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游作品互動短評
〉〉宋林峰(青年作者,山西高平人。小說及評論散見于《作品》、《山東文學》、《西湖》、《遼河》、《延河·綠色文學》等。)
三位女作者的小說骨架都是愛情故事,感情細膩,細節(jié)真摯。
1.《而你沒有》清新綺麗,話語自然,遠親或是《邊城》,緊鄰或是王躍文《漫水》。感情清澈如溪,緩慢流淌,于尾處成小瀑(感情的小爆發(fā))。牌牌,總讓人想起茶峒的翠翠,只是為何這簡約的疊音卻命運迥然?“牌牌取下墻上的米篩,自己徑直滾進了蓬江”,她依然聽得見溪邊彭楊的輕喚嗎?“而你沒有”不僅是牌牌的微微嗔怪,更是拆散這一對璧人的犀利道德與陳規(guī),可悲可嘆,尤可憐。
2.《馬家女人》中小說架構略有偏移,整體上,翠蘭和素麗都算是馬家女人,但小說中她們的形象構建并未平分秋色,素麗這一角色并未充分發(fā)揮其潛力。(個見,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望一笑置之。)
3.《愛一個人門是窄的,路是長的》更像是一篇小說的提綱,簡潔、單純。那個年代的愛情可能真的如此,我們想象不到的單純和無暇。但是篇幅短小也帶來問題,比如得知宋建立結婚后,林舒的感情處理略顯粗糙,只“大病一場”就交代了,同樣,多年后她得知真相,只用“淚如泉涌”四字就交代了,顯然過于草率。(個見,僅供參考,如有不當,望一笑置之。)
綜上,投票給女作者A《而你沒有》
〉〉于湙遠(作家、編輯,哈爾濱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詩林》、《小說林》、《新詩經》、《中國詩鄉(xiāng)》等雜志。)
小說《而你沒有》由一個個人物、情節(jié)有機有序地組合而成,構思完整,角度不單一。文筆細膩自然,思路清晰,人物刻畫恰到好處,文章通過描寫社會底層鄉(xiāng)村女孩的成長之痛,反映著現(xiàn)實中的某種痛苦。(個人觀點,若有不恰之處,還請諒解)
〉〉智啊威(199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2014年5月獲第四屆“光華詩歌獎”,2014年7月獲首屆“元詩歌獎”。同年,作品在《詩刊》、《詩林》發(fā)表。2015年有小說,詩歌陸續(xù)在《天涯》、《西部》、《延河》、《詩刊》、《詩林》、《詩歌月刊》等刊物發(fā)表。現(xiàn)供職于開封市“詩云書社”。)
《而你沒有》,這篇小說打動我的是其凝練而準確的敘事語言。客觀講,我對短篇小說有兩個期待,一是語言的凝練性,和精準度,二是讓小說里的故事“飛起來”。不要讓故事石頭般立在地上作者進行描述,而是讓“石頭”在語言中紛飛,就像密集的子彈般朝讀者射來。顯然《而你沒有》完成了我對短篇的第一個期待,而這篇小說故事的起飛程度在我的期待中還是稍弱了一點,但因其雋永的敘事語言和精準的細節(jié)抓捕,令我眼前為之一亮,因此我投它一票。
〉〉段江淑(90后大學生,一個開朗的文藝girl,拒絕憂傷。喜愛文學,樂于和人交流,喜歡聽不同的故事。在寫作的路上,沒有什么作品。)
文學的傳世之美在于它在心靈深處留下的痕跡。這篇小說娓娓道來的寫作風格,慢慢地把我?guī)脒@個故事的喜怒哀樂中,不可自拔。它特別的動作描寫,都伴隨著豐富的心靈活動,讓一個個畫面真實而又自然的融入我的腦海。此外,它的主題是關于拐賣和非血緣的家庭問題,將真實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融入在小說的情節(jié)構造,可見一定功底和人文關懷。樸實而精煉的文字訴說著憂傷的故事,卻帶著作者心里的溫暖。這絕對是你看完會一直思索的故事。
〉〉謝洋(廣東潮州人,就讀于廣州華南農業(yè)大學,九零后詩人,作品見于《中西詩歌》等雜志,創(chuàng)作涉及詩歌評論等。東蕩子詩歌研究與傳播公眾號主編。)
投給《而你沒有》 。小說的文本世界由綿長的時間截面和隱喻的語言組成,敘事節(jié)奏不緊不慢,觸碰到了土地和人性深處的模糊痛感,語言的外表涂抹著一層溫暖的妝容,這是打動我的主要原因。故事中的場景建構都是散發(fā)出明亮的光線,在讀者眼中勾勒輪廓,但是細節(jié)又描繪得清晰無比,這種反差吻合了故事的格調。米篩這條線索,人口的拐賣婚配,濃重的鄉(xiāng)土特色,人物命運和現(xiàn)實世界的矛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結局可以再作斟酌。
〉〉孟甲龍(男,1993年出生,甘肅會寧人,“2015年度中國·大別山“十佳詩人”,詩歌多刊于 《讀者》、《美中時報》、《中國詩》、《散文中國》、《當代作家》、《詩意人生》、《海外詩人》等。)
《而你沒有》清新自然,娓娓道來,敘事節(jié)奏不溫不火,展現(xiàn)了農村土地和人性的痛感。小說故事的線索明朗,正好吻合了言語質樸的格調,結構嚴謹,主人公性格飽滿,通過描寫農村女孩的成長,把現(xiàn)實社會中的某種疼痛表現(xiàn)了出來,以小見大,細節(jié)描寫處理得恰到好處,小說中的幾處動作描寫,充滿真實感,樸實的語言流露出憂傷的故事,卻又不乏溫暖,充滿了鄉(xiāng)土的氣息,作者筆端深觸社會底層,把人口買賣的慘痛教訓和盤托出,窺一斑而知全部。投《而你沒有》。
〉〉Moyue(魔約,青年詩人。本名余紅兵,男,1991生,河南信陽人,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08年開始寫作,小說詩歌作品散見于《詩刊》、《特區(qū)文學》、《文學界》、《散文詩》、《詩選刊》、《詩歌月刊》等各刊。)
投《而你沒有》。
讀一篇小說,總是不自然地去尋找一種真實,一種精神的真實或者一種現(xiàn)實,在《而你沒有》中,有很大篇幅在敘述一件事,牌牌對瞿篾匠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巧又帶了一種真實面紗——他們是親生父女?,F(xiàn)實作為其實體的影子與虛幻作為其非存在的實體,這種交織與融合——作為讀者的接受是來自“套話”,天性的契合,基于心理上,情感上、精神上的親和力。
然而在這一層“幻想”之虛下,讀者產生了誤解,主題思想也想到了“成長之痛”。從而忽視了彭楊對牌牌的處心積慮的“合算”和“編織”。
小說中寫到“彭楊心生一計”,“村長老婆的妖風刮滿了兩個村子”等隱藏在行文中的蛛絲馬跡。與“篩子”的無數(shù)只眼睛,形成呼應,嚴密的邏輯思維,把這篇小說鎖住,你是解開,還是不解開,是否會有一個“而你沒有”的聲音傳來?
彭楊的患得患失,猶猶豫豫,最終“幻想”成了“真實”。
〉〉徐方方(1994年生,河南工業(yè)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大三在讀,有作品發(fā)表于《作品》、《中國詩歌》、《詩選刊》等,廣東星語影業(yè)簽約編劇。)
投《而你沒有》,構思精奇,故事突出,內容豐富,有矛盾有轉折,并且牌牌決定嫁人的轉折合情合理,開放式結局,越讀越引人入勝。
〉〉木子草西(1996年生,現(xiàn)山西師范大學學生,在《詩江南》發(fā)表過詩歌,在《青年文摘》上發(fā)表過文章,曾獲“意林杯”作文比賽三等獎。)
投《而你沒有》。鄉(xiāng)村中如醬一般沉重的糟粕文化被赤裸地抖摟出來,小說將問題和矛盾尖銳地指向人口販賣。純真敏感的牌牌只能像李子一樣的爛掉,不僅如此,由于所謂“人倫道德”的束縛,她不能“爛在家里”只能“爛到別人家”,而“別人”卻是她的生父!牌牌的死亡有其必然性,她無法反抗。作者以清麗的語言寫純真農村女孩兒的愛情,卻又讓它在這樣污濁的環(huán)境中走向毀滅,真是耐人尋味。
〉〉魏(魏儺,小說作者,作品見于《新民周刊》、《西部》等。)
繁盛、綿密,氣氛熏著眼睛。敘述著眼點的幽微以及場景的考究使文本具有個人特色,整個故事的氛境封裝完整,很作品化。然而有時過頻的個人化細節(jié)描寫,使人物的行為被淹沒,需要讀者撥枝分葉去分辨。如果想通過故事抵達情氛(人物行為向塑造氛圍服務),文中的事件可以更破碎、分散一些,邏輯轉折與結尾的包袱不必那么明確;如果重在故事,那么敘述不應給讀者帶來負面困擾,細節(jié)的藝術價值與故事的明確柔韌應該選擇后者,用文中出現(xiàn)的“篩子”篩去一些細節(jié)更好。但總之,《而你沒有》仍是一篇豐饒并考究的值得閱讀且具有徜徉態(tài)勢的作品。
〉〉鬼魚(男,1990年生于甘肅甘州,藝術學碩士,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小說散見于《飛天》、《山東文學》、《鹿鳴》、《綠洲》等刊物,被《長江文藝·好小說》轉載。目前發(fā)表小說約30萬字,出版詩集《麋鹿》。居蘭州。)
投《而你沒有》。語言開合有度,文字講究,故事雖落俗,但約見現(xiàn)代鄉(xiāng)土小說遺韻?!稅垡粋€人門是窄的,路是長的》小說開頭有大氣象,但故事挖掘上欠火候。《馬家女人》的敘事與歸有光寫散文有相同,即于瑣碎處見真情,但細節(jié)處理明顯缺乏技巧性,語言也不夠節(jié)制??傮w而言,女作者作品比男作者作品要弱,無論是題材的開掘與技巧的運用,都低幾度。
〉〉傅彩云(青年作者。)我投給《而你沒有》。
理由如下:
如果說演員的演技已極盡人生百態(tài),那小說的作者則是掌握人生百態(tài)的帝王。作者便是如此。牌牌,彭楊,瞿篾匠,三個平凡普通的農民,因女子理所當然的婚嫁,因媒人王婆私心的介入,最后慢慢地引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又因那股奇特“妖風”最終導致了花季少女牌牌的毀滅?;橐霰臼敲篮枚钊讼蛲膲災?,而牌牌的婚姻卻變成了三個人的悲劇。這或許就是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意思吧。
這是個比較典型的農村故事,有著特有的鄉(xiāng)音,有著特有的鄉(xiāng)景,有著屬于農村人骨子里的淳樸,更有著封閉農村那種好事雖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濃濃鄉(xiāng)風……或許這就是作者想表達的羨慕和惋惜吧。
〉〉三葉蟲(又名真小蟲也,本名張騫,九零年代生人,山東臨沂人?,F(xiàn)為體制內一名無名小卒,愛好讀書臨帖,閑時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以自娛,曾在《山東文學》、《齊魯晚報》等發(fā)表隨筆、詩歌、小說數(shù)篇。)
小說的創(chuàng)作無止境,這一期女作者投《而你沒有》。很純粹地去讀,這是一個愛情小說,講牌牌和彭楊的朦朧愛情,但是和牌牌的身世聯(lián)系起來,和彭楊的身份聯(lián)系起來,小說變成了牌牌的悲劇。張愛玲有篇小說《心經》,寫的是親生父女的朦朧愛情,當然《心經》有肉欲上的象征在里面,相對于《而你沒有》這篇小說是相對單純的,就是這么單純的一種情感,在牌牌作為被拐兒童的身上不能實現(xiàn),再加上,對牌牌生父的誤傳,使得這一切,給牌牌的內心編織了無數(shù)道傷口,賦予了牌牌篩子一般的命運。
〉〉焦琦策(生于1990年。小說見《山東文學》、《都市》、《牡丹》、《朔風》、《渠江文藝》。)
一把米篩,一對父女,在一塊充滿詩意的土地上演繹著牌牌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牌牌是拐來的,她的悲劇或許是注定的,她帶著一把米篩來,又帶著一把米篩走,拐賣使她性格極度扭曲,她敏感而脆弱,倔強而執(zhí)著,在她短暫的人生歷程中,人們看到了生活的希冀以及生命的沉重。小說語言充滿靈性與富饒的美,充滿生僻與鄉(xiāng)土的純。它將筆觸深入社會底層、深入現(xiàn)實世界,深入中國的尖銳問題上,深刻展現(xiàn)一種富于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展現(xiàn)了女性在命運面前的掙扎徒勞而無果,展現(xiàn)了人口買賣給人們帶來的慘痛教訓。
(責編:鄭小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