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摘要】目的 對疑似冠心病患者確診過程中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以及冠脈造影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診斷與治療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其進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檢測以及冠脈造影檢測,對兩種檢查手段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 通過對患者檢測手段的采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的檢出率達到了98%,冠脈造影檢測的檢出率為92.5%。結論 在對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診斷與治療的過程中,及時確診對于相關治療活動的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相關醫(y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以及冠脈造影的重視與應用,為患者的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
【關鍵詞】冠心?。?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冠脈造影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4.0.02
冠心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中病發(fā)率最高同時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類疾病之一,當患者患有此類疾病時,其正常生活直接受到影響,因此相關醫(y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目前在對疑似冠心病人群進行檢查和診斷的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檢查手段為冠脈造影以及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這些診斷手法的應用對于患者治療活動的開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診斷與治療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63.8±6.21)歲,平均病程為(3±2.01)年。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療之前均出現了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有一部分的患者也出現了心前區(qū)不適的現象。所有患者的心率大約在60~90次/min,在治療過程中所有患者除了病變部位外均為出現其他器官嚴重衰竭的現象.
1.2 方法
在對患者進行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患者胸廓入口作為起點對其冠脈進行平掃,平掃時要把電壓控制在120 kv左右,把電流控制在350 mA左右即可。在對患者進行掃描的過程中要確保每旋轉一圈進床的長度能夠在6 mm左右。本次研究中在進行64層位螺旋CT冠狀動脈掃描時所選擇的螺距為0.5:1,旋轉的時間為0.5 s[1]。受檢查性質的影響,在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掃描的過程中,要對患者進行歐乃派克的注射,注射的劑量要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在歐乃派克注射之后,以其為觀察對象對其進行跟蹤掃描。在對患者冠狀動脈掃描完成后,為了更好的對掃描對象進行分析,相關的醫(yī)務人員需要對掃描圖像進行處理,主要的處理手段有對患者的右冠中部進行增強掃描,在增強掃描完成之后在對患者進行鈣化積分分析,此外在對患者病癥進行分析時,只需要選擇所掃描的10張圖像中最清楚的一張作為顯示圖像即可。把重建心動周期的1.0 mm的圖像以工作站為介質對其進行處理,并對患者的病變部位進行三維重建,重建的部位要重點集中在冠狀位、軸位等。在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時所采用的技術主要為Seldinger技術,在此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股動脈進行穿刺,從而達到冠脈造影的目的。在對患者左冠脈進行造影時所采用的方法為前斜加頭位以及前斜加足位等。本次研究中在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的過程中所選擇的造影劑為碘普羅胺370,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造影的效果,在造影過程中要注重造影速度的調整,在對造影圖像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借用數字顯影機械,對于疑似患者在造影時要對患者冠脈進行硝酸甘油的注射,注射的劑量要控制200 μg/min以內,具體的使用劑量要根據患者的體重所決定。硝酸甘油的注射目的是為了對患者冠脈進行重復造影,從而達到對患者進行診斷的目的[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數據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通過對患者檢測手段的采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的檢出率達到了98%,冠脈造影檢測的檢出率為92.5%。此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檢查手段顯示患者出現斑塊鈣化現象的有28例(56%),利用冠脈造影手段檢出患者冠狀動脈內斑塊鈣化的人數為25例(50%)。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我國中老年人群中出現心血管類疾病的幾率越來越高,這對于患者正常生活的維持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眾多心血管類疾病中冠心病是致死率最高的一類心血類疾病,相關醫(y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3]。在對冠心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最常使用的診斷手段為冠脈造影以及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和其他檢查手段相比,這兩種檢查手段具有創(chuàng)傷小,檢出率高等優(yōu)點,這對于患者針對性治療措施的采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據[4]。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血管成像能夠很好的對患者冠狀動脈血管內斑塊的鈣化情況進行掃描,并能夠對患者斑塊鈣化的密度進行分析,這有利于相關醫(yī)務人員更加準確的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探討。冠脈造影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冠心病檢測手段,其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高等優(yōu)點,因此在對疑似冠心病患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相關的醫(yī)務人員需要在結合患者情況以及基本的醫(yī)療設備情況的基礎上恰當的選擇檢測手段,最大程度的提升冠心病確診的精確性,這對于患者治療有效性的保證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5]。
參考文獻
[1] 李 良,夏云峰,劉潤梅,等.多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心肌橋診斷的對比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15(6):573.
[2] 王東林.雙源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診斷的比較[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5,31(23):90.
[3] 郭慶樂,高競生,湯建忠,等.單層螺旋CT檢測冠狀動脈鈣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4,18(12):1233.
[4] 李 偉,羅學毛,蘭 勇,等.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技術與常規(guī)冠脈造影對比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14(2):162.
[5] 劉利平,劉翠萍,王建軍.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脈造影對冠心病診斷的比較[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15,18(2):155.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