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寫作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基本能力,也是核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其跨專業(yè)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對于我國高等院校來說,培養(yǎng)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是教學主要目標。筆者在本文中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此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寫作能力;措施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我國高等院校的基礎學科之一,也是歷史最久遠的學科專業(yè)之一。當前,多種行業(yè)都要求從業(yè)人員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如文秘、行政管理、教育、傳媒等??萍嫉陌l(fā)展促使電腦的誕生,電腦加快了人們的寫作速度,但其無法代替和提高人們的寫作能力與思維,因此培養(yǎng)與加強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基礎寫作能力非常必要。即高校要通過開設基礎寫作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思維與原理、方法與技巧,能建構基本的寫作理論框架,并加以綜合運用,從而逐漸建構起獨立自主的寫作主體結構。
一、改革課程設置,提高寫作教學效率
改革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設置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措施。當前基礎寫作、應用文寫作時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寫作方面所開設的兩門課程,其中寫作基礎理論占據(jù)主導地位,同時實用文寫作和文學寫作起輔助作用。這兩門課程在教學時間安排上是先學習基礎理論,再進行文體寫作教學,如文學、新聞、評論類等,最后再進行應用文寫作,如事務文書、學術論文和公務文書等。由于應用文寫作講究規(guī)范、嚴謹,文學類寫作注重創(chuàng)意,而寫作基礎理論是對文章的高度總結與概括,這勢必會出現(xiàn)主體與輔助者之間的矛盾。此外,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還包括現(xiàn)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及文學概論等,而這些課程與寫作課程無直接聯(lián)系,都是提高學生文學修養(yǎng)。因此改革課程設置,首先要改變寫作基礎理論學習與實踐寫作分開的教學安排,應在每一學期都要求學生寫作,用理論指導實踐。即大一安排實用型應用文寫作,大二在學習現(xiàn)代文學和古代文學課程同時,要求學生進行新聞類、文學類等要求創(chuàng)意的文體寫作,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及寫作能力,大三大四再逐步嘗試學術論文。循序漸進,逐步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利用網(wǎng)絡平臺,開設空間習作,培養(yǎng)寫作習慣
提高寫作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練習。而要讓學生不斷練習寫作,就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經(jīng)常性寫作的習慣。網(wǎng)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變得更加方便、簡潔。即教師在學期初,建立一個班級QQ群,每個學生都可以進群聊天,可以在群內發(fā)表自己的作品,可以在任何靈感來時在手機上進行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到群里,讓大家評論與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隨時閱覽學生的寫作內容,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對學生的寫作給予共鳴、異議、建議等多種形式的點評,而這樣能有效加強師生互動,增進師生友誼。在開設空間寫作時,教師可以結合理論學習進度,并要求學生將理論用于實踐,引導學生以寫作或審美的心態(tài)細心觀察日常生活,經(jīng)常性思考,注意積累素材、觀點與語言,幫助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性寫作習慣。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論學習,教師可將空間寫作實踐日?;椭貜突碚撝笇嵺`,實踐檢驗理論,反復強化,定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細讀名作,深化與鞏固寫作學理論
通過名作閱讀、分析、討論,能夠切實加深和鞏固學生對寫作學理論的掌握,提高他們的理論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再完成一個專題或一個章節(jié)寫作學理論后,要求學生閱讀一篇或者多篇相關名家名作,在閱讀過程中分析文章所使用的寫作學思維與理論,然后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大膽分享自己的見解。教師要及時肯定與表揚學生出色的分析與獨特的視角,同時也要重新界定和解釋學生理解有誤的理論概念和觀點,指出修改意見。在討論結束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將各自的閱讀、分析、討論過程及心得寫成一篇小型論文。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對理論的深刻理解,熟練運用,還能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例如在學習了路徑思維、賦形思維和張力思維三種思維的理論知識后,教師首先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別了,司徒雷登》《蘇州園林》《景泰藍的制作》和《傷勢》等文體作品中所運用的各種思維,讓學生對賦形思維、路徑思維和張力思維的運用有一個全面、直觀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獨立閱讀、分析和討論沈從文的《邊城》和魯迅的《我們今天怎樣做父親》兩篇名作,并將自己文章分享到班級群內。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能夠有效反饋學生閱讀、分析、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立足于事實,得出精彩結論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能明顯感知到學生寫作過程中對三種思維的理解和寫作的邏輯性、條理性,以更針對性給予指導和肯定。
四、注重觀察與積累
注重觀察與積累是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一方面要學會觀察,觀察日常生活,觀察人,觀察大自然里的各種動植物形態(tài)及其生活環(huán)境等,唯有這樣,才能寫出真實、真切、有情感的文章,而不會閉門造車,貽笑大方。另一方面學生要學會文學修養(yǎng)的積累,即多讀書,包括古今中外名著、名著的評論文章等,還要多涉獵各種文學題材,如散文、人物傳記、詩歌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在寫作中文思泉涌、觸類旁通。
五、培養(yǎng)學生部分文體寫、演結合的綜合性能力
部分文體寫、演結合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能力。如在學習新聞寫作教學中,學生分組,每組設計一張系報,系報的時間、周期、欄目及欄目內的文章等都是組員自主決定與完成,但要求每組文章內的基本文體要包括通訊、消息、深度、評論等,甚至可以設計廣告。教師放開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會如何辦報、排版、采稿及寫作等。結果既訓練了學生新聞寫作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寫作、井然有序的做事能力和與人交際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寫作能力至關重要,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提升跨專業(yè)綜合運用能力,從而為其走人社會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國忠,牛靜,劉小禾.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J].學理論.2012(36).
[2]賀玉慶.突圍與超越: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模式探索[J].寫作(上旬刊).2015(09).
[3]李小亞.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的寫作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