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靖英 趙紀新 王景芹
摘要:高效的教學模式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一直都是高校研究的熱點。本文結合電氣工程專業(yè)特色,統(tǒng)籌考慮電器人才培養(yǎng)和社會需求,研究了《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中不同教學模式的綜合使用方法,進行了有效教學,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電器可靠性技術;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2-0173-02
大學生是高校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是大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wěn)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高效的教學模式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至關重要。本文針對電氣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電器可靠性技術》,研究了不同教學模式的相互配合及綜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國內外教育教學研究現(xiàn)狀
近些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新的教學方式不斷涌現(xiàn),國內外出現(xiàn)了多種教育教學模式,不少教育者提倡多種教學模式的綜合使用,他們認為,各種教學模式各有優(yōu)缺點,互補使用并相互配合,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國外教育者對不同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利用。如2004年薩爾曼可汗將輔導資料制作成視頻,放到YouTube網站上后,收到了世界各地的反饋信息;此后,全球視頻公開課的盛行成為了翻轉課堂迅速發(fā)展的關鍵推動因素。2008年David Penrose首創(chuàng)微課(Micro lecture),產生了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教學方式的豐富對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我國對教學模式的綜合利用研究起步較晚,發(fā)展較慢,教育形式基本還是應試教育,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主要存在如下問題:重結果知識,輕過程知識;重接受輕探索;考核方式單一;實驗、實踐缺乏主動性等,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極為不利。不過目前我國學者對多種教學方式的綜合使用也在不斷嘗試,對有效教學內涵和方式的研究也做了一些工作,探索出了一些在實踐中具有指導意義的有效教學模式。
(一)新型理論教學模式的探索
在《電器可靠性技術》理論教學規(guī)劃設計中,引入傳授—接受模式、自學—自學輔導模式、情景—體驗模式等多模式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結合不同的先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學習,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1.傳授—接受模式的完善。傳授—接受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赫爾巴特的四段教學法,即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此模式在進行講解性內容的授課中比較有效,教師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控制課堂教學。
《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涉及統(tǒng)計學、概率論、電器理論基礎、低壓電器等多方面知識,授課過程采用多媒體、板書、互聯(lián)網平臺等形式,結合復習與新課相關的舊課知識,進行課程講授。同時在教材選擇與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結合了社會變化和需要,加入了傳統(tǒng)電器和智能電器可靠性標準修訂內容、數據濾波方法、可靠性評估和預測方法等與時俱進的先進方法和技術進行知識擴充,使學生短時間內在課堂內外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
2.自學—自學輔導模式的融合。自學-自學輔導模式是程序教學模式的延伸,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自學,期間教師進行巡視和輔導,此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針對《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選擇了難度適宜、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采用網絡平臺、直接交流等方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問題討論和輔導,歸納總結后進行練習和鞏固。并引入翻轉課堂、建構主義等教學思想,由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在交流平臺進行展示,并引出問題進行深一步的探討。此種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積極的思維活動能力、自學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具有很大的幫助。
3.情景—體驗模式的融合。情景—體驗教學模式主要強調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景,通過學生學習心理的改變,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在《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了相關內容的交流平臺,如利用互聯(lián)網技術創(chuàng)建了一個學習討論平臺,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電器可靠性內容以文字、圖表、微課等形式展示,供大家學習與探討;此外,在學習體驗過程中學生將遇到的困難、面對問題如何調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的學習行為等活動過程也進行了呈現(xiàn),使學生在開闊眼界、獲取成就感的同時,學習心態(tài)和情操也得以改善,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成為一個健康并能夠積極社會做出一定貢獻的人。
(二)新型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
根據《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特點,圍繞電器專業(yè)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目標,按照“理論、實踐、素質”精心選擇和優(yōu)化設計實驗教學內容與方式,進行分層施教、分步實施,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應用、從單項到綜合,形成有梯度、有層次、階段性的實驗教學模式。
1.基礎實驗教學設計。我校電器可靠性處于全國前列,自行研制了涵蓋面較廣的典型控制類和保護類電器產品的可靠性實驗設備,研制的實驗設備分布在全國各大知名電器企業(yè)、檢測院所及高校。
由于斷路器、漏電斷路器、過載繼電器、接觸器及繼電器等典型電器可靠性實驗設備成本較高,設備較少,而且每一種可靠性實驗時間較長,本科生基礎實驗基本以演示為主。為此,在基礎實驗教學設計中,除了集中向學生演示外,拓寬了實驗時間和空間,有興趣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在規(guī)定的實驗時間里去實驗室預約,在一個時間跨度內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驗證和操作。此設計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思維空間和實踐動手機會。
2.專業(yè)實驗教學設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實驗資源的使用,利用先進技術,如多媒體、仿真、網絡、智能化等手段進行現(xiàn)場試驗、仿真模擬和遠程輔導等,營造豐富多彩的實驗環(huán)境,增加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
在電器可靠性實驗過程中,增加了仿真模擬典型電器產品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特性研究,并在原有基礎上可進行仿真方法的改進;期間教師給予了現(xiàn)場和遠程指導,學生利用專業(yè)知識進行了綜合性實驗的設計。培養(yǎng)了專業(yè)工作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思維和探索精神。
3.科技實驗教學設計。目前電器可靠性技術的科技實驗平臺有限,主要針對教師和研究生開放,因此針對本科生的科研平臺和科研管理較少,本科生的科技實驗僅存在科技競賽等幾種形式??萍紝嶒灂r間和平臺有限,科技能力并不能獲得充分發(fā)揮和實踐。
針對目前的科技實驗狀態(tài),進行了初步嘗試。通過整合科研資源,在本科生科研經費投資不足的境況下,設置了必要的科技實驗元器件和條件,為有興趣的本科生提供穩(wěn)定、自由的科技實驗環(huán)境,教師承擔學生自主課題設計中的一些現(xiàn)場和遠程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興趣課題的選題、計劃制定、方法探討、系統(tǒng)設計和功能實現(xiàn)。課題研究可持續(xù)整個學習期間,時間相對靈活自由,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社會綜合競爭實力。
二、結束語
本文從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兩個方面積極探索了適應學生能力培養(yǎng)、鼓勵創(chuàng)新的《電器可靠性技術》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中嘗試了多種教學思想的合理設計和應用,促進了學生對新理論、新技術的興趣,調整了學習心態(tài);實驗教學中發(fā)展了多元化、多層次的實驗方法,建立了較為科學的實驗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新型教學模式的嘗試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促進了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善亮.論有效教學的實踐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0,(05):20-26.
[2]王海濤,王景芹.《電器可靠性技術》開設實驗課程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04):141-142.
Research on New Teaching Mod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Technology”
ZHAO Jing-ying,ZHAO Ji-xin,WANG Jing-qi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Abstract:The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is the key to achieve effective teaching.It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universities.Based 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ocial need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ield,combination method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in theory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technology” is studied on.Effective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Electrical Apparatus Reliability Technology;Teaching Mode;Theory Teaching;Experiment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