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
關(guān)鍵詞:足球;游戲;創(chuàng)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4-0073-03
目的: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提高學生腰腹力量。
方法:兩人一組,一人用雙腳夾住足球,借助起跳收腹的力量,將足球“擲”到同伴手中。
變化:對距離的把握需根據(jù)練習目標或?qū)W生能力而定,總之兩人之間的距離越大難度越高。
說明:此游戲為身體素質(zhì)練習,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腰腹收縮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協(xié)調(diào)用力能力。因此,建議中學生做比較合適。
目的:提高學生的球感。
方法:兩人一組,分別進行顛足球。第一次學生A只顛1個,輪到學生B顛2個,再輪換回到學生A顛3個…… 每一次向上疊加1個,依次循環(huán);未達到目標者為失敗。
變化:可以限定顛球部位(比如腳背正面);可以從任何基數(shù)開始(比如10個);可以每次疊加任意數(shù)字(比如3個)。
說明:此游戲可以作為小學生的球性練習拓展項目,對于中學生來說可以作為準備部分的游戲。
目的: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直接對抗能力,提升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
方法:兩人一組,將球放在地面。游戲開始,學生A用身體合理部位(除手臂)保護足球不被觸碰到;學生B想辦法搶奪或破壞足球。
變化:在限定的范圍內(nèi),保護者可以觸碰足球(運球),保障足球不被搶奪或破壞。
說明:此游戲有了身體的直接對抗,在學生進行練習前要強調(diào)對抗的安全,不能使用手臂推拉同伴,也不能使用過分力量沖撞同伴。這也是足球的教育意義所在,合理對抗不傷及對手。
目的:提高學生的運球感覺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方法:兩人一組,各自持球,學生A在學生B的稍側(cè)前方3m處運球向前。游戲開始,學生A在運球中不斷變換運球方式(如腳背正面運球、腳內(nèi)側(cè)運球)和運球路線(如直線、折線),學生B快速模仿和追蹤前面同伴的運球方式和路線。
變化:可以要求學生從慢速的運球開始,逐漸提高運球速度和變化性,增加追蹤的難度。
說明:此游戲需要引導者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技術(shù)動作,并且以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來;模仿者要模仿引導者的動作不僅要會做還要注意觀察?!跋敕ā焙汀坝^察”這是足球運動的精要。
目的:提高學生接球的能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
方法:兩人一組相距12m左右,學生A站定持球,學生B(接球者)準備向其跑進。游戲開始,當學生B快速跑進兩人之間4m2的區(qū)域時,同時學生A拋出足球,并喊出接球部位;接球者快速判斷,以“規(guī)定”的接球部位接停足球,并傳回給學生A。
變化:接停球區(qū)域距離拋球者多遠,可以根據(jù)情況而定,靠得越近相對而言接球的難度越小。
說明:此游戲是要求接球者快速應變,調(diào)整到合適的位置做出相應的動作。對初學者可以不要求進行跑動,直接在原地用身體動作做出“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