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卉
摘要: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切實提高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從教學實踐出發(fā),對信息技術課堂中一些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作了粗淺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基礎學科,它是培養(yǎng)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同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的課程。國家新的課程綱要已將它列為政、語、外、數(shù)之后的第五位課程。信息技術課是一門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新型基礎學科。其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游戲導學,提高學習效果
興趣是開發(fā)智力的催化劑,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性、好奇性強,而對于單調的練習感到厭煩。配合教材內容,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些既適合小學生又具有很強趣味性的游戲軟件。例如,計算游戲、拼圖、簡易加法、賽車等游戲,這些富有童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學生在忘情地玩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指法練熟了,懂得了平常課堂中很難理解的回車鍵、空白鍵、換檔鍵、光標鍵、退格鍵、功能鍵的作用與使用。由于游戲中巧妙地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迫使學生去理解鍵盤上的一些鍵的功能與使用,這樣他們就在無形中學會了鍵盤的使用。如果強行讓他們去學習理論知識,背熟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學習效果不見得會很好,同時學生也沒有更大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正確地引導小學生玩電腦游戲是利多弊少。但教師對電腦游戲的取材和活動時間必須要嚴格控制,要選擇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的游戲,更要強調趣味、益智、學習的功能。
二、啟發(fā)想像,喚起創(chuàng)新
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寬松、積極、探索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樹立“嘗試創(chuàng)新”的意識,強調在課堂上只要敢于參與就是成功。比如在教學生制作幻燈片時,學生面對功能強大的PowerPoint軟件,不知如何下手,制作出來的演示文稿模仿的多、創(chuàng)新的少,在制作過程中,同學之間也很少商討與爭論。我仔細觀察學生作品,將有閃光點的作品通過電子教室演示給大家看,并讓作者說思路,再讓其他同學發(fā)表意見,接著大家一起試一試。幾次下來,學生的思路開闊了,也愿意動手嘗試了。這樣,學生們不僅認識到了動手操作、手腦結合的重要性,同時還培養(yǎng)了參與意識,體會到了大膽嘗試就會成功的道理。在平時教學中,鼓勵學生沖破束縛,制作出有個性、與眾不同的作品。同時,結合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敢于創(chuàng)新。
三、全方位互動,培養(yǎng)合作精神
小學生好奇心強,持久性差。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應多考慮小學生的特點,要做到精講多練,并做到全方位互動,即師生互動、人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老師或同學交流,尋求別人的幫助。還可在學生之間開展合作學習。如在教學“衣食住行五十年”一課時,要讓一個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一個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課前我就布置學生以四人小組方式組成協(xié)作組,合作學習,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任務,都能按自己的特長來完成自己的作品,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過網絡在Word里合成研究報告,并加以美化修飾。這種需要多人互相協(xié)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最能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注重自主實踐,品嘗學習的樂趣
信息技術學科所要教學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可謂浩瀚無邊,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么多內容,只能無限地提升,不斷地獲取。因此,實踐操作是鞏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努力讓學生多動手,從操作中、從實踐中去領會方法,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只需要作現(xiàn)場指導。多操作,多動手,也能對各種基本的操作,如鼠標運用,鍵盤的使用變得越來越熟。在教學中,我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表現(xiàn)的機會,多一份創(chuàng)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例如,教學《畫多邊形》一課時,教師首先不是直接講解畫法,而是出示“三角形”圖讓學生觀察,然后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自學,同座合作畫出“三角形”,根據(jù)自學要求,學生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同學看,“三角形”會畫了,其它的五邊形、八邊形等等同樣可以很快畫出了,這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僅學會了“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漸學會自學的方法,每完成好一個操作,學生就會獲得一份成功的喜悅,就會從中品嘗到收獲的樂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濃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多了、新了,師生間的氛圍和諧輕松,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
此外,教學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詞術語最難被孩子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他們學習計算機的知識尤為重要。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介紹文件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名為何要由基本名和擴展名兩部分組成,我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文件的名字就像我們人名,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擴展名就像文件的姓,用來區(qū)分各種類型的文件?!敝T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了學生的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課程容量大,任務多。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不但學到知識,還要學到學習方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時刻注意激發(fā)保持學生的興趣,更有效的利用課上的時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自主練習。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關鍵靠我們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總結,以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從而使我們的教育遍地開花,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