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朝克圖,斯琴巴特爾,蘇德斯琴,包 毅,烏蘭其其格,白 韜,畢力格巴特爾,辛滿喜,李麗華,布日古德,鄂 巍,邰永杰,
佟色音娜1,江倩影1,葉 茹1,韓春梅1,于 江1
(1.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錫林郭勒盟026000;2.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畜牧工作站,錫林郭勒盟026000)
研究簡報
西門塔爾牛與蒙古牛屠宰性能對比試驗
斯琴朝克圖1,斯琴巴特爾1,蘇德斯琴1,包 毅1,烏蘭其其格2,白 韜1,畢力格巴特爾1,辛滿喜1,李麗華1,布日古德1,鄂 巍1,邰永杰1,
佟色音娜1,江倩影1,葉 茹1,韓春梅1,于 江1
(1.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錫林郭勒盟026000;2.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畜牧工作站,錫林郭勒盟026000)
為研究西門塔爾牛母牛(西門塔爾?!撩晒排ks二代)與蒙古牛母牛生產(chǎn)性能的差異,選用體重相近的西門塔爾牛母牛(西門塔爾牛×蒙古牛雜二代)與蒙古牛母牛進行屠宰性能對比試驗。結(jié)果表明:西門塔爾牛母牛的屠宰率、凈肉率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59個百分點和1.34個百分點。結(jié)論:西門塔爾牛母牛的產(chǎn)肉性能和飼料轉(zhuǎn)化率均比蒙古牛母牛高。
西門塔爾牛;蒙古牛;產(chǎn)肉性能
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從1974年開始引進國外肉牛品種的冷凍精液開展冷凍精液配種[1],至今改良工作已經(jīng)歷了40多年。為研究冷配的西門塔爾牛母牛(西門塔爾?!撩晒排ks二代)與蒙古牛母牛生產(chǎn)性能的差異,特進行本次屠宰試驗。
1.1 試驗用牛及飼養(yǎng)管理
2014年5月,從內(nèi)蒙古東烏珠穆沁旗選擇體重、體型相近的試驗牛7頭,其中,4頭西門塔爾成年母牛(西門塔爾牛×蒙古牛雜二代),3頭蒙古牛母牛,在同等條件下同群飼養(yǎng)。自5月開始,每天補精飼料2.5 kg/頭,早晚分2次飼喂,補飼時間181 d左右。
1.2 時間與地點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期間在錫林浩特市錫林郭勒肉業(yè)進行屠宰對比試驗。
1.3 方法
試驗用牛空腹24 h后稱活重,測量體尺;常規(guī)方法屠宰,屠宰后稱量頭、蹄、皮重量并測量皮厚度;剔除腎臟以外的內(nèi)臟,稱屠體重、測量屠體各項指標;切除第11~12對肋骨以計算眼肌面積;分離骨、肉并稱重,同時稱胃、腸、心、肝、肺、脾、膽等內(nèi)臟的重量,并測量大腸、小腸和盲腸長度。將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到EXCEL中,并用EXCEL計算出差異。
2.1 屠宰性能對比分析
由表1、表2可以看出,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平均宰前活重、屠體重、凈肉重和骨重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高出 235.65、133.83、109.06和 21.22 kg,分別提高了70.07%、72.90%、72.45%和76.00%;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平均屠宰率和凈肉率分別為55.49%和45.39%,較蒙古牛成年母牛分別提高了1.59個百分點和1.34個百分點。
2.2 內(nèi)臟脂肪、肌肉層對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平均內(nèi)臟脂肪重、背部脂肪厚度分別較蒙古牛增加了2.03 kg和0.22 cm,分別提高了63.04%和20.00%;眼肌面積和背部肌肉厚度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高出14.65 cm2和3.46 cm,分別提高了16.54%和36.73%;其中背部肌肉厚度的兩組數(shù)據(jù)間差異極顯著(P<0.01)。
2.3 內(nèi)臟及頭蹄皮血對比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平均前胃重較蒙古牛成年母牛增加了3.75 kg。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平均瓣胃重、網(wǎng)胃重和真胃重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高出2.46、0.28和0.99 kg,分別提高了90.44%、25.45%和68.28%。其中,除網(wǎng)胃重兩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外,前胃、真胃重兩組間差異顯著(P<0.05),其他各項間均差異極顯著(P<0.01)。
由表5可以看出,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平均大腸重(長度)、小腸重(長度)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降低了54.14%(提高21.95%)和17.99%(提高24.05%),而盲腸重(長度)提高了1.64%(32.14%);平均心重、肝重、肺重、脾重、腎重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高出0.91、2.20、1.18、0.25和0.52 kg,分別提高了72.80%、59.78%、59.61%、41.67%和91.23%。其中大腸、小腸的長度兩組間差異顯著(0.01<P<0.05),心、肝、肺、脾、腎兩組間差異極顯著(P<0.01),其他各項均無明顯差異(P>0.05)。
表1 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與蒙古牛成年母牛屠體比較
表2 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與蒙古牛成年母牛屠體比較
表3 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與蒙古牛成年母牛內(nèi)臟脂肪、肌肉層比較
表4 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與蒙古牛成年母牛內(nèi)臟及頭蹄皮血的比較
表5 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與蒙古牛成年母牛內(nèi)臟比較
(1)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平均宰前活重、屠體重、凈肉重和骨重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70.07%、72.90%、72.45%和76.00%;平均屠宰率和凈肉率分別為55.49%和45.39%,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59個百分點和1.34個百分點。從宰前活重與屠體數(shù)據(jù)可知,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較同月齡蒙古牛成年母牛有所增加,西門塔爾牛的產(chǎn)肉量更大,產(chǎn)肉效率也高于蒙古牛,說明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產(chǎn)肉性能更佳,潛力更大[2]。
(2)從測量數(shù)據(jù)可知,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眼肌面積和背部肌肉厚度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6.54%和36.73%。由此可見,西門塔爾牛的優(yōu)質(zhì)肉產(chǎn)量較高。
(3)瘤胃是反芻動物特有的消化器官。飼草料中70%~85%的可消化物質(zhì)和50%的粗纖維是在瘤胃內(nèi)被消化的,因此,瘤胃消化機能直接關(guān)系著反芻動物的生理健康,也影響著正常的生產(chǎn)[3]。經(jīng)試驗分析,西門塔爾牛成年母牛的大腸、小腸、盲腸的長度分別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21.75%、24.05%和32.14%,瓣胃重、網(wǎng)胃重和真胃重分別提高了90.44%、25.45%和68.28%。說明西門塔爾牛的消化性能和飼料轉(zhuǎn)化率均較高。
[1] 烏蘭其其格,斯琴朝克圖.肉牛改良蒙古牛效果分析[J].中國牛業(yè)科學,2008(3):37-39.
[2] 斯琴朝克圖,阿拉坦沙,包毅,等.冷配西門塔爾雜種犍牛與本交雜種犍牛屠宰對比試驗[J].中國牛業(yè)科學,2013(4):25-28.
[3] 石彥榮,徐大文.淺析影響反芻動物瘤胃消化機能的主要因素[J].科學種養(yǎng),2015(8):51-52.
S823.2
A
2095-3887(2016)02-0065-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2.018
2015-12-11
斯琴朝克圖(1959-),男,推廣研究員,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家畜改良推廣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