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劍鋒 湖南省話劇有限責任公司
《泉涸之魚》創(chuàng)作札記
■ 毛劍鋒 湖南省話劇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省話劇院的前身,就是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烽火硝煙之中的“抗敵演劇六隊”。值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湖南省話劇團決定創(chuàng)作一部紀念抗戰(zhàn)勝利的作品??箲?zhàn)的故事,文藝作品已經(jīng)講了無數(shù)個,能不能找到一個既鮮為人知又能打動今天的觀眾的故事呢?于是,我想到了金九先生。
金九是韓國獨立運動元勛。他在中國輾轉(zhuǎn)二十七年,組織流亡政府,領(lǐng)導韓國的獨立運動,上海、嘉興、南京、長沙、重慶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于1932年在上海策劃實施了虹口公園爆炸事件,日本人懸賞六十萬大洋通緝他。是中國人幫他一次又一次躲過了日本人的追殺。金九的中國故事,無疑具有創(chuàng)作一部話劇所需要的全部素材。而且,他的故事與湖南有著重要的交集。
然而,我對這段歷史了解得越深入,就越發(fā)感覺到這一題材難以把握。
一是當時復雜的歷史背景。中國有國共兩黨的合作與斗爭,韓國臨時政府也有各黨派的合作與斗爭。還有美國、蘇聯(lián)等關(guān)系構(gòu)成的國際背景。中國執(zhí)政的,又是國民黨。如何能做到既尊重歷史又避開復雜歷史背景對創(chuàng)作的干擾?我突出寫了國共兩黨的共同之處,就是大家都支持金九領(lǐng)導的韓國臨時政府及韓國獨立運動。張治中將軍,當時是湖南省國民政府主席,是共產(chǎn)黨的摯友。張治中正好可以代表中國的方方面面,與金九打交道。這樣就避開了復雜的歷史背景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歷史上,金九在上海虹口公園炸死炸傷的日本將領(lǐng),正是張治中在第一次淞滬會戰(zhàn)中的對手,盡管當時二人并不認識,命運卻在冥冥之中發(fā)揮著它的神力,金九在長沙遭日本密探槍擊,組織指揮搶救和緝拿兇手的正是張治中。我在劇本里,把二人命運交集起來,也是表現(xiàn)中韓兩國共同遭受日本侵略的國運的交集。
題材把握上的第二個為難之處,是視角的問題。事實上,韓國人流亡到中國,中國人是施惠者。中國文化向來崇尚付出不圖回報,大韓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極強,我絕不能讓中國人以“恩人”自居。因此,這個戲,只能從兩個國家患難與共的角度出發(fā),只能站在兩個國家的中間,我寫的劇本不能破壞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我以金九的抗日復國作為貫穿事件,寫了中國人做炸彈,韓國人去實施爆炸;寫了金九為躲避日本人的追殺而住在中國船娘朱愛寶的船上,二人日久生情;寫了當中國難民知道金九是抗日英雄后,紛紛把自己少得可憐的配給大米捧出一把給金九,金九又把米捧給沒有糧票的中國難民。在戲里,沒有誰是施惠者,誰是受惠者,大家都是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受害者,都只有一個目標:趕走侵略者!為了趕走侵略者,大家要一起活下去;為了趕走侵略者,大家可以一起用生命去抗爭。
我特意請教了中國駐韓使館文化處的同志,他們看了初稿后說,他們個人認為這個戲可以為兩國關(guān)系加分。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以莊子的寓言來形容中韓之間的這一段患難與共的歷史:“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笔艽髱煹膯l(fā),劇名就叫《泉涸之魚》。
劇本還存在很多問題,誠心求教于大家!
【責任編輯: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