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 530001)
?
黨建帶團建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林偉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530001)
摘要:黨建帶團建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但是在大學各院系的工作開展落實中卻存在多種問題,流于形式、消極應對的狀態(tài)較為普遍,缺乏將工作落實到實處的意識與處理能力,進而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落實開展。要針對現(xiàn)實情況做對應的機制完善、教育開展、創(chuàng)新模式的推進,積極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黨建帶團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黨建帶團建是基于黨、團政治關系所決定。團建工作要積極的圍繞黨建工作來有效開展,具體包括思想、組織、作風與隊伍等建設。黨團建設在具體的發(fā)展進程與內(nèi)容上需要相輔相成與共同進步的需求,從而有效的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進。需要全面的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黨建團建工作現(xiàn)狀,從而有的放矢的做好相關工作的開展。
黨建帶團建工作的展開就是通過學校黨委領導做有效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建設開展,而后對基層團組織做有效的實際領導效果,有效的運用基層黨組織力量與凝聚力影響與帶動團組織相關建設工作的開展,從而有效的促進團組織所具有的生機活力。
我國高校中黨與團具有特殊的政治關系,從而決定了黨建帶團建模式的開展。在《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中已經(jīng)明確的表示共青團是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團組織是黨組織的后備軍與助手。各級黨委有責任與義務做好基層共青團的領導工作,要積極配合共青團工作的推進,讓其保持應有的工作生動活潑性,有效的發(fā)揮出黨建與團建工作間的紐帶功效。
(一)缺乏完善的工作機制。雖然“黨建帶團建”的指導思想已經(jīng)進行的有效傳播,但是在實施上卻缺乏有效完善的機制保障,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與落實。在具體的執(zhí)行操作中缺乏有效的流程與標準,甚至黨組織無法有效掌握指導共青團的具體操作方式,不能定期有效的對團工作做有效了解與報告聽取,對于團工作問題沒有教好的研究解決,從而導致團建工作具體落實缺乏黨組織的有效領導與支持,操作的隨意性較大,沒有規(guī)范合理的體系支持,從而促使“黨建帶團建”指導思想流于形式。
(二)基層院系團建工作形式主義盛行。由于學校方面有“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各院系團建工作的開展為了應付相關工作任務,會刻意的營造一定形式氣氛,做出一定形式主義的表面狀態(tài),缺乏實事求是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因而無法達到理想的團進工作結果。在團建工作缺乏對實際情況的掌握與落實,制造出虛假事態(tài),從而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下降,缺乏主動投入狀態(tài),進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展開,甚至形成了相對負面的教育結果,與實際情況嚴重脫節(jié)。
(三)學生缺乏對黨建團建工作的全面認識。學生進入學校后無心學習,更無心參與黨建團建工作,因此對于黨建團建工作缺乏有效了解。學校和院系方面也缺乏對相關工作的教育開展,從而導致學生不關心、不了解、不參與的消極狀態(tài),進而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無法有效推進。甚至部分學生不屬于團員,更加無從積極參與到黨建工作,他們對于成為團員與黨員沒有積極的進取心,漠不關心,或者毫無相關觀念,處于消極應對的狀態(tài)。
(一)積極引導學生規(guī)范“三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主要目的是在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因此“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開展也需要積極的沿襲相關方向。在“三觀”教育上要放在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首位。首先需要強化黨組織對團組織的領導,做好基本的思想教育工作建設,積極的帶領團組織開展有益的活動,建立良好的黨團組織關系,同時也樹立好黨組織的領導地位與威信。其次,要做好團支部的思想政治內(nèi)容教育,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與科學發(fā)展觀等,定期做好基層班級團組織活動,通過相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做好相關主題的演講、辯論或者討論會議活動,通過多方面途徑來了解學生思想狀態(tài),同時依據(jù)相關情況做好思想指導,輔助學生做好正確“三觀”的確立,讓學生積極的樹立自我人生目標,并且以推動社會主義發(fā)展為己任與人生目標。
(二)注重黨團組織凝聚力。在各高校中黨建工作的基層組織為院系內(nèi)的團支部,為了達到黨建帶團建的良好狀態(tài),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注重基層建設,組織內(nèi)層級間做好上下領導管理,逐層級做帶領強化工作。在基層組織建設上要讓學生認識到班級是學習環(huán)境的大家庭,需要各人員用心投入,處理好之間的人際管理,一同參與班級事務才能有效的將班級文化與生活推到更高水平,從而有效的提升各自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要積極做好班級凝聚力工作,提升班級在各項事務上的處理應變能力,為班級爭取榮譽的同時,學生自身也會從中受益。要積極的展開班級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調(diào)動學生參與班級事務與文化的積極性,從而有效的構建班級凝聚力。
(三)注重學生優(yōu)良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黨團組織工作上要注重學生優(yōu)良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構建,避免學生之間不友好、不和諧的班級氛圍,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進取、健康、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避免因為個人利益而損害班級以及學生利益,要培養(yǎng)愛國主義、班級榮譽感、高尚的個人道德情操。針對現(xiàn)實學校與各院系黨團建設工作,做必要的評比活動,創(chuàng)造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氛圍。評比要創(chuàng)建科學合理評估體系,公開透明的評估制度,發(fā)揮先進引導作用。
高校黨建團建工作的開展需要深入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動態(tài),充分貼合學生需求做針對性組織及建設工作,確保黨團工作落到實處,避免走形式表面行為,讓黨團建設充分調(diào)動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情。具體操作上要與時俱進,采用多樣化的形式與先進內(nèi)容,貼近學生所思所想,進而做好思想與行動的引導,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李祥.黨建帶團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8):114-116.
[2]王懷建.依托黨建帶團建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27(3):4-6.
[3]李金發(fā),趙凱博,蘭涵旗等.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梳理與模式創(chuàng)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10):42-43,5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