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雅 華 彥 莫舉霞 王海濱 張 偉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野生動物資源學(xué)院,哈爾濱,150040)
人工圈養(yǎng)紫貂(Martes zibellina)春季換毛序研究
顧麗雅 華 彥 莫舉霞 王海濱 張 偉*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野生動物資源學(xué)院,哈爾濱,150040)
稿件運行過程
紫貂;春季;換毛序;光周期;溫度
紫貂(Marteszibellina)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建立其人工圈養(yǎng)種群是遷地保護的重要手段。被毛是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紫貂每年春季和秋季兩次換毛,研究紫貂人工圈養(yǎng)繁育地?fù)Q毛的規(guī)律是深入了解在人工圈養(yǎng)條件下紫貂生物學(xué)特性的重要方面。本研究旨在通過對人工圈養(yǎng)紫貂的春季換毛的啟動時間、結(jié)束時間、被毛的脫換順序的觀察,結(jié)合當(dāng)?shù)卮筮B的晝夜長短變換(光周期)、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等的關(guān)系,解釋和掌握紫貂春季被毛脫換規(guī)律及其與之相關(guān)的諸影響因素。
換毛序是指哺乳動物被毛脫換、生長的時間、順序等規(guī)律[1]。通過換毛序能了解動物毛被脫換的時間和空間規(guī)律以及研究物種間的生理異同性,且對考察物種分化規(guī)律也有所幫助。紫貂春季換毛是指紫貂脫掉冬毛長出夏毛的過程,是紫貂為了適應(yīng)冬季向夏季環(huán)境變化而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被毛是哺乳動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有關(guān)動物換毛序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研究,是動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2]。哺乳動物的季節(jié)性換毛都具有一定規(guī)律和過程,典型的季節(jié)性換毛動物,每年發(fā)生春季和秋季兩次換毛。一些季節(jié)性換毛的動物或者其他的一些哺乳動物,在新陳代謝、食欲、被毛的生長、生殖狀態(tài)方面的改變,都受到松果體分泌的褪黑激素變化的影響[3]。國外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植入外源性褪黑激素能使貂提前進入脫冬毛長夏毛的階段。而松果體頸交感神經(jīng)節(jié)截除術(shù)能夠抑制光周期對妊娠或假孕、體重和換毛期的作用。通過減少光周期或者通過補充外源性褪黑激素能促使貂進行季節(jié)性換毛,并對毛發(fā)的生長產(chǎn)生影響[4-11]。
本文主要研究紫貂的春季換毛過程。春季換毛是長日照反應(yīng),是完成脫冬毛長夏毛的過程。一般開始于3~6月。由于紫貂屬于珍稀保護動物,個體獲取不易,毛皮珍貴,無法用皮板色澤觀察法和毛層毛長測定法,研究手段受到限制,換毛序的研究僅限于觀察法直接對紫貂個體進行觀察。
自然光照條件下,紫貂的繁殖周期與換毛周期有相當(dāng)穩(wěn)定的季節(jié)性變化,并與光周期的季節(jié)性變化密切相關(guān),這是紫貂長期進化與適應(yīng)的結(jié)果[12]。國內(nèi)目前有佟煜人(1988)等曾經(jīng)有過有關(guān)光因子與紫貂繁殖換毛的研究,但是時間、數(shù)據(jù)相對較久遠(yuǎn),國外對于紫貂的換毛序的研究詳細(xì)報道也很少。因本實驗所研究的紫貂來源地溫度較研究地大連金州地區(qū)溫度較低,所以除了研究光周期對紫貂換毛序的影響外,溫度對其換毛的影響也展開了初步的研究和討論。因此,通過紫貂的季節(jié)性換毛過程的研究,可以揭示紫貂的季節(jié)性換毛規(guī)律及其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yīng)意義,還能夠了解紫貂在不同環(huán)境換毛的規(guī)律和適應(yīng)性,研究人工圈養(yǎng)紫貂的春(秋)季換毛序,有利于了解毛的生長過程,可以根據(jù)不同時期紫貂的換毛特征對偷獵的紫貂毛皮進行鑒定。這樣對于紫貂的毛皮事業(yè)的研究及保護、防止偷獵的行為提供了科學(xué)的依據(jù)。也為進一步保護紫貂、深入了解研究紫貂的繁殖以及毛皮的利用。
根據(jù)地理條件、氣候與養(yǎng)殖經(jīng)驗等綜合考慮,實驗紫貂馴養(yǎng)場選擇中國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的名威貂業(yè)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為E121°26′,N39°4′。
1.1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qū)
大連名威貂業(yè)有限公司位于大連市金州新區(qū),地處遼寧省南部。所在地的氣候是暖溫帶半濕潤的季風(fēng)氣候,兼有海洋性氣候特點。本區(qū)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所受太陽輻射一年四季比較大,再加上一面依山、三面靠海的地理環(huán)境影響,造成本區(qū)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空氣濕潤、降水集中、季風(fēng)明顯、風(fēng)力較大。人工圈養(yǎng)紫貂的籠舍就處在自然氣候之下。大連市金州區(qū)年平均溫度11℃。3~5月 為春季,9~11月為秋季,晝夜溫差變幅較小。
1.2 紫貂籠舍環(huán)境概況
1.2.1 紫貂籠舍周邊環(huán)境
名威貂業(yè)飼養(yǎng)場地處金州區(qū)華家街道,坐落于大連金州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前身為金州水貂場。紫貂籠舍呈一字型并排坐落在養(yǎng)殖區(qū)的左手位,右手位種植有楊樹等植被,中間空地夏季多覆有雜草,養(yǎng)殖區(qū)外圍有高約2 m的圍墻。
1.2.2 紫貂籠舍內(nèi)環(huán)境
紫貂的飼養(yǎng)籠舍有兩種不同規(guī)格,每只紫貂分別圈養(yǎng)于單個籠舍內(nèi)。紫貂的飼養(yǎng)籠舍內(nèi)部沙土質(zhì)地,一面為墻,四面為鐵網(wǎng)。紫貂的巢窩分別位于籠舍靠墻一側(cè)木箱內(nèi),木箱上方放置有干草柴堆樹枝等,內(nèi)部被帶有圓形通道的木板一分為二。大籠舍內(nèi)植有矮喬木,春夏兩季矮喬木長出枝葉有大面積的自然遮陰處(圖1)。小籠舍內(nèi)不設(shè)植被,僅搭建有枯樹葉、稻草等(圖2)。
圖1 紫貂籠舍外環(huán)境Fig.1 Sable cage outside environment
圖2 紫貂籠舍內(nèi)環(huán)境Fig.2 Sable enclosure internal environment
2.1 材料
選取人工圈養(yǎng)28只紫貂個體隨機選取作為實驗的觀察對象。
2.2 方法
每天用單反相機(Canon EOS 600D)直接進行拍照觀察。觀察紫貂在人工圈養(yǎng)的條件下,隨著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以及光周期的改變而發(fā)生的紫貂春季換毛的啟動時間、脫換順序,以及被毛脫換的結(jié)束時間。
本實驗采用的試驗方法是觀察法和換毛圖示法。因28只紫貂的行為各不相同,相機拍照只能拍到出籠活動的紫貂,所以每天從8:00開始到19:00結(jié)束隨機對在籠內(nèi)活動的紫貂個體進行拍照,通過照片觀察其被毛顏色變化,有無脫落。用相機對紫貂不同部位進行近距離拍照。同時記錄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晝夜時間長短、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氣溫,并根據(jù)每一項數(shù)據(jù)作出統(tǒng)計計算。春季換毛觀察歷時75 d。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圖,結(jié)合拍到的紫貂被毛變化的照片,記錄紫貂換毛的啟動時間,結(jié)束時間。用換毛圖示法記錄被毛脫換的順序。
3.1 紫貂春季換毛序
3.1.1 換毛的啟動時間
紫貂在大連金州地區(qū)脫冬毛換夏毛較早啟動,于3月15日或之前開始脫換,一直延續(xù)至6月5日。春季換毛過程維持在75 d左右。
3.1.2 換毛序
圖3 紫貂春季換毛序Fig.3 Sable spring molt sequence
紫貂春季換毛開始于吻部。即新毛先從吻端生出(圖3,a),擴及眼周(圖3,b)及整個頭部(圖3,c),與此同時腰薦部新毛生長(圖3,c、d),然后前肢肩背處(圖3,d、e)舊毛脫換新毛生長,腰薦部與前肢肩背部兩處新毛向四周延展至背、腰部(圖3,f、g),四肢脫換(圖3,g、h)。新毛又沿腹側(cè)(圖3,h、i)向后延伸擴展,背面則慢慢向后平推。待新毛推換至腰部時,臀部脫換(圖3,i、j)尾毛開始自尾基向尾端(圖3,j)脫換,軀干部的新毛推至尾基時,全身即脫換完畢(圖3,k)。
3.2 紫貂春季換毛與光周期變化的關(guān)系
3.2.1 研究地春季光周期的變化
根據(jù)圖4、圖5可以看出,從2014年冬至到2015年6月夏至之間的這段時間內(nèi),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出日落時間在逐漸改變,冬至后,日出時間逐漸提前,而日落時間逐漸推后。由于日出日落時間變化,晝夜長短也隨之改變,從冬至到夏至,白天時長逐漸延長,相反,黑夜時長逐漸縮短。在3月22日春分左右,晝夜時間等長,此時L(白天時長)∶D(黑夜時長)≈1;而在3月22日春分之前,L∶D<1,且越接近冬至,白天與黑夜的時長比例越小(白天約9 h,黑夜約15 h),最小比例約為0.6;在3月22日春分之后,L∶D>1,日期越推移,且越接近夏至,白天與黑夜時長比例越大,最大比例L∶D≈15∶9≈1.7。
圖4 研究地大連金州區(qū)的日出日落變化(2014年12月22日(冬至)至2015年6月22(夏至))Fig.4 Dalian Jinzhou District to study the sun rise and change chart (December 22,2014(winter solstice)to June22,2015(summer solstice))
圖5 研究地大連金州區(qū)晝夜長度的變化(2014年12月22日(冬至)至2015年6月22日(夏至))Fig.5 Changes to the length of the day and night Jinzhou District,Dalian (December 22,2014(winter solstice)to June 22,2015(summer solstice))
3.2.2 春季換毛與光周期的對應(yīng)
觀察發(fā)現(xiàn)紫貂在春分前(即3月初)已經(jīng)開始啟動換毛,此時研究地的光照時間要比其來源地的光照時間長,白天與黑夜時長比例仍然小于1,白天時長要比黑夜時長少半小時,所以有部分紫貂有脫換的跡象。到3月中旬,春分開始,白天時長與黑夜時長的比例接近于1,光照時間增加至12 h以上,紫貂被毛已大部分開始從吻部脫換。到3月末,白天時長與黑夜時長的比例大于1,紫貂頭部換毛的面積逐漸擴大,同時,腰薦部的被毛也開始脫換。4月中旬,光照時間不斷增加,頭部換毛的面積變大,肩部與腰薦處的毛被也開始向四周脫換,同時四肢也開始換毛。到4月末各換毛部位的面積變大。到5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情況為頭部除了兩耳與下頜、腹部未脫換完全之外,其他部位基本已經(jīng)完成毛的脫換。5月末紫貂頸背部、背部及身體兩側(cè)也幾乎完成換毛,四肢和尾也完成大面積的換毛。6月初至上旬,隨著日出時間提前,日落時間推后,白天時間逐漸延長而黑夜時間逐漸縮短,紫貂的冬毛逐漸脫落,最終完成脫冬毛長夏毛的過程。
3.3 春季換毛與溫度的關(guān)系
3.3.1 紫貂春季換毛與最低氣溫的關(guān)系
由圖6可知,研究地大連金州地區(qū)從2014年12月冬至到2015年6月夏至之間,溫度呈增高趨勢,最低溫度為-10℃。結(jié)合對紫貂個體換毛序的觀察,紫貂于3月初左右開始進行脫冬毛長夏毛,此時的最低氣溫在0℃左右。圖中的最低氣溫有兩個波動趨勢,其中從2014年12月開始到2015年2月9日,最低氣溫的總體趨勢是溫度逐漸降低,紫貂處于冬毛期,并未開始進行春季換毛。而自2月中旬之后,最低溫度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隨著最低氣溫的逐漸升高,紫貂通過溫度的升高刺激感覺神經(jīng)感知外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同時在光周期的變化刺激下,到3月初,最低氣溫低于0℃,隨著氣溫轉(zhuǎn)暖,光照時間延長,溫度不斷升高,紫貂接受光周期以及溫度變化的刺激而做出開始換毛的適應(yīng)性反應(yīng)。隨著時間的推移,最低溫越來越高,紫貂被毛的脫換也在繼續(xù)進行。大多紫貂個體一般都在3月中旬開始啟動換毛,此時紫貂吻部開始換毛,相應(yīng)的最低溫度還在0℃左右,且基本低于0℃;3月末,紫貂被毛脫換至腰兩側(cè),最低溫度升高,基本高于0℃;到4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由腰兩側(cè)向背部、臀部及尾部脫換,同時肩部、四肢也開始脫換,最低溫升高至5℃左右,溫度與3月末相差不大;5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超過二分之一,5月末6月初最低溫度已達到15℃左右,此時頭部除了兩耳與下頜之外,其他部位基本已經(jīng)完成毛的脫換,同時頸背部、背部及身體兩側(cè)也幾乎完成換毛,四肢和尾也完成大面積的換毛。
圖6 研究地大連金州區(qū)2014年12月22(冬至)至2015年6月22(夏至)溫度變化趨勢Fig.6 To investigate the Jinzhou District,Dalian from December 22,2014(winter solstice)to June 22,2015(summer solstice) temperature change trend
3.3.2 紫貂春季換毛與最高氣溫的關(guān)系
由圖6可知,研究地大連金州地區(qū)的最高氣溫在2月中旬之前,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的波動,基本上只是圍繞0℃上下波動,2月中旬之后,隨著最低氣溫的逐漸升高,最高氣溫呈現(xiàn)出很明顯的上升趨勢,到3月初之后,最高氣溫都高于0℃但是低于10℃,而此時有個別的紫貂已經(jīng)開始換毛。到達3月中旬,最高氣溫基本上已經(jīng)達到10℃以上,而且隨著日期的逐漸推進,最高氣溫也在逐漸的升高。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紫貂的春季換毛陸續(xù)進行著。有些紫貂在3月中旬開始進行被毛的脫換,首先脫換的是吻部,此時的最高溫度在0℃左右;而到3月末的時候,最高氣溫已經(jīng)經(jīng)過波動較大的升溫之后又回到10℃左右,紫貂的換毛部位進行到腰薦兩側(cè);4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由腰薦兩側(cè)向背部、臀部及尾部脫換,同時肩部、四肢也開始脫換,最高溫度基本已經(jīng)超過10℃,最高溫度與3月末相差不大;5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超過二分之一。5月末至6月初,溫度呈現(xiàn)較高的趨勢,紫貂頭部除了兩耳與下頜之外,其他部位基本已經(jīng)完成毛的脫換,同時頸背部、背部及身體兩側(cè)也幾乎完成換毛,四肢和尾也完成大面積的換毛。最高溫度在25℃左右。
3.3.3 紫貂春季換毛與平均溫度的關(guān)系
由圖6可知,研究地大連金州地區(qū)的平均氣溫隨著日期推后,平均氣溫也是逐漸上升的。到2月中旬,平均氣溫是在0℃左右波動的,在2月末3月初平均溫度還呈下降趨勢,但對個別紫貂個體來說,其在3月初就已經(jīng)開始換毛,此時的平均氣溫在0℃左右。多數(shù)紫貂基本都是在3月中旬開始脫換冬毛,從吻部開始,此時的平均氣溫稍高于0℃;3月末,紫貂被毛脫換至腰薦兩側(cè),平均氣溫在10℃左右;4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由腰兩側(cè)向背部、臀部及尾部脫換,同時肩部、四肢也開始脫換,平均氣溫與3月末相差不大,都在10℃左右;5月中旬,紫貂被毛脫換超過二分之一,5月末至6月初,大部分紫貂個體頭部除了兩耳與下頜之外,其他部位基本已經(jīng)完成毛的脫換,同時頸背部、背部及身體兩側(cè)也幾乎完成換毛,四肢和尾也完成大面積的換毛,此時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波動。
4.1 紫貂春季換毛的過程
3月初春分前,紫貂開始換毛,從吻部開始冬毛便開始自動脫換成夏毛。而其中后肢部分的背部,尤其是腹股溝部的舊毛退換的過程要稍晚一些進行。相比較而言,由于紫貂在未圈養(yǎng)前所生存的地理位置大興安嶺緯度要比研究地大連高,溫度要比大連低,所以人工圈養(yǎng)紫貂的換毛速度要比野生紫貂更快一些。紫貂春季換毛的最終身體部位為尾巴,最初部位為口鼻處。尾巴從根部開始換毛。紫貂春季換毛后,新毛的生長使得紫貂從外觀上看起來更纖瘦,肌肉十分健壯?;\舍中圈養(yǎng)的紫貂行為特性不同,有的紫貂喜動,有的紫貂則長時間在木箱巢內(nèi)休憩。喜動的紫貂經(jīng)常在籠子里跑來跑去,十分活潑。在換毛期間,觀察到經(jīng)常活動的紫貂日照時間長換毛過程較快,其換毛是不間斷持續(xù)性的,我們總是能發(fā)現(xiàn)有新毛生長出來。而在木箱內(nèi)休憩的紫貂日照時間短,換毛過程較慢。
4.2 紫貂換毛時間規(guī)律
根據(jù)整理的照片,3月15日紫貂已開始換毛,吻部已開始脫換,3月26日左右頭部和腰薦部開始脫換,4月10日左右背部脫換,4月22日左右腰部和四肢脫換,5月16日左右腹部脫換,5月30日左右已脫換到臀部至尾部,6月5日左右基本全身脫換完畢。從以上換毛時間可見,春季換毛時間為75 d左右。
4.3 紫貂與黃鼬、伊犁鼠兔、水貂換毛序的區(qū)別
朱靖,王家義在對黃鼬換毛序研究中[13],黃鼬(Mustelasibivica)和本實驗研究的人工圈養(yǎng)的紫貂開始換毛的時間和部位上有一定的區(qū)別。文獻中,所研究的黃鼬在黑龍江地區(qū)2月中大多未開始換毛,部分黃鼬于3月下旬開始有換毛跡象,5月初夏毛已遍及全身,研究得到黃鼬的換毛是由脫換中心向四周擴張,這與我們觀察到的紫貂春季換毛情況有相似之處,黃鼬秋季夏毛脫換時,由臀部開始,沿身背中央和體側(cè)向前,至吻端。但必須指出,從我們材料可以看出,這種情況反映在各地區(qū)的個體上。紫貂和黃鼬雖同屬于食肉目鼬科,但畢竟是不同屬不同種,其在換毛序上還是存在種間差別的。
在所讀文獻中伊犁鼠兔(Ochotonailiensis)春季換毛的時間[14]一般于4月22日起,首先是左側(cè)胸部脫毛,同時伴隨著短毛的生長,然后逐漸向四周擴展,接下來依次是右胸,額面,由左側(cè)胸背側(cè)沿著體軸向前后擴張,頸部,耳根處,額面完成換毛,額頂和頰部開始被毛脫換,而身體后側(cè)換毛接近臀部,最后在6月末完成換毛,所需時間約為2個月,而我們觀察紫貂換毛情況,發(fā)現(xiàn)2個月時紫貂未完成換毛,其中兩耳,下頜,四肢腹面和末端,腹部等都未完成換毛,預(yù)計所需時間還需半個月左右,因此紫貂完成春季換毛所需的時間約為2個半月左右。無論是伊犁鼠兔還是紫貂,或者黃鼬和紫貂,它們在春季換毛序開始脫換或換毛所需時間上都不一致,這說明不同的物種有其特定的換毛規(guī)律。而本實驗研究的紫貂在研究地由于光照因素春季換毛于3月初至上旬開始啟動。伊犁鼠兔、黃鼬和紫貂同屬季節(jié)性換毛動物,黃鼬和紫貂又是哺乳動物中具有最為復(fù)雜的被毛類型的動物之一[15],所以對于其換毛因素的影響因子是相同的。
水貂(Mustelalutveola或Neovisonvison)和紫貂同屬鼬科,而我國對于水貂的各項研究已基本成熟,水貂換毛序的研究上也是有很多參考資料和研究數(shù)據(jù)的,紫貂和水貂一樣,都是季節(jié)性繁殖的哺乳動物,又是1 a兩次季節(jié)性換毛的毛皮獸[16]。春季換毛序,通常是從頭、頸和前肢開始,然后沿兩肋、腹部進而擴展到背部,臀和尾部最后脫換。而紫貂的春季換毛順序與水貂有不同之處,不同種類的動物換毛順序亦不相同,各種動物有它特定的順序。
4.4 影響紫貂換毛的主要因素
4.4.1 光周期
光照是影響毛皮動物生長發(fā)育的關(guān)鍵因素[17]。毛皮動物換毛的起止時間和長短多受不同地區(qū)、氣候條件及個體、健康狀況和營養(yǎng)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光照時間的改變對毛絨脫換及成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這種季節(jié)性的生殖和換毛是由于其原始時期長期生活在高緯度地區(qū),適應(yīng)那里的環(huán)境條件,經(jīng)自然選擇并遺傳固定下來的一種適應(yīng)性[16]。本實驗研究的紫貂來源地大興安嶺的緯度(N50°10′~53°33′)和光照與研究地的緯度(N39°4′)和光照有很大差別,春分后,日照時間不斷增加。冬毛脫落,夏毛長出。春分后,夏毛開始長出直至夏毛發(fā)育成熟是一個長日照反應(yīng)[18]。由此看來“春分”可以作為一個啟動冬毛脫換、夏毛長出的信號。日照時間延長,使得褪黑激素的分泌逐漸減少,當(dāng)褪黑激素的分泌量達到一定的臨界值水平時,就刺激紫貂開始進行脫冬毛長夏毛的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運用人工光周期的改變來影響紫貂的繁殖周期和換毛周期,使紫貂在不同于固有的季節(jié)性的一年的其他時間內(nèi)繁殖和換毛,這就向人工控制繁殖周期和換毛周期方面邁出了一大步[19]。
4.4.2 溫度
環(huán)境溫度直接影響動物體溫調(diào)節(jié)、生產(chǎn)性能和生長速度,對毛皮動物的換毛也有一定的影響。自然狀態(tài)下紫貂生活在北緯42°以北的地區(qū),而我國建立的養(yǎng)殖基地在大連,大連的緯度(39°)相對紫貂偏愛的生活緯度來講有些偏低,(相距1 934 km)而緯度的不同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光照和溫度,不同的光照周期改變了紫貂正常繁殖節(jié)律。這樣就會影響紫貂的繁殖,從而紫貂的飼養(yǎng)也應(yīng)作相應(yīng)的改變。同一物種在不同緯度由于溫度和光照不同,其毛皮品質(zhì)也發(fā)生變化。同一地區(qū)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下也會造成毛皮質(zhì)量有所差異。環(huán)境溫度主要決定毛的密度和被毛厚度[20]。偏冷的環(huán)境可以使紫貂生長出更豐厚的被毛,而高溫環(huán)境一方面對紫貂采食有抑制作用,營養(yǎng)攝入量低,所以夏毛沒有冬毛看起來光澤厚實。
紫貂個體春季在3月初開始換毛,此時的最低氣溫平均在0℃左右,平均氣溫和最高氣溫已經(jīng)高于0℃,平均氣溫平均在1℃左右,最高氣溫平均達到5℃左右。在春季當(dāng)溫度達到一個臨界點,紫貂受到溫度變化的刺激開始換毛。紫貂秋季換毛無論是8月末或是9月中旬,此時的溫度也是達到一個溫度的臨界點,紫貂接收到溫度變化的信號開始換毛。
[1] 朱靖.獸類換毛序研究方法的討論[J].動物學(xué)雜志,l960(6):241-244.
[2] 徐正強,徐玲,李波,等.林麝幼體的換毛序和胎毛、夏毛、冬毛的形態(tài)[J].獸類學(xué)報,2006,26(1):101-104.
[3] Williams L M,Helliwell R J A.Melatonin and seasonality in the sheep[J].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1993,33(1):159-182.
[4] Lynch G R.Effect of simultaneous exposure to differences in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seasonal molt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of the white-footed mouse,Peromyscus leucopus[J].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A:Physiology,1973,44(4):1373-1376.
[5] Rose J,Oldfield J,Stormshak F.Apparent role of melatonin and prolactin in initiating winter fur growth in mink[J].General and Comparative Endocrinology,1987,65(2):212-215.
[6] Martinet L,Allain D,Chabi Y.Pineal denervation by 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onectomy suppresses the role of photoperiod on pregnancy or pseudopregnancy,body weight and moulting periods in the mink(Mustelavison)[J].Journal of Endocrinology,1985,107(1):31-39.
[7] Rose J,Stormshak F,Oldfield J,et al.The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melatonin on serum prolactin levels of mink during the autumn molt[J].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1985,2(1):13-19.
[8] Rose J,Stormshak F,Oldfield J,et al.Induction of winter fur growth in mink(Mustelavison)with melatonin[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84,58(1):57-61.
[9] Piao Z,Tang L,Swihart R K,et al.Human-wildlife competition for Korean pine seeds:vertebrate respon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ixed forests on Changbai Mountain,China[J].Annals of Forest Science,2011,68(5):911-919.
[10] Li B,Zhang W,Shi X X,et al.Molecular sex identification of sable and stone marten[J].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2013,44(2):137-141.
[11] Safronov V M,Zakharov E S.Changes in fur colo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the sable(Marteszibellina,carnivore,mustelidae)in the basin of the middle aldan river[J].Zoologichesky Zhurnal,2014,93(4):595-599.
[12] 宋建華,佟煜人,肖永軍.光因子對紫貂繁殖及換毛的影響[J].生態(tài)學(xué)雜志,1988,7(6):27-29.
[13] 朱婧,王家義.黃鼬(MustelasibiricaPall.)換毛序[J].動物學(xué)雜志,1960 (7):293-295.
[14] 李維東,哈米提,馬俊杰.伊犁鼠兔毛被和季節(jié)性換毛序的初步觀察[J].動物學(xué)雜志,1994,29(2):37-38.
[15] 華彥,張偉,徐艷春.黑龍江小興安嶺地區(qū)黃鼬夏冬季毛皮性狀比較[J].獸類學(xué)報,2010,30(1):110-114.
[16] 謝衛(wèi).影響水貂換毛長絨的因素[J].農(nóng)村養(yǎng)殖技術(shù),2010(21):37.
[17] 毛毛.光照控制好,養(yǎng)貂效益高[N].山東科技報,2007-02-07(3).
[18] 李加波,孟凡平,張金海,等.水貂換毛長絨期的管理[J].毛皮動物,2008(2):48.
[19] 中國土產(chǎn)畜產(chǎn)進出口總公司兩廣水貂技術(shù)輔導(dǎo)小組.人工光周期控制水貂繁殖周期的試驗報告[R].1979.
[20] 陳明帥,徐超,宋興超,等.溫度對毛皮動物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C]//遺傳多樣性:前沿與挑戰(zhàn)——中國的遺傳學(xué)研究(2013-2015)——2015中國遺傳學(xué)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3:135.
Sable;Spring;Molt sequence;Photoperiods;Temperature
Study on the Molt Sequence of CaptiveSable in Spring in Dalian China
Gu Liya Hua Yan Mo Juxia Wang Haibin Zhang Wei*
(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Sable(Marteszibellina)is listed in the first category of national protected species.Establishing captive population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x situ conservation.A fur coat is a characteristic of mammals and research on molt of the fu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nimal ecology.Sable molts seasonally,twice a year in spring and autumn.To study the molt pattern of captive breeding sable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of captive sable.In this study,we observed the start time,end time,and molt sequence of captive sable during molt season in spring.We recorded the photoperiod,maximum temperature,minimum temperature,average temperature in Dalian city to explain and understand the molt pattern of captive sable in spring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t.During the spring molt,new hair grew on the snout and extended around the eyes and all over the head.Then new hair grew on the lumbosacral region,and on forelimb and shoulder.It then extends to the back,lumbar area,and buttock.New hairs on the belly grew out from front to back alongside the body.Hair on the tail started molting and new hair grew on the lumbar area,from the root to the tip.When new hair emerged at the root of the tail,the whole body was covered with new hair(summer hair).In Dalian,sable began to molt around mid-March in spring.By mid-April to early May a large area of the body was covered with summer hair.In early June sable were covered completely with summer hair.
2016-04-21
修回日期:2016-06-03
發(fā)表日期:2016-08-10
S864.5
A
2310-1490(2016)03-258-08
研究結(jié)果表明:(1)紫貂春季換毛時,新毛先從吻部生出,擴及眼周及整個頭部,此后腰薦部新毛長出,然后前肢、肩背處新毛長出,新毛由腰薦部與肩背部向四周延展至背、腰部,向后擴展至臀部。腹側(cè)新毛由體前向后延伸擴展。在腰部出現(xiàn)新毛時,尾毛開始自尾基向尾端脫換,當(dāng)新毛出現(xiàn)在尾基時,全身完全由夏毛替換。(2)在大連,紫貂于3月中旬左右開始春季換毛,4月中旬至5月初軀體大面積呈現(xiàn)夏毛,6月上旬徹底為夏毛。
林業(yè)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jīng)費資助(201304809)
顧麗雅,女,27歲,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野生動物毛皮學(xué)研究。
*通訊作者:張偉,E-mail:zwfur@yahoo.com.cn
3月21日
4月23日
5月12日
5月22日
5月19日
6月5日
3月21日
4月10日
4月25日
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