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蓮
摘 要:細菌性感染是在婦產科出現(xiàn)概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屬于混合性感染。目前,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所以人們對生存條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現(xiàn)在對耐藥菌的使用越來越多,細菌性感染的治愈率降低,因此,為控制在婦產科中細菌性感染的發(fā)生概率,必須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主要分析了婦產科細菌感染的治療現(xiàn)狀、抗菌藥的應用特點、進展情況等,希望能夠對臨床實踐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抗菌藥物;婦產科;β-內酰胺類;頭孢類抗生素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0.048
文章編號:2095-6835(2016)20-0048-01
抗菌藥是婦產科在診治過程中必須用到的藥物,但是,由于藥物的過度使用會造成耐藥菌數(shù)量逐漸上升的結果,比如一些罕見菌(非發(fā)酵的革蘭陰性菌、黃桿菌、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等),婦產科醫(yī)務人員必須要對這個問題加以重視,使其得以解決。
1 婦產科常用抗菌藥物的類型
1.1 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
對于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來說,它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效率高、不良反應小,所以這種藥物就被經常使用在婦科患者盆腔軟組織感染方面,以避免細菌的感染。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主要分為青霉素類、頭孢類及β-內酰胺酶抑制藥。對于青霉素類來說,它在預防婦科的盆腔炎或者是子宮內膜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青霉素類抗菌藥物的使用對幼兒的危害性較低,但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青霉素抗菌藥物的耐藥菌較多,抗菌效果有所下降;對于頭孢類抗菌藥物來講,它主要被用于婦產科術后的感染預防,通過使用頭孢類抗菌藥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并且有效減少產后患者的過敏反應;而對于β-內酰胺酶抑制藥來說,它主要在降低耐藥性及增強抗菌活性等方面產生作用,可以在治療軟組織感染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具體分析及各自使用特征的介紹。
1.2 頭孢類
頭孢類抗生素有著抗菌譜廣、殺菌力強等優(yōu)點,使得在治療婦產科感染過程中的應用范圍最為廣泛,同時常被用來預防患者的術后感染,但是極易導致產生耐藥菌株,從而大大降低抗感染藥物的效力。近年來,頭孢類藥物的發(fā)展有了極大的進步,使得新型藥物也被開發(fā)出來,主要有頭孢匹羅、頭孢唑蘭等。其都對產生的耐藥菌種產生了有效的抵抗作用,與之前的藥物相比,新開發(fā)的藥物有效增強了抗耐藥菌活性,且都有著很強的作用。同時,還出現(xiàn)了新型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頭霉素類的抗生素主要有頭孢美唑等,而其中的頭孢替坦是治療婦產科中需氧菌以及厭氧菌混合感染的一種常用藥,對產生的耐藥菌種有著良好的抗生效果。
1.3 多肽類
多肽類抗生素中主要有糖肽和脂肽這兩類藥物,主要用于婦產科中產生的耐藥菌感染。糖肽類抗生素的抗耐藥菌中的范圍很小,主要治療產生的婦科炎癥以及青霉素過敏。新型糖肽類抗生素在VRE以及其他藥物的出現(xiàn)之后也陸續(xù)被開發(fā)并使用,主要包括貝萬星、替拉萬星等,且都已完成了基本的臨床使用效果試驗,使用效果較好。
2 抗菌藥在婦產科的應用
2.1 抗菌藥物在婦產科妊娠期的應用
婦產科妊娠期內,如果使用抗菌藥物來治療,不僅要考慮患者本身的身體狀況,還要對患者體內的孩子予以考慮,避免抗菌藥物的使用給患者和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例如在對妊娠期患者進行抗菌治療時,醫(yī)師要避免四環(huán)素類和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使用,這樣才會將對患者體內孩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減少對孩子的不良反應,避免孩子體質虛弱或者是一些其他問題的產生。如果在治療時,迫不得已采用了這類抗菌藥物,必須要對婦科患者的血藥濃度進行及時的檢測,既要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又要保證藥物的抗菌效果得以實現(xiàn)。
2.2 抗菌藥物在婦產科哺乳期的應用
對于婦產科哺乳期的婦女來說,在服用抗菌藥物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的身體狀況,還要考慮孩子的身體狀況。因為正處于哺乳期,抗菌類藥物不僅會停留在母親的體內,還會隨著哺乳活動傳送到孩子的體內。即便母體可承受這些抗菌藥物,但孩子也許并沒有能力去承受這些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嚴重影響。研究表明,抗菌藥物在進入母體內部后,會隨著母體的乳汁大量排出,雖然乳汁內部的抗菌藥物濃度較低,但對于孩子的抵抗能力來說,仍然存在較大的威脅。而且一旦這些抗菌藥物進入到孩子體內就很難排除,并且還會對孩子的聽力、血液等造成影響。因此,如果哺乳期的婦女必須要采用抗菌類的藥物進行治療時,必須要放棄哺乳,以保證孩子身體的良好發(fā)育。
2.3 抗菌藥物在手術期的應用
在婦產科臨床手術之后,為了避免手術感染,可以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比如說在剖宮產手術后,由于子宮位置的創(chuàng)面較大,需使用抗菌藥物,在切除陰道和子宮后,也需使用抗菌藥物。但是,在一些情況下不能夠使用抗菌藥物,比如患者進行腫瘤切除手術、患者自身抵抗力差等。能否使用抗菌藥物,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而青霉素和頭孢菌素具有很強的預防性,會被優(yōu)先選用。當然,醫(yī)護人員會根據(jù)患者的不同癥狀來選擇藥物。
3 討論
在婦產科中出現(xiàn)的細菌感染大多為混合性的感染,從而對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以及術后的恢復方面的效果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要想提高治療的效果,就要求在細菌感染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用藥規(guī)則來正確使用各種抗菌藥物,要做到不管是在治療期間,還是術前預防用藥,都要選擇好能有效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同時,在臨床用藥中,要逐漸減少抗生素的經常性使用,而應該從操作方面入手,嚴格進行無菌操作。此外,在選用抗生素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患者身體各方面的情況,正確選擇孕期可以使用的抗菌藥。
參考文獻
[1]張致平.抗菌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27(2):67-79.
[2]夏蕊蕊,國憲虎.喹諾酮類藥物及細菌對其耐藥性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35(4):255-261.
[3]姜樺,曹斌融.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19(9):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