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40-02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腳》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寫的一篇精讀課文。葉老專門為孩子們寫的一篇觀察范文。文章的結(jié)構(gòu)非常清晰,葉老先生寫爬山虎長在什么地方,再寫“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葉子,最后寫爬山虎的腳。而寫爬山虎腳的部分,又按“腳的樣子”、“怎么爬”以及“腳的變化” 每段一個主題,分三段進行了細致精準地描寫。在每個主題中又滲透觀察方法,比如 “今年我注意了”中的“注意”、“如果你仔細看”中的“仔細”,還有最后一段的“不幾天”、“后來”、“逐漸”這些詞語,都在傳遞作者的觀察方法,告訴孩子們觀察要專注、要仔細、要長時間,這樣方能了解事物的奧妙。
結(jié)合語文主題學習單元整體備課與我?!皩W教練”模式,在教學中我把本課的朗讀,生字、詞語的認、讀、寫,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放在單元整體預習課中。遵循精讀講解重在“一課一得”的理念,本課教學圍繞“自由朗讀3-5自然段,思考葉爺爺觀察了爬山虎的腳的哪些方面?他是怎樣毫不走樣地寫出來的? 你還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孩子們通過自主朗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匯報、教師點撥等途徑掌握觀察的方法,感悟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積累精彩的語段。鏈接《秋葉》目的是學生接觸同樣毫不走樣的觀察用不同的寫作手法表現(xiàn)秋葉的美麗。鏈接《父親長長的一生》目的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寫作的方法和修改作文的方法。單元整本書推薦《昆蟲記》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對單元“觀察與發(fā)現(xiàn)”這一主題的閱讀。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通過主題鏈接,學習觀察的方法和表達方法。讀寫結(jié)合。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2.通過主題鏈接,學習觀察的方法和表達方法。讀寫結(jié)合。 教學過程
課前展示:各小組輪流展示,小組每個成員在展示時分工不同,分別有“我來寫”、“我來說意思”,“我來說近反義詞”,“我來造句”,“成語接龍”讓所有同學會寫成語,理解含義,并學會運用。
一、導入
1.單元主題導入
世間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借你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我們繼續(xù)進入這一單元精讀課文的學習。
2.板書課題“爬山虎的腳”,強調(diào)生字“虎”的書寫。
3.板書“葉圣陶”,分享你搜集到有關作者的資料。
(出示“用寫生的辦法學習寫作,抓住了那些真、切、深、透的東西,毫不走樣地表達出來,這是最有益的練習——葉圣陶”)自由讀,你發(fā)現(xiàn)葉圣陶爺爺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小組合作探究
(一)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3-5自然段,思考葉爺爺觀察了爬山虎的腳的哪些方面?他是怎樣毫不走樣地寫出來的?
2.你還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二)合作流程
1.學生自主閱讀。
2.小組交流,預演。
3.小組展示,補充。
三、“慧眼觀天下”主題鏈接:
1.《秋葉》
讀讀《秋葉》優(yōu)美的語言,爬山虎葉子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注意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
小結(jié):通過仔細、專注、長時間的觀察運用準確的語言把事物的形狀、顏色、變化毫不走樣地寫出來,那么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的板書,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爬山虎的葉子從春到夏再到秋,由嫩紅變成嫩綠再變成酒紅色,我們的寫作也是在不斷的積累中讓自己的文章變得醇紅如酒!
四、“慧眼觀天下”主題鏈接:
2.《父親長長的一生》
讀讀《父親長長的一生》看看葉圣陶是如何指導子女修改作文的(請用鉛筆在文中畫出來)?談談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
五、寫作拓展訓練
請模仿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介紹一種你熟悉的植物的花或果實。(從生長位置、形狀、顏色、香味等方面來寫。)
六、板書設計
爬山虎的腳
葉圣陶
仔細 顏色
觀察
專注 形狀
毫
長時間 不 變化
走
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