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贊
摘要:物理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解答物理題時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這一情況進行分析,并對解決措施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 物理題 障礙 措施
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緊張。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新一代的主力軍,在具備扎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還必須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對于高中生來講,其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科知識,形成扎實的基礎。高中生因為對社會科技及大部分物理現(xiàn)象了解比較少,在學習物理時能夠明白教師講解的內容,但是自己做題時卻不知從何下手,錯誤百出。在物理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理解沒有問題,問題在于無法順利將知識用于解答實際物理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高中生解答物理題常遇障礙及其對策談點體會。
一、物理題解答與解題思維障礙
大部分的學者認為,思維是人類客觀認識世界的一種形式。物理題也是其中之一。高中生對物理題的解答過程就是其思維反應并加工的過程。解題思維障礙主要指高中生在解答物理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對題目提供的情景進行加工時,主體思維受到阻塞,而無法順利進行加工與完成活動的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高中物理解題過程有:①問題表征。問題表征是高中生在看到問題時,能夠將問題的構成要素與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整合,能夠運用知識對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簡單來講,就是學生通過審題直接得出答案的過程。②情景分析。高中物理知識都能夠在大自然活動過程中得到印證,而情景分析就是在了解題意后,建立題目反映真實生活的情景圖,從情景圖中尋求答案的過程。③策略選擇。在對題目進行仔細審題,并建立了相應情景后,選擇恰當?shù)牟呗允墙鉀Q問題的重要部分。解題過程是對問題空間進行不斷搜索,逐步縮小已知條件與待解決問題之間存在的差別,直到消除這兩種狀態(tài)之間的差別,問題便得到有效解決。
二、解答物理題主要存在的障礙
1.片面性。高中生所學科目較多,且時間較短,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就需要加快答題速度,而答題速度上來了,就不可能對所有習題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在此前提下,就無法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問題相關信息,對問題無法進行深入理解,進而不能準確建立起對問題的表征過程。
2.隱含條件。在部分習題中,隱含條件是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的,但是并不是一眼就能夠看出其是否解題的有用信息。需要對題干中的某些句子、詞匯進行思考挖掘,才能掌握其隱含條件,進而順利解題。因隱含條件常常在某些語句背后,學生往往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與順利提取,思維活動僅限于明面表征,從而被思維卡住,無法順利解題。
3.目標模糊不清。學生對題目中的目標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不能將問題中的目標信息轉化為自身認知中熟悉的物理知識。通俗講,就是“不知道問題是什么”。目標模糊不清廣泛存在于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讀題目后不知道問題是什么意思,還沒有開始解題過程就已經結束。
4.無法將問題與所學知識建立聯(lián)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處于混亂狀態(tài),無法從記憶中提取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也就是說,學生將題目讀懂了,看懂了,隱含條件明白了,但是就是無法正確搭建問題信息與問題目標之間的橋梁。
三、原因分析與解決措施
1.原因分析。(1)學生元認知度不足。在解題過程中,高中生的意識對象是解題活動與自身的情緒情感。在解題時,學生如果有較高的元認知水平,就能對解題過程進行監(jiān)控。而大部分學生讀完題目直接開始解題,沒有對題目進行深度分析。(2)沒有形成自身完善的物理認知結構。完善的物理認知結構包括了知識內容、應用知識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因為自身綜合原因的限制,沒有完善的邏輯思維,不能將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建立正確聯(lián)系,從而解題過程中都是絞盡腦汁才能抓住其中一部分知識點。(3)其他因素。高中生心理活動較為復雜,會因為其他因素影響而出現(xiàn)解題障礙,如情緒問題、自信心問題、意志力問題等。
2.解決對策。(1)教師幫助學生完善物理知識結構。高中生要想學好物理學科,那么所學知識不應該是零散的,教師要把所學知識進行適當整理,讓學生看到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并自主意識到知識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首先,教師要從物理概念開始,讓學生熟悉所有的概念,對概念能夠耳熟能詳,引導學生建立起“概念圖”。其次,教師要讓學生熟悉物理規(guī)律。物理規(guī)律是支撐物理學科的基礎,能夠讓學生牢固掌握知識點。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將概念與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在物理知識體系中起到主導與支撐的作用,學科概念出現(xiàn)先后與規(guī)律變化都包含了學科設計者的苦心,教師要給學生明確不同知識點在學科中處于什么地位,有何種作用,或者能夠解決何種問題,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存在聯(lián)系的整體。(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①課前預習。教師要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不能讓學生毫無目的預習,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預習結果進行檢查,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預習習慣。②專心聽課,認真做好筆記。聽課是解決預習中不懂問題的最直接方法,而筆記是鞏固知識點的最直接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從上課開始就自己一個人“表演”,而需要多與學生互動,明白學生的需求,著重講解重點。③及時復習。及時復習能夠深化知識點。教師在開始新課時要對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復習,讓學生深刻記憶,及時發(fā)現(xiàn)薄弱知識點。(3)正確解題策略。首先,要讓學生清楚認識到題目的意思,挖掘題目深層含義。面對一道物理題,要想成功解答,需要認真對題干進行提取,抓住考點,聯(lián)系自己所學知識才能正確解答。其次,答題時可以輔助畫圖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情景圖,清理物理過程。通過畫圖,學生能夠將題目進行深刻理解,從而便于發(fā)掘其中的隱含條件。再次,正確的解題策略能夠讓學生縮短解題時間,成功解題。常見解題方法有正向推理、逆向推理、簡化策略法等,教師在布置練習題時可以對其進行綜合使用,讓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方法。(4)適度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在解題過程中,要讓學生有正確的題目認知,對解題思路有整體規(guī)劃。當解題出現(xiàn)偏差時,能夠及時思考出現(xiàn)偏差原因并規(guī)避,對每一個解題步驟都能夠正確把握并給出物理依據。隨時調整自身心態(tài),當遇到不會的題目可以先跳過,解決了其他題目后,增加了自信心,再來解決這一問題。(5)幫助引導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成直觀的模型圖,從而幫助其理清解題思路。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涉及圖形的知識點,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利用相關模型進行現(xiàn)場分析,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給學生分組進行模擬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物理模型建立要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從最簡單的幾何形狀開始,根據學生接受情況逐漸采用復合模型。
總之,高中物理學科與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息息相關,教師對學生解題障礙要進行綜合分析,找到問題所在,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解決,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