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悅
集合功能中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三點的均值統(tǒng)計
文/楊悅
目的:分析18~30歲人群的集合功能均值。方法:對來天津市眼科醫(yī)院視光中心就診的60例患者(其最大正鏡度的最佳矯正視力均大于等于1.0,且Worth4 dot試驗均正常),利用綜合驗光儀分別進行遠、近距離集合功能的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三點測量,并統(tǒng)計平均值,將統(tǒng)計結果與Morgan和Saladin&sheedy所統(tǒng)計的平均值進行比較。結果:本研究統(tǒng)計出的平均值與Morgan的統(tǒng)計結果較為相似,低于Saladin&sheedy的統(tǒng)計結果。結論: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果可作為粗略評估18~30歲人群集合功能正常與否的參考值。
集合功能;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視功能
本研究應用綜合驗光儀對60例患者(年齡18~30歲)進行遠、近距集合功能的測量,并對測得的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分別進行均值統(tǒng)計,并與Morgan和Saladin&sheedy統(tǒng)計的均值結果[1]進行分析比較,報告如下。
共6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齡18~30歲,年齡平均值23.6,所有患者眼科檢查均排除眼部疾病,最佳矯正視力均大于等于1.0,且worth4 dot試驗均為正常。
常規(guī)眼部檢查,散瞳驗光獲得最大正鏡度的最佳矯正視力(>=1.0),采用綜合驗光儀上的旋轉棱鏡分別對6m和40cm距離進行集合功能中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的測量。測量順序為6mBI、6mBO、40cmBI、40cmBO。注視視標遠、近距均為最好視力上一行的單個視標。測量速度為2△/秒,且雙眼等速。每例測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記錄,測量均由專人負責完成。
將測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平均值、最大和最小值。
根據(jù)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得出60例患者遠、近距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見表1)。
表1 60例患者遠、近距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數(shù)值
表2 與Morgan、Saladin&sheedy的數(shù)據(jù)對比
本研究統(tǒng)計出的平均值與Morgan得出的結果較為相似,比Saladin&sheedy的統(tǒng)計結果偏小一些,分析原因為Saladin&sheedy所測量的對象為四年級視光系學生具有豐富集合功能測量經(jīng)驗,對三點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具有很強的識別力,因此在測量中配合得比較好,得出的測量值偏大;而Morgan的臨床病人和本研究中的臨床患者都較少接觸這樣的測量方法,對于測量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識別力較弱,所以測量值偏小些,這一點從本研究與Morgan的相似結果中可以得到說明。因此,Saladin&sheedy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Morgan與本研究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作為粗略評估18~30歲人群集合功能正常與否的參考。
正常的雙眼視功能是由視中樞的平衡作用支配,當平衡功能受到某種因素的損壞時,雙眼單視的完整性就會發(fā)生障礙,即雙眼視異常。人類視覺活動是以雙眼共同協(xié)調(diào)為基礎,隨著閱讀強度的增加,功能性雙眼視覺異常的發(fā)生率也迅速增加,所以舒適的視覺已成為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2],而集合功能的正常與否在雙眼視功能中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眼球的集合運動表現(xiàn)為兩眼運動方向相反,視軸不相互平行,但兩眼運動幅度相等,此為異向運動或稱非共軛運動[3],按照Maddox的分類方法,集合分為強直性、近感性、調(diào)節(jié)性和融像性四種,集合是由腦干里各自的集合性細胞和分散性細胞所控制[4]。如果集合異常,則會牽涉到眼肌本身功能不全和眼屈光不正,且共同表現(xiàn)為視疲勞所引起的一系列視覺的干擾癥狀,如視物模湖、頭暈、頭痛和閱讀困難等。有時,往往由于忽視了集合功能檢查,而根本查不出產(chǎn)生癥狀的原因,導致患者長期得不到確診,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最終會導致雙眼不能保持單視,隱斜變?yōu)轱@斜、顯斜導致視力下降、立體觀喪失等嚴重后果[4],因此,重視集合功能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檢測出存在集合功能異常時,首先確定其集合功能異常的類型,再針對不同的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方案。要確定集合功能異常的類型不能只單一的測量計算模糊點、破裂點、恢復點,還要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的測量,如遠近距的隱斜量、AC/A值等。當?shù)玫竭@些必要相關數(shù)據(jù)后我們便可以應用視功能圖表法、Sheard準則和Percival準則對患者進行分析,判斷出集合功能異常的類型和量化值,最后得出有針對性的或棱鏡或球鏡或視覺訓練的雙眼視異常治療方案[1]。目前的研究認為規(guī)范的視覺訓練對集合功能不足具有確切效果,其有效性高達85%~95%,并對各年齡段患者均有效[5]。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60例18~30歲人群集合功能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得出一組平均值,并與Morgan和Saladin-sheedy所統(tǒng)計的平均值進行比較,最后得出粗略評估18~30歲人群集合功能正常與否的參考。對于集合功能正常與否的判斷是在雙眼視異常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此參考值要密切結合主訴、臨床體征及其他檢查結果綜合考慮。
[1] 王光霽.雙眼視覺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61~67
[2] 呂帆.重視功能性雙眼時異常的臨床研究[J].眼科,2006,15(5):299
[3] 胡誕寧,褚仁遠,呂帆等.近視眼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44~146
[4] 楊智寬.臨床視光學(第二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98~206
[5] Scheiman M, Mitchell GL, Cotter S, er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reatments for 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 in chidren. Arch Ophthalmol, 2005,123:14~24
本欄目特別鳴謝:
天津市眼科醫(yī)院驗光配鏡中心
天津萬里路視光職業(yè)培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