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澄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從《嘉莉妹妹》看美國不同階級的消費觀
徐曉澄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嘉莉妹妹》是美國作家德萊塞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美國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品之一,通過對主人公嘉莉妹妹生活的描寫,揭示了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下,人們對物質生活的狂熱追求。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一個人的消費水平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階級位置。本文擬從書中不同人物的消費觀來看美國不同階級之間的差異。
德萊塞;嘉莉妹妹;階級;消費觀
《嘉莉妹妹》是德萊塞的代表作之一,在美國文學史上仍舊具有重要的意義。有許多學者已經(jīng)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了研究,如《嘉莉妹妹》中的道德意義以及作品中呈現(xiàn)的“美國夢”。與此同時,德萊塞在《嘉莉妹妹》中構建了一幅美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真實畫卷,精確再現(xiàn)了當時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當時金錢至上的社會現(xiàn)狀。通過對不同人物的細致刻畫,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不同階級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他們的消費觀。
從《嘉莉妹妹》中讀者可以看出,社會階層的不同代表著其消費觀的不同,而消費觀的變動也暗示著人物階級的變遷。
在小說《嘉莉妹妹》中,作者細致刻畫了不同的階層人物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通過不同的生活方式,即消費觀展現(xiàn)了他們所代表的不同階級。
嘉莉的姐姐敏妮。敏妮比嘉莉妹妹早些年來到芝加哥打拼,在這里,她結了婚,生了孩子,一家三口租住在一個公寓里。這個公寓狹小,周邊環(huán)境混雜,地理位置不佳。她的丈夫是牲口圈養(yǎng)場的冷藏車的清潔工,敏妮則是在家里帶孩子,做家務,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婦女。他們屬于美國的中層貧民,也就是窮人。
敏妮一家作為美國的中層貧民,“下層貧民是毫無技能的體力勞動者……至于下層貧民?!?福塞爾 52)他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是極其務實的。敏妮寫信邀請嘉莉來芝加哥,并不是為了姐妹相聚,而是想讓嘉莉分擔他們的生活支出。從敏妮一家的生活方式來看,他們是極其節(jié)省的。他們生活的主要消費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如吃飯。他們注重的是物品的使用價值。
萬斯太太,她是嘉莉和赫斯渥逃到紐約后租住房子的鄰居。她容貌美麗,打扮時尚,彈得一手好鋼琴,而萬斯先生則是一家大煙草公司的秘書。這對夫婦的興趣愛好是相當高雅的,而且家庭境況十分寬裕。
從他們的生活方式來看,萬斯一家應該屬于美國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的經(jīng)濟來源相對穩(wěn)定,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時尚品味,不必每天為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苦苦掙扎。同時,除了工作和休息時間,他們還有一定的休閑時間,這使得他們能夠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
萬斯一家經(jīng)濟寬裕,他們注重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地位。他們不僅僅滿足于生理上的需要,他們追求精致的生活,如逛戲院。他們的消費目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在《嘉莉妹妹》一書中,德萊塞描寫了嘉莉的人生從低潮到成功的過程,讀者們同時也見證了赫斯渥的人生從成功到低谷直至失敗的經(jīng)歷。從他們身份的變化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消費觀的變化。
3.1 嘉莉的階級轉變及其消費觀的轉變
嘉莉最開始是一個單純的鄉(xiāng)村少女,她的父親在面粉廠工作,姐姐在芝加哥生活。為了在芝加哥留下來,她無奈下成為了一名鞋廠女工。此時,嘉莉的階級發(fā)生了變化,她轉變成了下層階級,為了自己的生計苦苦掙扎。在這個時期,嘉莉不僅不能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進行一些娛樂活動,而且她還不能滿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即購買冬衣。
在丟了鞋廠的工作后,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偶遇了杜洛埃,并且和他同居了。杜洛埃是一家大公司的銷售員,平時衣冠楚楚,幽默風趣,經(jīng)常出入一些高級消費場所。杜洛埃屬于中產(chǎn)階級,每天不必為了生存擔憂,生活穩(wěn)定。在和杜洛埃同居后,嘉莉的生活質量也明顯上升。他為嘉莉買了許多衣服。同時,他們時常去逛百貨大樓,去飯店用餐,去劇院看戲,在這樣的生活中,嘉莉的消費觀從之前的必需消費變成了炫耀式消費,一種對身份的宣揚。
在嘉莉同赫斯渥逃到紐約,兩人同居后,嘉莉對衣服的購買力下降了,去飯店和戲院的次數(shù)也減少了。由于赫斯渥的生意進展的不是很順利,因此,嘉莉的消費水平也收到了影響。此外,嘉莉同赫斯渥也不常去飯店和戲院。之后。他們的日子過的更加拮據(jù),過的更加簡樸,在此期間,嘉莉除了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她沒有閑錢去購買她想買的衣服。在赫斯渥投資的酒店關閉后,他和嘉莉都沒有工作,每天呆在家中坐吃山空。此時,他們的階級發(fā)生了轉變,由中產(chǎn)階級變成了下層階級,他們的消費觀以節(jié)省為目的,為了每日的生存而煩惱。
為了改變這種生活狀態(tài),嘉莉出去找工作,并且成為了一名演員。此時,嘉莉有了自己的工資,可以稍微滿足自己的購買欲。同時,她和劇院的朋友們一起去大飯店吃飯,坐著馬車去河邊游玩。嘉莉越來越受到觀眾的追捧和劇院的關注,工資也越來越高,此時,她的消費觀發(fā)生了改變,又回歸到了炫耀式消費。
嘉莉的人生是起起伏伏的,從一開始的鄉(xiāng)下姑娘到城里的鞋廠女工,而后相繼與兩個男人同居,最后無奈下自己出來工作,成為了當紅演員。在這樣的過程中,隨著嘉莉身份的變化,她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
3.2 赫斯渥的階級轉變及其消費觀的轉變
赫斯渥是本書當中的悲劇人物,與嘉莉不同,赫斯渥的身份地位是不斷下降的,直至最后萬般無奈下自殺身亡。
在一開始,赫斯渥是本書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人物。他是芝加哥一家上等酒店的酒店經(jīng)理,他衣著華貴,社交廣泛,風趣幽默,和許多有名的大人物保持著友好的關系。此時的赫斯渥應當屬于上層階級中的中上層階層。“中上層階級意味著成功”(福塞爾 35)。過著精致的生活,追求較高的生活質量。在這一階段,赫斯渥出手闊綽,經(jīng)常邀請朋友去戲院看戲,參加各樣的社交活動。
在和嘉莉逃到紐約后,赫斯渥的身份地位發(fā)生了改變。赫斯渥和嘉莉在紐約租了一套房子,訂購了些家具,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此時的赫斯渥變成了中產(chǎn)階級。他的酒店生意做的并不順利,開始在家庭開支上精打細算并且限定嘉莉的花費。這種節(jié)省也在赫斯渥自身上有所體現(xiàn),此時的赫斯渥的消費觀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主要是為了滿足他和嘉莉的生活必需品。
在赫斯渥的酒店關閉之后,他的境遇變的更加艱難。他和嘉莉的日子也變得更加的窘迫。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工作后,赫斯渥甚至連每個星期給嘉莉的日常生活開銷都不夠了,此時的赫斯渥變得愈加消沉,也不再在乎自己的穿著,自己的形象,消費情況大不如前,同時,也被自己和嘉莉的日常生活支出折磨的愁眉苦臉。最后,他變成了街上的乞討者,成為了一個無家可歸者,成為了社會的底層階級,屬于赤貧階層。無法擺脫貧困。
赫斯渥的身份地位不斷下降,從一個上層階級的富人,不會為金錢所苦惱,逐漸變成了一個中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收入較為穩(wěn)定,直至淪落為下層階級,終日為自己的生活苦苦掙扎,最后成為乞丐,變成了社會的底層階級。
《嘉莉妹妹》再現(xiàn)了美國二十世紀初的社會現(xiàn)實,展現(xiàn)了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反映出了不同階層的多樣消費觀,同時也反映出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能夠反映出其所代表的階層,而階級的轉變是會帶動著消費觀的轉變。而在今天,消費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透過消費,人們可以了解到一個社會中人們的“身份認同”。
[1] Lois Tyson.當代批評理論實用指南[M].趙國新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2] Paul Fessell.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M].梁麗珍,樂濤,石濤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3]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4] 鄭祥福 文化批判與后現(xiàn)代馬克思主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5] 蔣道超.傳統(tǒng)道德的終結—現(xiàn)代化與德萊塞小說中的倫理思想[J].外語研究,2006(1):71—74.
[6] 紀康婷,胡開杰.試談“服飾”在小說《嘉莉妹妹》中的階級標示作用[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32—35.
Sister Carrie,the virginal book written by Theodore Dreiser,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history.It reveals people’s enthusiastic pursuit for material life in capitalist society by depiction of Sister Carrie’s life.Under this circumstance,a person’s consumption level can stand for his status and class.This paper aims to figure o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in the aspect of distinctive consumptions possessed by various characters in this book.
Dreiser Sister Carrie class consumption
徐曉澄(1992-),女,漢族,浙江寧波,研究生,四川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
I106.4
A
1672-5832(2016)07-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