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 要:音樂欣賞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有效方式。通常情況下,音樂欣賞皆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感知和審美欣賞的過程。最新頒布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音樂欣賞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和諧因素,注重真情實感的表達,方能體現(xiàn)音樂教學的時代性??梢娺M行音樂欣賞教學時,教師應在和諧的氛圍中注重表情達意,方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情境
感恩(英文;bet hankful),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一、開展感恩教育的意義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一個人精神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學會感恩,就是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使其心靈深處受到感動,懂得理解、寬容、體貼、關愛,懂得孝敬父母是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樂生活之源,讓每個學生的心中充滿愛心,讓他們的學習更有動力,讓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yǎng),是每個學生人生的必修課。只有學會了感恩,人的內(nèi)心才會充滿溫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滿陽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二、培育校園“感恩教育文化”
我校是橫峰縣的一個農(nóng)村學校,其中有許多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十分困難。為了這些學生學習無憂,家長能供得起其子女讀書,學校多方面開辟渠道,為他們爭取得到社會各界的幫助。近年來,國家實行兩免一補,解決了很多學生讀書難的問題,同時,資助我校學生的單位、個人越來越多,還有許多單位、個人與我校的貧困學生結(jié)成了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不斷地接受著社會、個人的幫助,我們應該怎樣回報幫助我們的人呢?那么,我們首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厚愛。
作為一所農(nóng)村中學,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廣大同學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義所在,讓更多的學生、家長投入到感恩的實踐活動中來,使更多同學感恩的心升起,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個人一定要知恩言謝,對給予自己幫助和關愛的人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同時要讓我們的教師也深深地體會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將社會的愛心轉(zhuǎn)化為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我們把“感恩”提高到了一個新的臺階,要讓我們司鋪中學的所有學生都明白“感恩”,學會怎樣去“感恩”。
經(jīng)過深刻的反思與研討,我們認為,感恩不僅僅是道一聲“謝謝”,她要有豐富的善良的情感作“根基”;感恩,也不僅僅是禮貌而已,她要有幫助他人的心作“地基”;感恩,更不是人為地做秀,她要有希望別人美好的美德作“路基”。學會感恩,能更懂得珍惜;學會感恩,能更懂得進??;學會感恩,能更懂得寬容。有一份感恩的心,能使學生更快樂和健康地成長。因此,根據(jù)我校的校情,對學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校的“感恩文化”,更能突出我校的辦學特色,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促進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水平的提高,促進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進步。
三、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徑及方法。
挖掘各學科感恩教育的因素,自覺的、有意識地在課
堂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校級、班級工作和各種教育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學校、班級范圍內(nèi)定期請名人、專家進行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安排專題的感恩教育活動,于感恩教育與活動之中;家校聯(lián)通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學校和教師經(jīng)常和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感恩教育成功的經(jīng)驗,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協(xié)調(diào)一致。利用社會上的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組織學生到社會上的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進行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某種感恩體驗教育。一邊研究一邊實施,形成每個階段的研究內(nèi)容,探索有效實施農(nóng)村初中生各階段感恩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途徑和方法體系,培養(yǎng)初中生的感恩意識與行為。
選擇典型學生進行跟蹤研究,了解他們的感恩意識與行為發(fā)展的特點,進而歸納出適合大部分學生發(fā)展的教育規(guī)律。在研究的過程中,嚴格制定季度工作計劃,并定期進行小結(jié),制定新的方案,有理有序的一步步進行著。期間定期開展相關理論資料的學習,閱讀相關資料、書刊、雜志,查閱相關網(wǎng)站,調(diào)查國內(nèi)外新的教學信息,做好記錄、總結(jié),不走形式,收集學生的典型作業(yè)進行分析,整理典型的教學案例,隨時記下研究中的隨筆、反思,做好學習中的交流討論工作,成員及時的將個人收獲體會與其他人交流。抓住每一次觀摩科研案例的機會,同時積極進行組間聽、評課活動,做好記錄和總結(jié),并從中取長補短,以逐漸摸索新的教學之路。
四、感恩教育的效果
從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我校的中學生現(xiàn)在已懂得“應盡力為身邊的人做些事情”、“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要有感恩之心”等道理,有些學生也從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有些學生看到老師很累,主動走到老師身邊給老師給你一個問候“老師,你很累吧。”很多學生在家里也會幫忙做些家務。說明,學生的感恩行為和意識是可以培養(yǎng)的。在豐富的感恩活動中,促進家長進一步了解中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其教育方法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同時,家長的思想也得到了凈化、升華。就如一為家長說的:“學生懂得了要記得他人的好處,要感恩。我們大人也一樣,有了這樣心態(tài),一切覺得好了。”
實踐證明,對初中生進行感恩教育是適時的、是必要的。感恩教育必須通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效的感恩教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意識。初中生感恩教育的質(zhì)量與其人際關系、生活態(tài)度、人格的形成密切相關,以感恩教育帶動學校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心理健康更具實效。把感恩教育與心理健康結(jié)合起來,使少年兒童易于接受,是一種新的教育嘗試。從感恩教育角度研究學校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拓展了學校心理健康研究的思路。
感恩教育現(xiàn)在已受到行政部門的重視,但要養(yǎng)成人人懷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不是說到就能做到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長時間的養(yǎng)成,我們?nèi)沃囟肋h。我們非常關注學生日常中感恩行為,運用發(fā)展性評價方式分析評價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的研究探討。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