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子蕊 種松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大學體育課程設置及教學若干問題探析
苗子蕊 種松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和學生學習觀念的轉(zhuǎn)變,大學公共體育的課程設置也越來越與時俱進,但這仍然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通過對部分高校學生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體育教育過程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樹立終身體育意識,提高體育運動興趣,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并將這種習慣貫穿其一生。
大學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問題探析
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環(huán)境下,不管一線城市還是二線甚至偏遠小城,不論清晨還是傍晚,看到最多的體育鍛煉者是六十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包括在大學校園里的早晨,處處可見一些老人著運動裝或跑步或做健身氣功一類的體育活動,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手拿早餐而行色匆匆的青年學生。到了晚飯后,除了一部分在教室上自習,其余多是在宿舍里每人一部智能手機,操場上鮮少看到有學生鍛煉的身影。我們不禁要問,是不是我們的體育教育方式存在問題,以至于學生在最應該朝氣蓬勃的年齡死氣沉沉,而到了遲暮之年身體狀況欠佳時才想著去維護我們的健康呢?
大學體育也叫公共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體育教學是學校最基本也是相當重要的組織形式,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1]。因為除了專業(yè)的體育院校是重點培養(yǎng)體育人才之外,其他綜合性大學是集二十個左右專業(yè)的學生于一體,體育系學生只占很少部分,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沒有任何運動基礎(chǔ)和習慣的一個群體,而公共體育就肩負著如何讓這類學生接受并愛好體育運動,讓健康的運動習慣伴隨其一生的重任。
通過調(diào)查得知,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學體育課程開設情況如下:
2.1 一、二年級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必須修滿4個學期。其中一年級的兩個學期以自然班形式授課,具體內(nèi)容有初級長拳、24式簡化太極拳及段位制長拳、太極拳等。
2.2 在二年級的第3、4學期里,以學生自主選課形式授課,主要開設的課程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wǎng)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跆拳道等等。
2.3 對確實身體原因不允許如病、殘和不宜參加劇烈運動的學生,經(jīng)學生申請后直接免修。
2.4 到學生進入三年級時,因面臨畢業(yè)、就業(yè)等諸多壓力,很多學校便理所當然取消體育課程,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學校會開一到兩門公共選修課。
3.1 一年級的必修課程為固定內(nèi)容,考核方式即是學生全套演練所學課程,以學生能夠熟練、連貫做完整套功法為基本標準。
3.2 二年級的體育課仍然為必修,但內(nèi)容是自選,考核各專選的內(nèi)容如健美操、籃球、羽毛球等。
這種階段型課程模式有其優(yōu)點,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差異化教學。在二年級的選修內(nèi)容階段既兼顧學生的興趣愛好,也能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和基礎(ch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找到他們的興趣點,為終身體育做準備。它是當前普通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學體育課程模式,是勢在必行的,但仍然有需要繼續(xù)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具體如下。
4.1 不利于學生體育興趣的維系
目前此課程模式大多采用的是兩段型,大一兩學期固定內(nèi)容和大二放開選擇。通過與學生交流,了解到本來一部分學生對某項體育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高中階段迫于升學壓力一直壓抑,希望在大學里面可以學到更多專業(yè)知識技能。但是進入大學后,立即有兩個學期且是最初的兩個學期要求必修太極拳或者長拳,缺乏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與趣味性,很多學生表示很排斥,覺得學這些并不喜歡的項目是浪費時間。
4.2 項目的教學深度不足
學生進入大二,會有兩個學期的自選項目體育課。開設內(nèi)容比較多樣化,如主要針對男生的武術(shù)、跆拳道、籃球,女生較喜愛的健美操、啦啦操、瑜伽等,基本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體育需求。但因為公共體育的學生大多沒有運動基礎(chǔ),一個學期36學時的體育課基本只是能夠讓學生入門,離開老師指導真正能夠自己進行本項運動的學生少之又少,學生淺嘗輒止,且理論教學滯后,并未挖掘出學生的全部興趣及潛能,教學深度尚顯不足。
4.3 體育評價不夠合理
大多數(shù)學校的大學體育成績構(gòu)成不合理。對大學生體育評價僅僅以考試成績的形式來判斷[2]。比如健美操項目,就以學生能否跟隨音樂正確做完大眾健美操二級或三級規(guī)定動作來判斷學生對體育的掌握度,這樣很容易挫傷體育素質(zhì)較差及樂感不強的學生,會使其本來愛好這項體育運動但結(jié)果卻對體育形成心理壓力與厭惡情緒,不利于其長遠的體育發(fā)展。
5.1 適當改革一年級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保護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應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自由,盡量不去規(guī)定學習內(nèi)容,除非是為了學生身體基本素質(zhì)如體重、肺活量、柔韌度的提高。如果規(guī)定了某一項體育運動項目,也應該在教學方式和結(jié)構(gòu)上加以改進。首先老師對本節(jié)課程進行講解,讓大家進行訓練,在學生基本掌握之后,不應該仍然是這些動作的重復訓練或者干脆“放羊式”的課堂紀律,此時就應該征求學生的意愿和挖掘他們的興趣點,盡量給他們更多的體育指導以幫助學生在二年級選修內(nèi)容上盡快入門,合理利用教學時間。當然這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也需要更加多樣全面,需要教師涉獵掌握更多的運動項目,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知識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因材施教,對于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其練習難度;而對于基礎(chǔ)較差、掌握較慢的學生,教師應多安排娛樂性與相對較簡單的活動并注意運用心理學知識,給予其贊揚與鼓勵,以加強其學習體育的自信心。
5.2 注重體育理論教學,轉(zhuǎn)變體育教學理念
傳統(tǒng)認識認為體育課就是學生跑跑跳跳的身體鍛煉,與理論學習無關(guān),其實不然。任何學科都有支撐它的理論基礎(chǔ),體育課也一樣。沒有理論知識的體育教學是不完整、不深入的[3]。大學體育教學應重視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轉(zhuǎn)變體育教學理念,不應只重視教授動作、技能。這樣不僅可以使其加深對體育文化以及體育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還可以轉(zhuǎn)變學生的運動理念,端正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其形成終身體育運動的意識。
5.3 合理設置成績構(gòu)成,完善體育評價體系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學習的主體[4]。因個人素質(zhì)的差異,體育成績的評價也不可能整齊劃一。教師在進行學期評價時應該考慮多個方面的綜合及結(jié)合這門學科內(nèi)容衡量各方面所占的比例。一般應包括術(shù)科成績即技能掌握程度、考勤、課堂綜合表現(xiàn)等等。我們需要做的是應盡量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而不是期末學生幾分鐘的結(jié)果評價。要重視他們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幅度和求知程度,尤其是對那些技術(shù)水平一般但學習認真刻苦、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鼓勵,倡導人文關(guān)懷。采用科學全面的評價方式,學生更容易從評價中獲得新的目標和動力,并由此更加堅定地保持運動習慣,改善身體素質(zhì)。體育課成績應該包括運動技能、體育學習態(tài)度和心理狀況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
[1]王宗平等.大學體育內(nèi)容適應性發(fā)展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l999,05.
[2]曲宗湖等.跨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l999(1).
[3]李正賢.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體系研究[U].體育文化導刊,2010,7(70).
[4]吳潔,王欣.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現(xiàn)實缺失及對策[U].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7(78).
The Setting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and Some problems of Teaching
MIAO Zi-rui,etal.
(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0,Guizhou,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ideas,college public PE curriculum become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but it still can’t meet the growing sports demand of stude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ublic PE course setting and implemention of some colleges,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reasonable PE process 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improve the interest in sports and get into the habit of physical exercise throughout one’s life when they graduate and work.
college PE curriculum;setting;teaching problems;analysis
苗子蕊(1987-),貴州遵義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