學過程都是知識和資源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師生互動和協作的過程中會再生出很多資源,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錄制下這些資源,即可作為補充和提高學生學習的再生資源。
5.知識構建功能
在知識建構方面,電子白板提供了外化、組合、內化、交互的條件,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和記錄功能便于學生進行討論及頭腦風暴,使學生能夠清晰表達思維的過程,實現知識的外化;交互、記錄以及資源管理功能便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析、分類、綜合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對零散的知識進行組合加工;資源管理、網絡連接功能便于學生練習、實驗和模擬,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個別化加工。
6.協同教育功能
目前,很多學校采用家校聯合的教育方式。課堂信息采集系統(tǒng)能將教學過程中的板書進行錄制,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網絡功能能將錄制的視頻方便地上傳到網絡,家長可以動態(tài)了解學校的教學情況。家長一方面可以給教師或學校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可以結合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監(jiān)督和輔導。
(一)作為基本的輸入設備在不同學科中靈活應用
在數學學科中,例如計算各種圖形的面積。學生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圖像繪制功能對圖形進行比較、組合,繪制出精確地幾何圖形,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提前建立一個本節(jié)課的文件夾,將課堂上可能會用到的各種素材分類放至此文件夾下,并且結合交互式電子白板自帶的數學畫圖工具,使教學更加靈活、直觀。學生也能看到教學資源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增強整堂課思路的清晰度和條理性。
在生物學科中,以生物課《基因的表達》一課為例,在講解“轉錄”和“翻譯”的過程時,以往的教學是看課本上或者課件上的圖片,即使表現出了具體的過程,學生也只能看著屏幕上的演示。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加入,可以動態(tài)呈現DNA的解旋步驟、mRNA的形成步驟等一系列基因如何指導蛋白質合成的具體過程,并結合放大鏡、聚光燈等技術使重點內容突出顯示,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化。利用手寫功能,讓學生在白板上根據DNA鏈配出mRNA鏈,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此外,還能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翻頁功能,進行前后翻、跳躍翻,輔助教師靈活自如的進行教學,同時也便于學生對知識的回顧和再次理解。
在音樂學科中,教師在講到認識各種樂器的時候,可以調出音樂這一學科中的架子鼓、鋼琴等模型,讓學生彈奏,親身體驗,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能夠使學生快速的對各種樂器及其用途建立清晰直觀的認識。以往的課堂上,教師需要往返于投影和計算機之間,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使教師擺脫了回到計算機前操作鼠標的束縛,能夠更好地關注學生的表現,發(fā)揮講課的熱情。學生也不再被教師來回走動的身影所干擾,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以八年級語文下冊中的《雪》為例,進行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設計(如表2)。
表2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設計
總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作用,使課堂轉變成了一個非線性、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能夠使學生由淺入深的接受知識,進而實現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方便快速地根據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及時進行動態(tài)調整,優(yōu)化教與學的過程和方法。
(二)在微課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迅速興起,它最早出現在可汗學院,是有針對性的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講解,將教師講解的語音和板書內容通過10分鐘以內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微視頻中一般不會出現教師的身影,這樣可以避免因為教師不必要的動作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微視頻的時間較短,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之內,有利于學生消化吸收。以往一節(jié)課的錄制,是針對一個班級,而微課是針對特定的學生,就某一兩個知識點進行精講,適用于個別化教學。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多種設備,通過多種方法錄制微視頻,電子白板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教師在電子白板上進行各步驟的講解和板書,用屏幕錄制工具進行錄屏,二者相結合,能夠達到錄制微視頻的良好效果。因為在白板上書寫,既方便又能準確定位,書寫起來既流暢又美觀,是目前制作微視頻較好的選擇。其主要優(yōu)勢總結如表3所示。
表3 錄屏軟件與交互式電子白板結合的優(yōu)勢
除微課外,翻轉課堂、慕課等多種新型教學形態(tài)層出不窮,很多大型開放學習網站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多優(yōu)質資源,教師可以學習借鑒。但很多時候,這些視頻資源不一定完全符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要求自行錄制教學視頻。在制作教學視頻時,教師可以綜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增強微視頻的視覺效果和交互性,制作出既能呈現教學內容,又能突出重點和難點,還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視頻。例如,合理選取聚光燈、遮屏、時鐘、動態(tài)批注、各種學科工具以及電子白板的錄制設備和技術,錄制教師在白板上的板書,并可及時發(fā)布到學生端,使電子白板和網絡環(huán)境完美結合,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平臺。
(三)在遠程互動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網絡遠程教學越來越普及。時空分離的師生通過網絡這條紐帶建立聯系,并結合各種多媒體及相關支撐技術進行知識的接收與傳遞。遠程教學為學習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既減少了奔波勞累之苦,也節(jié)約了很大一部分時間。
知識的來源大致有三種:一種是通過耳朵聽到的,一種是通過眼睛看到的,還有一種是通過切身實踐得到的。根據經驗可以總結出用耳朵聽到的,在大腦中停留的時間較短,容易忘記;通過視覺的刺激,在大腦中保存的時間較長,相對容易記??;而用手做過的,才能在大腦中加以理解,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腦動手的機會。隨著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越來越深入的應用,為遠程互動教學的高效進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網絡環(huán)境下,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設計更多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保證勤動腦、多動手,參與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隨之提高。
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在學習英語單詞或者語法時,學生容易忘記或者混淆,這時讓學生及時進行練習,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讓不同學習地點的學生同時練習。一方面,便于學生理清思路,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設計進行動態(tài)的調整。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將本節(jié)課可能用到的資源整理到資源庫中,根據需要隨時調出;在講人物介紹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呈現相關信息。網絡環(huán)境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能夠將相對發(fā)達、資源豐富地區(qū)的教學資源分享給相對落后的地區(qū)學校,這樣既方便教學又能擴大資源的利用率。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網絡環(huán)境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網絡視頻教學的盛行,促進了不同地區(qū)教育的均衡化發(fā)展,實現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分析
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主控整個課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能跟隨老師的思路,禁錮自己的想法,以致產生依賴情緒,不肯積極動腦,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交互式電子白板融入課堂,使教師的主控角色得以淡化,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教師要從思想上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擺脫禁錮,勇于創(chuàng)新,把課堂交給學生,實現以演示型為主到交互型為主的課堂模式的轉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教學的一種新型互動學習工具,為教學互動提供了支撐平臺,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為學生打造互動性學習課堂,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行“雙主”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內容為主線,以技術為輔助,以資源為拓展,把多種教學因素相融合,合理設計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動性,活躍思維。
另一方面,教師要熟練掌握技術,總結技巧。交互式電子白板功能較多,在操作時有一定的復雜性,很多教師還不能熟練運用,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種是依舊把教學內容設計成課件,在課堂上按順序播放課件,必要時使用白板的書寫功能加以板書,只是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投影和黑板來使用;另一種是盲目地使用各種功能,導致教學過程顯得混亂,學生聽得也沒有條理。因此,首先,教師要熟悉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項功能及其適用范圍;其次,在運用時,應合理、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它的功能,避免為了追求所謂的“形式豐富”而盲目發(fā)揮,要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反客為主,讓其左右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中學生角色分析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過程中的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诮换ナ诫娮影装宓恼n堂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因此也對學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一方面,需要學生轉變被動接受知識的思想,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去發(fā)現和探索知識。
另一方面,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突出特點是其交互性,需要依靠學生的參與得以體現。對于教師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生要抓住每一次鍛煉的機會,反復練習使用,熟練基本操作,讓交互式電子白板成為學習的常態(tài)工具。
(三)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下的教學設計
1.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教學情境,可以插入文本、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實現圖、文、聲并茂,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交互式電子白板用于課堂導入,不僅能夠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還能夠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引起學生興趣。比如在講《烏鴉喝水》一課時,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同學們展開思考。在講《黃河》一課時,可以播放視頻,直觀呈現黃河的磅礴氣勢,引起學習興趣。
2.探究新知,設計教學活動
活動為學生參與課堂提供了機會,促進了教師、學生、教學資源等因素之間的交互,推動課堂的發(fā)展。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學科資源以及放大鏡、拖拽、旋轉、復制等功能使教學活動更加靈活多樣。例如:化學課中需要呈現有機物的分子結構時,教室偏后排的同學可能看不清楚,可以利用放大鏡功能放大其分子形狀,進行清晰展示。物理課上講到電路時,可以利用學科工具中的電燈泡、電源、開關、電阻等模型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動手組建電路圖,并結合板書功能加以標注。利用電子白板的擴展性,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素材,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發(fā)揮,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更有興趣參與到課堂中。
3.反饋評價,驗收課堂效果
學生的反饋和教師的評價對于調整課堂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填寫評價量表的形式進行評價,形式單一、枯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制作形式新穎的評價方案,便于教師進行過程性評價。例如:在組織課堂練習時,可以利用投票器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組織小組競賽時,可以利用計時器設置活動時間,使用電子筆隨時添加批注,及時進行糾正和點評,創(chuàng)作筆呈現笑臉個數對各組答案進行直觀的評價,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
隨著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使用,教師們也越來越重視它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側重學生活動的設計。交互性為學生活動提供了支持,但一般都是學生們一個一個的進行操作,需要的時間較長,很多同學未能得到練習。因此,提高交互性成為了很多用戶的期待。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性指的是白板和計算機之間的信息傳遞,通過在白板上的操作實現對計算機的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技術、觸摸定位技術、創(chuàng)新的人機交互軟件技術等,讓課堂互動成為可能。當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各類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支撐技術也層出不窮,為其在教學中的深入應用起到了強有力的助推作用。多點觸控技術就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未來發(fā)展方向之一,這一項技術將使交互這一特性得到升級,它能夠實現對同一塊電子白板兩人或多人同時進行書寫,且能準確識別,互不干擾。交互性的提高能夠增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自2007年日立率先推出第一種多點觸控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了由單人交互到雙人書寫乃至多點觸控。但目前這一項技術的應用主要是以“雙人同步書寫”的形式體現的,多點觸控技術還在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例如,在SMART的整體教育方案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重互動可以利用SMART Table互動桌(全球第一款支持多觸點,多用戶同房時使用的交互式學習中心)得到完美補充。
多點觸控技術的應用為協作式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便于組織靈活的、多樣的教學活動,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雖然目前多點觸控技術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應用還在逐步完善,但這一發(fā)展趨勢是毋庸置疑的。
交互式電子白板憑借其獨特的交互性,為信息化課堂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它的引進,為教學提供了一種新的體驗方式,使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使教學繼承了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又結合現代多媒體技術,為教師、學生、學習資源、教學媒體等多方位搭建了一個高交互性的平臺。一方面,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輔助教師進行課堂管理,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動態(tài)調整,提高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
實現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實現教育均衡化是教育發(fā)展的潮流。交互式電子白板引入教學,極大地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當前網絡環(huán)境的普及,新媒體技術的層出不窮,不僅使課堂教學便捷靈活,同時也為遠程教學起到了強而有力的助推作用,有效促進了教育的均衡化發(fā)展。
[1]丁興富.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5,(03):43200.
[2]郁曉華,薛耀鋒,祝智庭.多觸點技術的教育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02):107-110.
[3]搜狐教育.2009年中國交互式電子白板發(fā)展狀況調查報告[EB/ OL].http://learning.sohu.com/20100423/n271710090.shtml.
[4]周勇.依托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促進課堂有效生成的思考與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8):14-16.
[5]李永健,何克抗.認知工具——一種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基礎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設計的新思路[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2):62-67.
[6]搜了網.教學用電子白板多點觸控技術的應用分析[EB/OL]. http://www.51sole.com/b2b/bbsd71.html.
[7]鄭凌.白板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文化對師生互動影響的個案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
[8]李沐東.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
[9]孫洪濤.基于電子互動白板的信息化資源課堂應用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
[10]李西剛.利用互動技術提高遠程互動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電化教育,2010,(10):49-51.
[11]何克抗.運用“新三論”的系統(tǒng)方法促進教學設計理論與應用的深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01):7-18.
[12]王陸.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chuàng)新: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3]混合學習[EB/OL].http://baike.so.com/doc/5888987.html.
[14]Nicky Hockly.Interactivewhiteboards[J].ELT Journal,2013,(03):354-358.
[編輯:鄭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6)19-0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