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
·臨床護理·
自粘式繃帶在小兒腺樣體手術輸液中的應用
王寧
目的:探討自粘式繃帶在小兒腺樣體手術輸液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1月小兒手術術中輸液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透明膜固定,觀察組透明膜加自粘式繃帶固定。觀察2組靜脈留置針留置的時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患者家屬對靜脈留置針穿刺的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患兒留置針留置時間較長、不良反應較低、患者滿意度提高。結論:自粘式繃帶固定好,不良反應少,固定效果好。
腺樣體手術; 自粘式繃帶; 手術輸液; 留置針; 小兒
小兒腺樣體手術為我科常見病,因小兒皮膚角化層發(fā)育不良,術前對手術的恐懼和術中給藥,加之術后患者躁動不安;為保障手術安全,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靜脈穿刺后易皮膚紅腫破潰留以及置針脫落等不良反應,改善患者就醫(yī)環(huán)境,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安全有效的術中輸液方法。本文對2015年1月-2015年11月小兒腺樣體手術術中需進行留置針輸液的患兒,采用透明膜加自粘式繃帶固定進行輸液,與傳統(tǒng)留置針輸液作對比,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資料 本資料為接受腺樣體手術且術中輸液患兒60例,男36例,女24例;患兒年齡中4~10歲,平均年齡(5.7±0.56)歲。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0例。2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2組患兒靜脈留置針以上肢手背靜脈為穿刺部位,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拇指及食指握住套管針回血膠兩側,再將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刺入血管。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5~10°再進針0.2 cm,然后將針芯退出0.5 cm左右,以針芯為支撐,緩慢推進塑料外管至完全進入靜脈。然后按住針柄,抽出針芯,證實輸液通暢后連接好肝素帽,最后用透明敷貼覆蓋。記錄好置管日期、穿刺時間及穿刺者姓名,打開調速器調節(jié)流速。每次輸液結束后,關閉輸液調節(jié)器,分離并消毒針頭及肝素帽,抽取5 ml封管液(50 U/ml肝素鹽水)用注射器刺入肝素帽,先緩慢推注3 ml封管液,再邊推余液邊退針頭至拔針,使管腔充滿封管液[1]。2組穿刺成功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透明貼膜固定留置針針柄及針頭;觀察組采用常規(guī)透明貼外加自粘式繃帶固定,自粘式繃帶繞穿刺部位1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留置針留置的天數(shù);穿刺部位紅腫、液體外滲、脫管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患者家屬對留置針穿刺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定量資料采用±s,定性資料采用卡方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留置針時間相對延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時間發(fā)生率明顯降低,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兩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各項指標結果的比較 (±s)
表1 2組患兒各項指標結果的比較 (±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例數(shù)留置時間/h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患者滿意度/%觀察組303.5±0.26*1.57*98.0*對照組302.5±0.755.2075.0
小兒腺樣體病變是耳鼻喉科多發(fā)病,多需要手術治療,患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及對手術的恐懼及術后清醒階段會出現(xiàn)疼痛、躁動不安等一系列不良反應,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困難,尤其出現(xiàn)留置針出現(xiàn)液體外滲及靜脈炎發(fā)生甚至脫管,從而影響患兒的治療及患者滿意度。臨床常常采用留置針方法以及放逆流方法[2],但留置針的固定不良常常導致留置針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影響留置針的使用時間及操作。靜脈留置針是小兒輸液的常用工具,其留置時間的長短與穿刺選擇的部位及患者家屬的認知密切相關。萬愛英等[3]研究發(fā)現(xiàn)小兒輸液以頭皮靜脈及手背靜脈輸液安全性較高,托管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但留置時間及患者滿意度沒有明確報道;因此,做好留置針的固定,顯得十分重要了。臨床固定小兒留置針的報道有采用患兒的襪子[4]及紙板固定以及8字固定法[5],這些固定方法操作時間長或看護困難及容易污染,而且導致患兒手足部長時間的固定位置致使生理功能位受限,引起患兒不適、哭鬧、抓扯穿刺部位,過度活動穿刺側手足等,導致留置針移位、脫出、局部滲出、套管回血、膠帶斷開等,以致需要重復穿刺,增加患兒痛苦及護士工作量和就醫(yī)費用。本研究采用3M自粘式彈力繃帶固定留置針發(fā)現(xiàn),患兒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相對延長,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張潔等[6]研究報道結果相一致;這表明選擇良好的固定方法,使留置針留置的時間長度能達到預期,減輕了常規(guī)穿刺及固定不良對血管的損傷、降低患者的痛苦;與對照組比較患者滿意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98%),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自粘性彈力繃帶的固定效果能得到患者家屬的肯定和認同[7]。
綜上所述,粘式彈力繃帶具有輕薄透氣延展性,能自行剪裁,有自我黏合的特點,而且無黏膠成分,不會對患兒造成傷害,固定效果更好,能夠減少重復穿刺的次數(shù),臨床可以推廣。
[1] 陳麗琴.關于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3):237-238.
[2] 黃秀燕,崔曉燕,康玉聞,等.防逆留置針用于小兒靜脈輸液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14(36):2182-2184.
[3] 萬愛英,李莉,何方.小兒靜脈留置針中止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0):180-181.
[4] 周梅.嬰幼兒手足留置針固定方法的改進[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806.
[5] 利梅芬,陳進文.8字型固定法在兒科手足靜脈留置針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6(12):125-126.
[6] 張潔,董悅芝,白娟娟,等.自粘性彈力繃帶在固定小兒外周靜脈留置針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2(24):143-144.
[7] 王彥利,孫素亞.彈力繃帶固定幼小兒手背靜脈留置針的方法探討[J].全科護理,2015,11(31):3153-3154.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五官治療中心手術室,安徽 蚌埠 233000
王寧(1983-),女,主管護師,大學。
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6.064
R 767.91
A
1008-7044(2016)06-0751-02
2016-04-29)