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玲
微信面面觀之“投票”這回事
曹玲玲
曾幾何時,微信已悄悄進入我們的生活,并迅速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集娛樂、信息、交流、購物等等于一體的必備軟件。但好景不長,一些負面的東西也隨之浮出水面,“微女神”“微男神”“十大杰出”“萌寶寶”之類的微信投票及評選悄然興起,而“我朋友被評為某某獎項的候選人,懇請支持一下!”“我兒子被確定為先進人物之一,煩勞幫忙投上一票”等五花八門的請求,也如影隨形地從身邊朋友發(fā)來。偶爾參加幾個主題群聊,開始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地或聊天,或爭論一些話題,可用不了多久,原本純粹的聊天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時不時轟炸些讓人投票的信息,甚至還有人很耐心地把投票過程截圖做了教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而朋友圈也的確變得越來越?jīng)]有看頭,除了電商一遍一遍地刷屏之外,便是一些人為了拉票不停地發(fā)信息,讓人煩不勝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微信投票”這回事……
通過微信評選各類“先進”榮譽,不失為與時俱進的選擇。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微信投票雖然有它參與的廣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民意,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硬傷。幫忙吧,自己不了解候選人的情況,覺得這樣的評選“太水”;不幫吧,又覺得怕對不住朋友,落個“不懂人情世故”的口實。手機在手,總要翻來覆去被握出汗,本想著這新鮮玩意兒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民意,不曾料,最后還是逃不脫“潛規(guī)則”的窠臼。
情形一:關注相應公眾號。關注微信平臺,原本的意義在于閱讀更多有價值的內(nèi)容,現(xiàn)在卻越來越成為一些精明的商家“圈粉”的工具。在微信朋友圈里要求“點贊”和幫助“投票”的好友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的微信營銷讓人眼花繚亂,卻都沒有實際意義,最終獲益的只有商家,賺足了人氣,也贏了個盆盈缽滿。不少參與過的朋友發(fā)出質(zhì)疑之聲:幫忙“投票”必須關注相應的微信公眾號,而后還要受到商家發(fā)來的營銷信息騷擾,商家推出的微信營銷活動似乎有點“不靠譜”;還有些商家打著送獎品的名義來積攢人氣,但是,獎品質(zhì)量卻有待商榷。去領過所謂獎品的人大多表示,評選結(jié)果產(chǎn)生的獎品不過是忽悠人的,概率很低且不說,承諾的質(zhì)量也大都不好。
情形二:幫忙投票后頻遇騷擾。“沒想到好心幫朋友投一票,竟會帶來這么多麻煩?!弊罱鼜埮坑行└C火,今年“五一”期間,她的朋友打來電話,請她幫忙投票?!芭笥褜O女參加了繪畫大賽,讓我?guī)兔o投票,但是在投票前需要關注一家贊助企業(yè)的微信公眾賬號。為了幫朋友投票,我就關注了,但之后這家企業(yè)不斷發(fā)布各種騷擾信息,幾乎每天都有六七條信息,我對微信操作功能不太熟悉,也不知道怎么辦,所以每天就受這些廣告騷擾。”從張女士的手機微信里可以看到,她參與投票的比賽,短短三天時間,人氣最高的作品已經(jīng)得到近300票,“只有關注指定公眾賬號才有投票資格,這意味著,所有投票人已經(jīng)成了這家企業(yè)的‘粉絲’?!睆埮繜o奈地說。幫朋友投票無可厚非,但是這些動機不純的商家,用這種方式進行肆無忌憚的廣告宣傳,著實讓人討厭。
目前利用這種微信“投票”營銷的商家很多,因為每一名顧客背后都有大量人脈,商家希望通過這種快捷、便利的方式來宣傳企業(yè)及其產(chǎn)品,從而達到效益的最大化。某律師事務所王律師認為,如果商家將前期的公益活動變?yōu)楹笃诘纳虡I(yè)推薦,是對消費者隱私權(quán)的一種侵害,是不誠信的做法。消費者在參加投票等營銷活動時務必讀懂規(guī)則,理性參與,要注意辨別商家是否以投票為由宣傳推廣其產(chǎn)品;遇到不兌現(xiàn)禮品、不履行承諾等爭議糾紛時,要及時到相關部門投訴,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弊端則是將我們的孩子推到了社會輿論中央。孩子是天真純良的,以后的路還很長,究竟是選擇平靜還是紛亂,一切都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過程自然而定,如果你人為制造一個轟動和印象特別深刻的評比,小孩會誤以為這才是他的生活重心。這就需要家長堅持原則,不能為了一時的獎品把小孩推到公眾場合,供眾人品頭論足,能否獲獎暫且不論,對于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而言,這是否是以滿足了孩子甚至是家長的虛榮心為代價的呢?假如通過這種投票,你的小孩成了名人,又能如何?試問,你的小孩是靠他自身的實力嗎?或者說,你覺得你的孩子真的具備相應的實力嗎?所以這只是一種虛榮,與憑實力成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更多孩子顯然只能淪為陪襯,當然并不是這些孩子就怎么差勁,不過通過這樣一場不健康的投票大賽,讓孩子充當了一次配角,比的不過是看誰更會求人求票,甚至“刷票”而已。這里面所產(chǎn)生的挫敗感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因素,家長們覺得值嗎?任何一種炒作行為,都不能沒有底線肆意而為,在盲目攀比的風氣下,讓一些所謂專家、不明來路的人來評頭論足,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道德綁架呢?
我們呼吁相關單位能出臺一些制度來規(guī)范這種不良“微信營銷”。微信原本是親友之間溝通的好工具,一旦被商家利用,微信就變了味。上微信朋友圈發(fā)動態(tài),同時也看看親朋好友的動態(tài),本是互動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要求“點贊”、幫助“投票”越來越多,便讓人很是反感。對這種“病毒式”的營銷手段應該進行有效規(guī)范,這樣才能讓微信回歸其本質(zhì)。否則,本是溝通好工具的微信難免淪為功利化,為虎作倀了。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起來,對不良“微信營銷”進行治理規(guī)范,還微友們一個健康、清爽的微信朋友圈。
微信是網(wǎng)絡營銷時代的新興產(chǎn)物。商家舉辦微信“點贊”“投票”等有獎征集活動不是不可以,但應事先告知活動的具體規(guī)則和參與方法,避免“釣魚”式營銷;為免受垃圾廣告的侵擾和保護家人,消費者則應盡量少或避免參加這種活動。要知道,有關部門或許可以監(jiān)管一兩個評委的投票,卻無法監(jiān)管成千上萬微信網(wǎng)友的人情“刷票”。與其讓“微信投票”肆意踐踏我們平靜、安寧的生活,我覺得是到我們該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作者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