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復興
撥魚兒
◎ 肖復興
以前,我常常會約一些朋友,在一起聊聊天。那時我們都不富裕,唯一富裕的是時間。
聊得餓了,我就捅開蜂窩煤爐子里的火,做上滿滿一鍋“撥魚兒”,其實就是疙瘩湯,作為我們的晚飯或夜宵。做疙瘩湯我拿手,關(guān)鍵是要把面用水和勻,和得太稠太稀都不行,太稠疙瘩煮出來會很硬,一點兒沒嚼頭,太稀最后非煮成一鍋糨子不成。然后把水燒得滾開,用筷子將和好的面窄窄的、薄薄的、一長條一長條地撥進鍋中,那面進入水中就像游成一條條振鰭掉尾的小銀魚。最后,滴點兒香油,擱點兒醬油,放點兒菜葉……一鍋香噴噴的“撥魚湯”就算出鍋了。
圍著鍋,我們兩個人那時竟然能將這滿滿的一鍋疙瘩湯吃得一點兒都不剩,聊天聊得我們的精神和肚子一起撐得飽飽的。雖然,我們在聊天中所包含的精神因素不見得有多么高尚,但畢竟是屬于精神的范疇,讓我們的心靈在那個物質(zhì)貧匱的時代里得以滋養(yǎng),讓我們彼此鼓勵著,不至于讓曾經(jīng)燃燒過的理想在極度困難下喪失殆盡。那時,我們望著夜空都覺得很藍,即使是刮風飄雪的日子,有這一鍋“撥魚兒”在肚子里墊底也不覺得冷。當然,現(xiàn)在我們不會那樣悲慘了,我們起碼可以到一家餐館,舉杯痛飲,暢快地聊天。
但是,我們已經(jīng)很長時間湊不到一起聊天了。
我們都開始忙碌了起來,一直到退休,恍惚之中一下子變老。三十多年的歲月也許還不算太長,卻足以徹底地改變一個人。三十多年前,也許我們還充滿夢幻,將精神將感情將心中殘存的那一份浪漫,極其認真而投入地細針密線縫綴成一天燦爛的云錦,雖然到頭來也做不成一床鴛鴦被面。現(xiàn)在呢,我們會不會認為那只是一種無知般的幼稚,一種迷信般的可笑?我們收獲了累,抑或名韁利索之外,它只讓我們顆粒無收?我們方才大夢初醒,忽然想起要重新設(shè)計自己和未來的歲月,卻后悔時不待人鬢毛已衰。我們就是這樣輕而易舉又水到渠成地從單純的精神滑落到單純的物質(zhì)上來。
我忽然明白,人的內(nèi)心里其實是藏著精神和物質(zhì)這兩種怪物的,人時常會呈現(xiàn)出精神和物質(zhì)兩方面的渴求。
很久沒喝“撥魚兒”了。
(郭旺啟 摘自《中老年時報》圖/海洛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